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深靜脈血栓形成?
靜脈是使得血液流回到心臟的血管。深靜脈與動脈伴行,走行於肌肉間,與人體最大的靜脈-下腔靜脈相連接。深靜脈血栓形成就是在深靜脈內形成血液斑塊,引起肢體突然的腫脹、疼痛或者溫暖的感覺,往往是急性發病。深靜脈血栓形成可以引起嚴重併發症肺栓塞。
這種情況下,血栓可以由深靜脈脫落,經血液循環,導致肺栓塞,可以危及生命,需要及時處理。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與肺栓塞關係非常密切,臨床上將這兩種情況歸為一種疾病-靜脈血栓栓塞綜合徵。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症狀?
下肢深靜脈血栓大多是急性起病,主要的症狀是是下肢突然出現腫脹、疼痛,有血栓的下肢要比健側粗,小腿肌肉有明顯的壓痛。患者在走路是下肢會疼痛,嚴重時不能下地走路,看上去下肢皮膚顏色還會改變如發青紫、暗紅等。
甚麼是肺栓塞?
人體靜脈中收集的是經組織和器官代謝後含氧少的血液,靜脈血回到右心後經肺動脈散佈於肺臟,完成氧氣交換後形成動脈血,然後供給全身。肺臟是人體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換的器官,通過呼吸將氧氣送到血液中,又將二氧化碳排除體外,肺栓塞就是靜脈中的血栓脫落堵塞了肺動脈,使得肺臟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換不能完成,無法給組織供氧,相當於窒息,這是一種可以危及生命的狀況。
肺栓塞的症狀有哪些?
肺栓塞發生後,根據栓塞的範圍和嚴重程度不同,會出現胸悶氣短、憋氣、咳血、胸痛、呼吸費力等,嚴重者突然暈厥,甚至猝死。
甚麼原因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呢?
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靜脈血流滯緩、靜脈壁損傷和血液高凝狀態。靜脈血栓形成是多種病因綜合作用的結果。引起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大手術後血液處於高凝狀態;長期臥床導致血液瘀滯;長時間的旅行(經濟艙綜合徵);遺傳性凝血因子缺乏或者異常;惡性腫瘤;肥胖、心梗病史、中風或者充血性心力衰竭、懷孕、服用避孕藥或者炎性腸病增加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
下肢深靜脈血栓需要哪些檢查?
患者突然出現肢體的腫脹、疼痛要懷疑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可能,我們通常會藉助一些檢查進行詳細的排查。懷疑靜脈血栓的患者我們會進行多普勒超聲檢查,這個檢查簡單、快捷、無創,大多數情況下能給我們一個比較明確的診斷或者提示,然後有些患者的血栓實在不好確診,那麼我們就會進行一些比較大的檢查如CT血管成像,這兩種檢查幫助我們及時發現絕大多數的血栓,然後最後明確是否血栓還需要靜脈造影,是診斷血栓的金標準。
深靜脈血栓的怎樣治療?
一旦發現有深靜脈血栓,需要請血管外科醫師評估嚴重程度,在允許的情況下儘早應用抗凝藥物。抗凝血藥可以防止血液凝固,是靜脈血栓的基礎治療。使用抗凝藥物後,避免靜脈血栓進一步加重。常用的抗凝藥物有肝素、華法林等,在抗凝的同時也有出血的風險,所以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如果有些患者由於自身狀況不能使用抗凝藥物,這時候考慮放置下腔靜脈濾器,可以阻止下肢深靜脈血栓脫落,預防肺栓塞。對於一些血栓風險較大而需要做手術的患者,我們通常在患者手術前放置下腔靜脈濾器,防止肺栓塞的發生。
新鮮形成的血栓與靜脈壁結合疏鬆,就容易脫落髮生肺栓塞,然而有些患者血栓形成的範圍較大,時間久了,血栓就會與靜脈血管壁緊密結合,形成陳舊血栓。雖然這些陳舊不易脫落,但是仍存在與血管內,阻塞血流,導致遠端的靜脈迴流不暢,也會在此基礎上再次形成血栓,臨床上稱這種現象為血栓後綜合徵。所以一旦發現靜脈內血栓,及早開通血管,防止血栓後綜合徵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如今可以在介入下置管溶栓和微創的機械取栓可以及早開通被血栓堵塞的血管,解決血栓堵塞血管的問題。
哪些措施可以預防深靜脈血栓?
針對住院患者,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評估患者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建議高風險的患者圍手術期預防性使用抗凝藥物(醫生指導下使用),下肢循環驅動裝置及彈力襪等都可以預防深靜脈血栓的形成。手術後的患者早期下床活動,在床上主動屈伸下肢,避免長時間肢體下垂,可以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
平時生活中我們做到以下幾點可以預防血栓性疾病的發生: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戒菸;保持低脂、高纖維清淡飲食;養成多飲水的習慣,特別運動後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降低血液粘稠度,預防靜脈血栓的發生;適當活動,促進血液迴流;預防便秘,多吃水果蔬菜,必要時適當服用緩瀉劑軟化大便,在排便時降低腹腔壓力,有利於血液的迴流;平時衣著舒適,避免穿著緊身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