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腿痛而到醫院就診的小兒不算是少數,他們未受傷,未得病,吃、玩、學習照常,體育成績也不錯,但常訴腿痛。多為晚上,經過一夜休息,第二天上學一切如常。往常不覺腿有不適,局部包括膝關節、大腿、小腿各部任何部位也無紅、腫、熱、痛,實為無故腿痛,有的醫生稱為生長痛。實際意思就是說不是病,是生長過程中常見的暫時現象。當然也是不需治療,到時會自然痊癒。
醫學上的“生長痛”本不是一個病名,是指沒有明確的病理變化的一時性腿痛症狀,產生這種無病變的腿痛症狀的原因至少也有幾種說法,但均與學齡前後生長有關。主要歸納為:小兒生長快,活動量增加,活動方式增加,但肌肉骨骼發育及功能配合跟不上需要,各部肌肉勞力不均,各關節保護不全,晚上靜下來之後發現某些肌肉疲勞痛,或韌帶牽拉痛、關節壓撞痛。如果生長髮育上再有些客觀因素,更能加重不平衡、不適應現象的發生。舉例,最常見的情況是小兒先天性小腿骨內彎。這是一種胎位性畸形。胎兒在母腹內兩小腿內盤,生後脛骨內彎。可逐漸變直,約需5~6年。但一歲嬰兒就要學走路,必須兩足分開,於是引起膝外翻,並把膝韌帶拉松,造成持重點不正,膝關節不穩定。為了走路穩,就要腿肌多用力,結果就過度疲勞。有時也對膝關節有不正常牽拉、撞擊,晚上就痛,休息一夜就好。小嬰兒時運動量不大,一般無症狀。學齡前後體重增加,正值生長髮育最旺盛的時期,此時活動量也增加,症狀就明顯,甚至每天都痛。胎位性畸形本為雙側,但人的活動總習慣於一側比較多用力,所以多見一側腿痛。如果某側因疼痛而不敢用力,則對側也將發生疼痛。直到腿肌發育、發達,能不用力就保護膝關節穩定,疼痛便消失。並且隨著肌肉的平衡牽拉,骨骼也逐漸在生長過程中拉直。總的說來是在生長過程,所以叫生長痛。上述胎位性脛骨內彎只是生長痛常見原因之一,造成生長痛的原因還有很多。運動習慣不良、姿式不正也是常見原因之一,如習慣性步態不良或脊柱姿式不正(斜背書包、脊柱側彎與沙發內駝背等)。當然也有一些是真的骨骺(生骨線)病變,嚴重者如髖內股骨頭壞死、脛骨結節骨骺炎、跟骨骨骺炎等,均有骨的病變,但一般注意保護,隨著生長的成熟也都可自愈,不需任何治療,當然這要請醫生指導保護。
我們可以把生長痛的特徵歸納為以下幾條:
1、一般健康正常,體育活動正常。疼痛多為午後到夜間,次日晨無症狀。可長期發作,但不影響生長髮育。運動能力良好。
2、疼痛局部無紅、腫、熱、痛,無壓痛。有的根本無固定疼痛點,也就是說孩子說不出哪個部位痛。X線或其他檢查無病變。
3、胖孩子,活潑好動的孩子,長得快的,小腿彎曲較重的,更易發生生長痛。
生長痛既然不是病,那麼也就談不上治療了。但是當孩子疼痛的時候,家長能為孩子做些甚麼呢?要不要限制其運動量呢?首先家長要保證孩子休息,可以幫助孩子做腿部按摩。具體的做法是:從腳往上按摩到膝部,用力按摩小腿肚子,每晚堅持做十來分鐘,疼痛時隨時做,可以加速腿部血液循環,減輕腿痛。至於對孩子運動量的安排,我們的原則是:鼓勵運動,避免過勞。鼓勵運動的目的是加強腿部肌肉的力量,以求逐步達到能夠保持膝關節穩定、平衡,使腿痛消失。但如活動量過大、過勞,已無力支撐,反而會加重不穩定因素,產生疼痛。甚至使關節、韌帶受傷,變成慢性勞損。其後果是相當嚴重的,也大大超出了生長痛的範疇。即便如此,家長也不應過分心疼和嬌愛孩子,一點不讓他運動。小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是可靠的。
總之,是要幫助去除易引起生長痛的客觀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增強,穩定了膝關節,腿痛漸漸即可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