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問題的關注越來越突出。但是,許多人卻有意無意地在忽視或迴避著一個重要的問題,即心理對健康的影響。
科學技術和醫學的結合,使得現代醫學高度發展。醫學專業分類越來越精細,對人體的研究越來越深入;高度精密和自動化的檢查、治療儀器應用越來越普遍。現代化的醫院就像高度科學化和程序化的人體流水線,對人體進行修復和整合。醫生診病越來越依賴化驗、檢查;患者就醫越來越像進入修理廠。所有這一切,會產生一種巨大的動力,推動著人們自覺或不自覺進入流水線。自覺或不自覺地丟掉來自心靈的感覺。
有研究報告顯示,在綜合醫院門診初診患者中,只有略高於1/3的患者是軀體疾病,而近1/3的患者則屬於心理疾病範疇,其餘的1/3則是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的軀體疾病。這說明在綜合醫院門診初診中有近2/3的患者的健康問題是與心理因素有關的。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人類對自身精神世界的認識過程是複雜的、困難的。且不可避免的存在著盲區。人類思維習慣是要得到簡單、明確的答案。比如到醫院看病總希望得到確定的診斷;戀愛、搞對象也總是要儘快有個說法:行,還是不行。這樣的思維習慣,其好處是可以暫時消除使人痛苦的焦慮。受人類的自戀文化影響,人類不願接受其精神世界本身存在的問題;幾千年來人們對精神病、心理障礙、弱智等精神異常現象的排斥、歧視正說明了這一點。這就是現代人之所以有意無意地在忽視或迴避“心理因素對身體健康影響”的心理學解釋吧!
事實上,人類對心因致病早有認識。我國早期醫書《黃帝內經》就說:“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皆搖。”“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
公元前五世紀,希臘醫生西波克拉底就提出,人體有四種基本體液,每種體液都與特定的性格相關聯。他認為四種體液的比例協調則健康,不協調則導致疾病。
心理因素對身體的健康有如此強烈的影響,就促使人們從心身相關的基本立場出發,來重新審視人類健康和疾病問題。於是就誕生了一個新的學科――心身醫學,心身醫學作為一個科學體系始於20世紀30年代,到目前已有80年的歷史,但仍屬於一門年輕的科學。心身醫學轉變原來的生物醫學模式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它闡明的是生物、心理、社會因素以甚麼方式、在多大程度上對包括軀體疾病在內的各種疾病的形成、發展或者緩解、痊癒中共同起作用。心身醫學的治療原則強調生物療法和心理、社會療法相結合。
目前研究比較多的,並且得到公認的心身疾病主要是哮喘、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癌症等等。
在哮喘的誘因中,感染75%、過敏47%、心理因素61%。從上面的統計數字看,在同一次哮喘發作中,有多個誘因在起作用。哮喘患者與常人相比,主要表現為內向、依賴順從、缺乏自信、易受暗示。心身醫學把哮喘看作是各種軀體和心理因素的“最終軀體反應”。
在所有高血壓中,原發性高血壓佔79.9%。原發性高血壓越來越被看作是一種無特異性的生物信號,這種信號可有多種多樣的原發原因。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性格特徵多被認為是雙重矛盾心理,一方面有要儘量表達內心的壓力,另一方面內心又有一種消極、迎合的需求。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社會行為是過分隨和、順從和避免衝突。有關原發性高血壓家庭環境因素的研究發現:父母和孩子之間會形成一定的爭吵模式,他們解決爭吵多是用非語言的交流方法,如拒不回答,將頭扭向一邊,避免目光接觸等。生長在有原發性高血壓父母家庭的孩子在家庭這個小社會中學到的就是這種行為方式。多方面的研究表明:限制以及避免衝突和壓力是和原發性高血壓發病有關係的行為。
國外許多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表明,心理因素會促進2型糖尿病的發展。2型糖尿病患者在人格特徵及述情方式方面存在異常表現。其神經質和情緒不穩定的人格特徵,會降低對精神壓力的耐受性,易產生緊張不安、焦慮、抑鬱等負性情緒體驗。影響著個體對社會支持網絡的利用及對生活事件的認知和評價。
大規模的研究已經找出了冠心病的軀體方面的危險因素: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糖尿病、肥胖和缺乏運動等。這些因素的組合或積累會導致心梗發作,而社會心理因素會進一步加劇這種發作的危險係數。冠脈梗阻性疾病的發作,始終是一個延續數年的危險因素慢性積累的結果。20世紀50年代,內科醫生在研究如何預測他們的病人中,那些人易患冠心病時,他們發現了冠心病人的行為模式與其它病人有些不同。冠心病人與其他病人相比表現得更主動、更精力充沛、更具有支配性;他們不斷的有更高的目標併為之努力,他們喜歡以有激情高效的方式做事,喜歡競爭、權利和受人矚目。人們稱其為A型行為。與A型行為方式相反的另一面稱為B型行為,表現為鬆弛的,不急迫的,有時也努力工作,但與A型行為不同。這個人格維度就是著名的A型―B型行為模式,也有人把A型行為模式稱為冠心病危險性格。筆者認為A型行為方式者心理結構有缺陷,他們往往是在積極行為現象下面存在著相反的心理動力,即內心深處時刻恐懼著自我價值和關係的喪失。
致癌的因素十分複雜,而精神因素在癌症的發生和發展上起著重要作用。癌症患者常常表現為壓抑、情感內斂、與人疏遠、忍讓等性格特徵。
以上我們一直在討論心理如何影響健康,以及現代醫學模式對心理因素的忽視。人們不禁要問,我們該怎麼做呢?有些醫生在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時,也在不斷的勸告患者:性格不能太內向、不能為小事生氣、要心胸開闊…..要不然會生xx病等等。事實上,沒有人願意心理不健康,只是人們不能做到、或不知怎樣才能做到而已。臨床心理治療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近20年來在我國也展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不管你是接受,還是拒絕,心理學還是會存在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斷的發展著!100多年的心理治療理論和實踐,為以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心身醫學的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只是人們的觀念該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