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病程大多經歷肝炎、肝硬化而來,我國原發性肝癌80%以上(50-90%)發生在肝硬化基礎上,特別是結節型肝癌常有明顯肝硬化,肝功能較差。手術治療仍是提高原發性肝癌遠期療效的首選方法,經導管肝動脈栓塞化療、消融療法和生物靶向治療已成為當前西醫肝癌治療的另外三大主要手段。中醫藥治療可以貫穿肝癌治療的整個病程。
根據肝癌的病程和症狀,結合歷代醫籍的論述,該病可歸屬於中醫“肥氣”、“積”、“Y”、“臌脹”、“黃疸”、“嘔血”、“便血”等疾病。
現代中醫認識:肝癌總屬正虛、邪實之病,不同病期正虛、邪實各有偏重
1、肝癌早期:辨證以邪實為主,肝氣鬱結,氣滯血瘀,而正虛脾弱為輔。
2、肝癌中期:辨證多正虛、邪實並重,脾虛氣弱,血瘀痰結。
3、肝癌晚期:辨證元氣大虧,病邪實盛。氣血虧損,脾胃不和,氣滯血瘀,痰溼內盛。
中醫治療原則:
扶正: 健脾和胃,培補元氣為主,兼養血,滋陰,潤腸,溫陽化氣等
祛邪: 活血化瘀,化痰散結,兼行氣,化溼,利水,退黃,瀉下,清熱解毒等
中醫治法:
早期:以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疏肝行氣為主。以祛除病邪為目的。
中期:健脾和胃,行氣化瘀散結並重。兼顧扶正祛邪。
晚期:健脾補氣為主,和胃,消脹,利水,退黃。顧護正氣先救人。
辨證分型
1、肝鬱脾虛型或肝氣鬱結
主症:胸脅脹痛,以右側為甚,脅下痞塊,善太息,或伴食慾不振,倦怠乏力,舌淡暗、邊有齒痕,脈弦細。
治法:疏肝理氣,和胃健脾,化痰散結
方藥:柴胡疏肝散、六君子湯加減
2、氣滯血瘀型
主症:脅下痞塊巨大,右脅或上腹部刺痛或鈍痛,脅痛引背,失眠心煩,舌質暗或青紫,有瘀斑,脈細澀。
治法:理氣活血,化瘀消積。
方藥:膈下逐瘀湯 復元活血湯加減
3、脾虛血瘀型
主症:脅下痞塊,右脅背或上腹部刺痛或鈍痛,納呆,疲乏,腹脹,便溏,吐血或便血,或皮下紫癜,舌質淡夾瘀斑瘀點,脈細弱。
治法:健脾益氣,攝血止血,化瘀通絡
方藥:補中益氣湯、參苓白朮散加減
4、肝膽溼熱型,溼熱聚毒
主症:上腹腫塊、右脅疼痛、脘腹脹滿、或腹大如鼓、心煩口苦、目膚黃染明亮,身熱或潮熱,大便乾結,尿短赤黃如濃茶色,舌質紫暗、苔黃厚膩、脈弦滑數。
治法:清熱利溼,瀉火解毒。
方藥:茵陳蒿湯、龍膽瀉肝湯加減
5、陰虛內熱型,肝陰虧虛
主症:脅肋脹痛,消瘦乏力,低熱盜汗,五心煩熱,肌膚晦暗,口乾不欲飲,尿少,舌質淡紅或絳苔少或無,脈細數。
治法:養血柔肝,涼血解毒
方藥:青蒿鱉甲湯、一貫煎加減
6、脾腎陽虛,水飲內停
主症:上腹腫塊、脅腹脹滿隱痛、或腹大如鼓、口淡泛吐清涎、身目黃染晦暗,疲乏,惡寒肢涼,下肢腫脹,大便稀溏,尿少,舌質淡白,脈沉細。
治法:健脾補腎,溫陽利水。
方藥:五苓散、真武湯加減
辨證論治要點:
1、主病在脾、胃,涉及肝、膽、肺、腎
2、正虛以脾虛氣弱為主,可進一步發展為肺脾兩虛、心脾兩虛、脾腎兩虛等證邪實以氣滯、血瘀、痰飲、水溼為主,邪蘊日久可從熱化,也可寒化。
3、扶正治療要兼顧祛邪,祛邪勿忘顧護正氣,苦寒太過傷陽氣,還傷脾腎;攻伐太過傷脾胃;過用活血可引致出血病症。
4、惡性腫瘤已屬慢性疾病,治療不可速成,宜緩調慢治,或可取效。
5、中醫治療的整體觀:辨病施治和辨證論治相結合
目前常用中藥抗肝癌製劑:
1、祛邪為主:華蟾素片/注射液,欖香烯注射液,安替可膠囊,消癌平片等。
2、 兼具扶正、祛邪:金龍膠囊,艾迪注射液,槐耳顆粒,康萊特注射液, 肝復樂等。
3、 扶正培本為主:健脾益腎顆粒,貞芪扶正膠囊/顆粒,補中益氣丸,參苓白朮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