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18 05:25

  腦卒中後期康復誤區:
  誤區1、期望有靈丹妙藥。
  有不少腦卒中病人幻想有一種靈丹妙藥,一吃就好,可是很遺憾,現在醫學技術還沒有這種藥。任何想憑藉“靈丹妙藥”而康復的想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
  其實發生腦卒中後,一項重要的工作是加強康復鍛鍊,進行包括肢體運動功能,言語、吞嚥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也只有憑藉努力訓練和堅強的毅力,腦中風患者才有可能康復,才有可能實現生活自理,早日迴歸家庭和社會。
  誤區2、急性臥床期宜靜養不能動。
  腦卒中急性期康復是腦卒中治療單元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常被臨床醫師和家屬忽視,而重點放在藥物治療上,強調靜臥不動。這樣會導致好多臨床併發症,如肺部感染、壓瘡、肩關節疼痛、關節攣縮、下肢靜脈血栓等,嚴重影響了康復預後。
  其實即便是大面積腦出血、重度腦梗死及偏癱合併嚴重肺部感染的昏迷不醒患者也可以進行諸如偏癱的良肢位擺放、體位的被動變換、關節的被動活動等康復治療,以預防褥瘡,避免或減少今後痙攣的發生,消除“廢用綜合徵”出現的可能,大大縮短住院日,減少治療費。為以後全面的功能康復打下良好的基礎。
  誤區3、康復是後期的工作、是可有可無的。
  有一部分醫生和病人由於對康復瞭解不夠,認為康復是後期的工作、是可有可無的,認為只有待患者神志清醒,能夠起坐、進食後,才能開始康復。
  其實偏癱的康復宜儘早開始,在病人生命體徵(如呼吸、血壓、脈搏、瞳孔改變等)平穩、神經症狀不再發展48h後,一般來說腦梗發病後2~3d,腦出血可稍推遲至7~10d左右,在神經內外科病房藥物治療的同時,就可以而且應該循序漸進地對患者進行早期、科學、合理的床邊康復治療。
  誤區4、過分依賴醫生或家屬,過度的被動治療。
  有些患者病後變得敏感而脆弱,表現為對醫生和家屬的過分依賴性,缺乏康復訓練的主動性,認為醫生的手法、針灸或家人按摩才是治療,自身的主動訓練是沒用的。其實對中風患者而言,主動訓練比被動治療要強上十倍。目前康復治療的原則是早期、強化、主動康復。
  誤區5、不注重基本動作的訓練,強行練走路或爬樓梯。
  有些病人和家屬心急,患肢略能動,就急於求成,迫不及待地由幾人牽著拉著開始走路或爬樓梯的強化訓練。
  其實病人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方法不可取。要知道欲速則不達,不注重基本動作的訓練,漠視患者運動模式所處的階段,強行練走路或爬樓梯,極易損傷膝關節,引起疼痛的發生,且容易形成足下垂、內翻導致偏癱步態,形成異常行走模式,使後續的康復停滯。
  誤區6、康復是醫生的事,與家屬關係不大。
  有不少病人家屬錯誤地認為康復是醫生的事,只要病人在醫院接受治療就萬事大吉了,與自己關係不大。
  其實在偏癱患者的康復過程中,家庭,或者說家屬擔當著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家庭的溫馨、家人的親情以及督促訓練是偏癱患者戰勝殘疾最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偏癱患者的穿衣、進食、如廁等日常生活能力的訓練在家庭中不僅可行,而且還極有成效。可以說偏癱患者能否回到家庭,是否可以重返社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庭對偏癱患者繼續康復的質量。
  誤區7、只重視在醫院的康復治療,未能把康復動作貫徹於日常生活中。
  患者在醫院康復訓練的時間畢竟有限,而功能障礙的恢復過程又是緩慢的,需要較長時間的反覆訓練、反覆刺激才能使功能恢復到一個相當的程度。這一矛盾的解決只有靠患者把康復訓練動作貫徹於日常生活中,形成習慣,才有可能加快和鞏固康復效果。
  誤區8、患肢的恢復是沒有規律可循的。
  一般來說,偏癱患者的運動功能恢復以頭顱、軀幹和大關節恢復相對較快,下肢運動功能恢復比上肢運動功能恢復早。肢體的運動功能恢復以先近端後遠端的順序出現。例如一般上肢的運動功能恢復以肩關節的活動恢復為先,逐漸地肘關節、腕關節恢復,而手指功能的恢復則相對較慢,其中拇指的功能恢復最慢。當然,有時候由於偏癱病變損害部位的特殊性等原因,也可使偏癱肢體功能恢復的順序有所變化。

關於中風晚期康復的誤區相關文章
 誤區一:不用做康復治療,打針吃藥就能治好偏癱治療中風偏癱、不會說話、不能吃飯最好的辦法就是打針吃藥,大部分中國老百姓基本上都是這樣認為的,以為是理所當然的,有病了就要打針吃藥才能治好,甚至包括大醫院神經內科、急診科、神經外科等的醫生、護士都是這樣的認為的。其實,對腦梗塞來說,如果腦血管堵塞造成大腦細胞如果持續缺血超過6個小時,就會發生不可逆性的壞死,現在還沒有任何藥物能夠救活這些腦細胞的,也就
發布於 2023-03-06 04:11
0評論
        康復醫學是現代醫學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往醫學界投入最大精力、財力的是臨床醫學部分,其重點是如何治療疾病;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健康的渴求使得“治未病”的呼聲越來越高,預防醫學也隨之逐漸受到重視;當下,由於臨床醫學的進步,我們人類的平均壽命不斷提高,疾病譜慢慢發生了變化,急性疾病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慢性疾病的增多便成為威脅健康的頭號敵人,康復醫學就是幫助這部分病人及因
