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諾氏病是由血管神經功能紊亂所引起的一種肢端小動脈痙攣性疾病,故又稱“肢端動脈痙攣症”,臨床以間歇性雙側對稱的手指突然變為蒼白,隨即轉為青紫,伴有疼痛,麻木,繼而潮紅,變暖,恢復正常為特徵。寒冷、精神緊張是常見的誘發因素。
雷諾氏病在冬季多發,常由於受到寒冷的刺激,尤其是手指接觸低溫後發作,發作時手指皮色先變白,繼而青紫,常先從指頭開始,以後波及整個手指,甚至手掌。伴有局部冷、麻、針刺樣疼痛,受累手指往往雙側對稱,小指和無名指最先受累,以後累及其他手指,拇指常不受累,下肢受累者少見。病情較重者發作頻繁,每次持續可達1小時以上,常需將手浸入溫水中才能緩解。個別病情較重的患者,發作可呈持續狀態,間歇期幾乎消失,有局部組織營養性改變,如皮膚萎縮或增厚,指甲彎曲畸形,指尖潰瘍、壞死等。
本病屬中醫“寒厥”、“手足厥冷”範疇,據中醫基礎理論:肢端是十二經經脈陰陽交接之處,若患者素體氣血虛弱,陽氣衰微,推動無力,復受寒邪侵襲肢端,痺阻絡道,以致氣血運行不暢,不能達於四肢,四肢末梢失於溫煦就可能會誘發本病,治當以補益氣血、溫經散寒、活血通脈為主要方法,臨床一般分下列三型辨證施治:
一、寒冷外襲型:症見肢端寒冷,麻木疼痛,喜暖怕冷,遇冷則肢端皮膚蒼白、青紫、繼轉潮紅,得熱則緩解,舌質淡、苔薄白,脈細遲等,治宜溫經散寒、活血通脈,方用當歸四逆湯加減,處方:當歸20g、桂枝20g、杭白芍20g、葛根20g、雞血藤20g、紫丹參20g、羌活15g、蒼朮15g、白芷15g、細辛3g、甘草15g、生薑15g、紅棗15g,上方以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二、氣血虛弱型:症見四肢末端發涼、蒼白或發紺,疼痛、麻木,指尖變細發僵,伴有面色無華,全身乏力,頭暈眼花,失眠多夢,少氣懶言,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等,治宜補益氣血、活血通脈,方用八珍湯加味,處方:熟地20g、當歸20g、杭白芍20g、川芎10g、黨參20g、白朮20g、茯苓20g、雞血藤20g、紫丹參20g、茜草15g、紅花10g、炙甘草15g、大棗15g,上方以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三、氣滯血瘀型:症見情緒激動即見肢端蒼白、青紫、潮紅,或出現持續性肢端青紫或紫紺,患肢腫脹,麻木刺痛,痛處固定不移,舌質有瘀點或瘀斑、脈弦澀,治宜行氣活血、化瘀通絡,方用血府逐瘀湯加減,處方:生地15g、當歸15g、赤芍15g、川芎15g、桃仁15g、香附15g、枳殼15g、紫丹參15g、延胡索15g、薑黃10g、地龍10g、甘草10g,上方以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