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按摩可以改善血液循環,調節臟腑功能,增強身體免疫力,對身體有好處,但做腳底按摩也要注意一些事項,避免出現不舒服的反應。
1、按摩前的準備工作
按摩者應先提前修剪自己的指甲,將指甲剪短,以免在足部按摩過程中劃傷他人的皮膚,用肥皂洗淨雙手,被按摩的腳也用肥皂洗淨。在按摩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按摩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要用手去抓別人的腳,以免抓傷別人的腳。
2、按摩前被按摩者要放鬆
被按摩者要先用熱水泡腳,這樣可以起到穩定和放鬆的效果,泡完腳後,被按摩者仰臥在床上,按摩者坐在旁邊,膝蓋上蓋上毛巾,然後將被按摩者的腳放在膝蓋上。
3.反射痛點
腳底有很多穴位,在按摩每個穴位前,應先確定病理反射區的反射痛點。可以用圓珠筆尖一樣的檢查棒輕輕地扎一下,病人如何感覺到扎一下的疼痛感,那麼這個穴位就是病態的穴位,需要按摩。
4.老人按摩
小孩的皮膚比較薄,比較嫩,老人的骨頭比較脆,容易折斷,老人的關節比較僵硬,因此,對老人和小孩的按摩不能太用力,可以用手指施力,這樣可以減少力量,避免受傷。
5、足底按摩期間不要停藥
有些患者患有慢性疾病,需要服用藥物,在結合足底按摩時不能停藥,要按醫囑服藥,如果在系統治療的同時進行足底按摩的話,也要等病情好轉後再按醫生建議減少藥量和次數。
6、特殊患者
某些疾病患者,按摩時間不宜過長,如腎病患者、心臟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他們每次按摩不宜超過15分鐘,當然,如果該病可以通過足療結合治療,可以選擇足療配合治療。
7、按摩後喝水
按摩後要注意及時補水,最好在半小時內能補充500毫升溫水,但水腫患者、腎病、心衰患者喝水不能超過150毫升。
8、飯後一小時內不宜按摩
很多人喜歡在飯後去按摩足部,但是,飯後一小時內不適合按摩,此時按摩會對胃產生刺激,另外,如果你情緒激動,身體很疲勞也不宜做足部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