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牙髓炎症最主要的病因就是感染,當牙體硬組織因各種原因遭受破壞時細菌就可侵入並感染牙髓。其中齲病是引起牙體硬組織喪失的最常見病因,其他原因包括牙齒髮育異常造成的牙體缺損,意外事故造成的牙冠折斷牙髓暴露,也直接損害牙髓。另外,重度牙周病時,牙周袋深達根尖部,細菌還可由根尖孔或者牙根部的一些細小分支進入到髓腔引起牙髓炎症。
3發病機制牙髓因受到病原刺激物的不同作用以及機體抵抗力的差異,出現不同的病理變化,在臨床上會表現為一系列不同的症狀和體徵。牙髓受到刺激後,最初始的病理表現是血管擴張,血液充盈。若及時去除病原刺激,這種單純的充血狀態可以得到緩解,牙髓恢復到原來的狀況。
牙髓充血狀況持續時間較長後,轉化為急性牙髓炎症。若侵入牙髓的細菌毒力低,而機體的抵抗力較強時,牙髓組織的炎症多半表現為慢性過程。若急性炎症的滲出物得到引流,但炎症未能徹底消除時,也可轉化為慢性炎症。即慢性牙髓炎,臨床上最常見的一型,臨床症狀不典型,有些病例可沒有自發性痛。反之,若機體抵抗力減低,或局部引流不暢,慢性牙髓炎又會轉化為急性牙髓炎,即慢性牙髓炎急性發作。
由於牙髓組織是處於四壁堅硬缺乏彈性的牙髓腔中,其血液循環只能通過細小的根尖孔,缺乏側支循環,一旦牙髓發生炎症,炎症滲出物不易引流,髓腔內壓很快增高,產生劇烈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