1.急型克山病
可突然發病,也可從潛在型或慢型基礎上急性發作。在北方急型多發生於冬季,常可因寒冷、過勞、感染、暴飲、暴食或分娩等誘因而發病。起病急驟。重症者可表現為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腫和嚴重心律失常。初始常感頭暈、反覆噁心嘔吐,繼而煩躁不安。嚴重者可在數小時或數天內死亡。體檢見患者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細弱,體溫不升,血壓降低,呼吸淺速。心臟一般輕度大,心音弱,尤以第一心音減弱為甚,可有舒張期奔馬律和輕度收縮期吹風樣雜音。心律失常常見,主要為室性早搏、陣發性心動過速和房室傳導阻滯。急性心力衰竭時肺部出現囉音,此外肝腫大和下肢水腫亦常見。
2.亞急型克山病
發病不如急型急驟。患者多為幼童。以春、夏季發病為多數。亦可出現心源性休克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發病初期表現為精神萎靡、咳嗽、氣急、食慾不振、面色灰暗和全身水腫。亦可有心臟擴大、奔馬律和肝腫大。
3.慢型克山病
起病緩慢,亦可由急型、亞急型或潛在型轉化而來。臨床表現主要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訴有心悸、氣短,勞累後加重,並可有尿少、水腫和腹腔積液。體檢示心臟向兩側明顯擴大,心音低,可聞及輕中度收縮期雜音和舒張期奔馬律,晚期可有右心衰竭的體徵如頸靜脈怒張、肝腫大和下肢水腫等。嚴重者可有胸、腹腔積液,心源性肝硬化等表現。心律失常常見,如室性早搏、心動過速、傳導阻滯、心房顫動等。
4.潛在型克山病
常無症狀,可照常勞動或工作,而在普查中被發現,此屬穩定的潛在型。由其他型轉變而來者,可有心悸、氣短、頭昏、乏力等症狀。心電圖可有ST-T變化、QT間期延長和過早搏動。潛在型患者心臟雖受損,但心功能代償良好,心臟不增大或輕度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