發布於 2022-09-28 14:48
0評論
1、按摩與被動鍛鍊。對早期臥床不起的病人,由家人對其癱瘓肢體進行按摩,預防肌肉萎縮,對大小關節作屈伸膝、屈伸肘,彎伸手指等被動運動,避免關節僵硬。稍能活動的病人可在他人攙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動,以防止心血管機能減退。 2、循序漸進進行站立和步行訓練。訓練內容包括坐位耐力持久、起立、站立平衡、步行、慢跑、日常生活作業,逐步加大強度,為重新恢復生活打下堅實基礎。康復組進行6-7周
發布於 2022-10-07 03:43
0評論
隨著中醫中藥美容研究的不斷深入,中草藥美容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許多消費者對其情有獨鍾,然而由此也產生了一些對中草藥美容的誤區。 誤區一:凡是中草藥化妝品都安全其實,中草藥並非絕對安全可靠。我們知道,中草藥都具有一些藥理作用,“是藥三分毒”是不爭的事實,引起過敏等不良反應是不能完全避免的。另外,中草藥的化學成分複雜,有些成分和作用機理還不為人所知,所以不能達到絕對安全。 誤區二:自己配製中草藥化
發布於 2022-12-27 14:16
0評論
1、運動訓練:應按照發育的順序和不同姿勢反射水平進行 從翻身→坐→坐位平衡→雙膝立位平衡→單膝立位平衡→坐到站→站立平衡→步行 ①坐位平衡訓練 應儘早進行坐起訓練,從仰臥位到床邊坐,從患者能無支撐坐在椅子上達到一級坐位平衡,到讓患肢能做軀幹各方向不同擺輻的擺動活動的“自動態”的二級平衡,最後完成能抵抗他人外力的“他動態”的三級平衡。 ②站立的平衡訓練 先站起立床,然後逐步進入扶持站立,平行槓間站
發布於 2023-09-13 20:41
0評論
中風,即急性腦血管病的發作,主要包括腦出血和腦梗塞。很多中風患者的家屬不太瞭解如何更好地幫助患者,在此向大家介紹一些中風小知識。1、腦出血是否能行手術治療?腦出血手術,即俗話說的“打眼”,用專門的醫用鑽頭從顱外向血腫打孔,並放置引流管將出血放出來,從而減輕血腫對腦組織的壓迫,來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腦出血能否行手術治療與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一定關係。不同部位出血的手術適應症(出血量)不同:腦葉:
發布於 2022-09-30 21:19
0評論
腦中風後遺症這個詞大家都很熟悉,特別半身不遂、言語不清等等。但是知道如何正確對患者進行護理的人卻相當少,那麼應該如何對患者作出相應的護理措施呢? 由於腦中風患者的語言能力一般會受到損害,所以需要對患者進行一定的康復鍛鍊。因語言障礙患者發音含糊,口齒不清,說話時結結巴巴或口角流涎,表情異常,因而患者總怕人取笑,說話時往往下意識地加以糾正和克服,這樣一來適得其反,情緒緊張更加重了語言障礙,結果是終日
發布於 2024-06-22 08:54
0評論
1、三偏。腦中風多遺有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偏盲等功能障礙。由於中風導致肢體功能活動降低,部分關節肌肉處於廢用狀態,故大多數患者懶於活動。此時,家屬要督促和協助患者進行功能鍛鍊,以防肢體發生攣縮畸形,多采用仰臥位和側臥位從簡單的屈伸開始。要活動充分,合理適度,避免損傷肌肉和關節,並配合藥物治療,按摩患側肢體,按摩能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抑制過程,促進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環,從而防止或減輕肌肉骨骼的廢用
發布於 2024-06-22 08:41
0評論
誤區1、自然避孕法很安全 真相:“計算安全期”和“體外排精”經常被冠以自然避孕法之名,聽上去不錯,事實上能達到的效果卻不敢恭維。要知道女性的排卵日期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並不像鐘錶那樣準確,而男子經常在射精動作開始之前就已經有精子進入女性的陰道了,這樣一來糊里糊塗懷孕的機會大增,這種方法還能算安全嗎?建議最好放棄此法。 誤區2、偶爾一次沒關係 真相:有時候命運就是這樣不公平,有些人努力想要一個小
發布於 2023-09-04 06:13
0評論
腸中風其實就是急性缺血性腸病的俗稱。腦中風其中的腦血栓就是因為堵塞了腦部的血管,而腸中風就是腸道的血管被堵塞了,其實道理是一樣的。 我們都知道,年齡越大的人越容易有動脈硬化,而這種動脈粥樣硬化是全身性的,不僅在心臟及腦血管中發生,在腹腔內,動脈血管也在潛移默化地硬化著,人的腹腔裡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血管腸繫膜上動脈和腸繫膜下動脈,這兩根血管是供給腸道血液的重要命脈。如果這兩根血管因硬化嚴重,出現了
發布於 2023-02-14 06:1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