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療法,是中醫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它是通過人體特定的穴位針刺或按揉等方法,達到疏通經絡、調整陰陽、治理心腎、健腦寧神的目的。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小兒多動症的穴位療法。
一、針刺治療選用內關、太沖、大椎、曲池為主穴。有注意不集中配百會、四神聰、大陵;活動過多配安神、安眠、心俞;煩躁配神庭、膻中、照海,選穴以少而精為原則,採用快針、深針法,年齡大者可用電針。針刺後即用梅花針叩刺背部夾脊、膀胱經、督脈穴,以叩至皮膚潮紅為度,隔天治療,10次為1療程。
二、穴位按揉選百會、角孫、率谷、風府、神庭、天柱、心俞、腎俞、膻中、關元、合谷、神門、足三里、三陰交、湧泉等。每次按揉100次左右,最好能達到酸、麻、脹、沉或輕痛等得氣感(有1種感覺也可),10天為1療程,一般用5-10療程。心火內盛者,取少府穴;痰火擾心者,取大椎、豐隆;肝火旺盛者,取太沖穴;心腎不交者,取太溪、少府穴。
三、捏背療法用食指與中指的指面自上而下直推大椎至長強穴(即脊椎),每推50次。同時使用捏法,自下而上捏背,一般捏3遍,每捏3次再將皮提一下,即"三捏一提"法。捏前先在背部輕輕按摩幾遍,使肌肉放鬆。隔日1次,10次1療程。
四、採用耳穴治療,取心、腎、腦幹、皮質下、神門,兩耳交替,每次揉壓1-2分鐘,每天3-5次。
以上小兒多動症的穴位療法,希望對有小兒多動症的家長提供到幫助。可以根據患者的情況,諮詢相關醫師,採取合理的治療後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