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這個時代,物質生活可謂比較豐富,人們不再為衣食犯愁,但對多數人來說,精神世界的空虛是前所未有的。“鬱悶”、“煩躁”已成為一些人的口頭禪,也已成為公眾耳熟能詳的字眼。過去熟人見面問“您吃了麼”,現在則多是問“心情怎麼樣”。甚至近年來流行這樣的民諺:“高職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為了高興,人們不惜千金買一笑,於是,各種娛樂行業的各項服務層出不窮。遺憾的是,無論酒醒何處,總是春夢無痕,短暫的放鬆之後,焦慮、抑鬱的情緒依然揮之不去。人生苦短,知音難覓。因此,悄然之間,心理諮詢作為一個新興行業應運而生,特別是這些年來,大有蓬勃發展之勢。 如何看待心理諮詢和心理醫生呢?社會如此之大,自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下面一些觀點是很常見的。
觀點一:“心理諮詢就是讓人傾倒心理垃圾的地方。” 這自然是心理諮詢的功能之一。潛在的話題可能是,“心理醫生就是心理垃圾桶。” 正像許多心理醫生一樣,我們經常遇到的這樣的關心: “您做這行,心理素質肯定特高!要不然,天天面對那麼多負性的東西,早晚有一天也要崩潰吧?” 初入行者聽了不免毛骨悚然,“您到底是關心我,還是威脅我呀?” 一些入行久的同仁倒不在乎,“反正您花錢買樂兒,我傾情奉獻,公平交易。沒有免費的心理垃圾桶,您吶,就交我衛生處理費吧!”這些同仁有時也會自比為“性服務者”,都是服務社會嘛! 更有自強不息的同道稱:“我們不是垃圾桶!我們是馬桶!因為第一,我們的皮很厚很硬,撐不破;第二,我們的壁很光滑,掛不上髒東西;第三,我們下面有個洞,有啥漏啥。”調侃之餘,不難感受到從業者的一絲無奈。 個人的經驗不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很喜歡這個工作。在其中,我的收穫不僅僅是物質方面的回饋(當然是符合規定的)。求助於我的人每次見面都比前一次快樂,並且都更願意和我分享這種快樂。這始終很讓我受用,做起來也越來越有幹勁兒。快樂是可以增值的,是在分享中實現增值的。原因是,心理諮詢的雙方都是活人,人是靈活的,互動中產生的勞動價值――快樂自然也是靈活的。“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既然是活水,為甚麼要把它當成“垃圾”呢?古人說得好:“君子不器。”我不是垃圾桶,更不是馬桶,不是容器,我是人!
觀點二:“心理諮詢就是讓大師指點迷津的地方。” 諮詢之後,豁然開朗是一種常見的感覺,更有接受諮詢後大發“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慨者。於是心理醫生有時給人的感覺是無所不能的“大師”,他的一顰一笑甚至都能生殺予奪。 同行中,確實有不少人認同這種觀點。他們滿懷“濟世救人”之心,以極大的熱情和耐心,不遺餘力的拯救著水深火熱中的求助者。一旦成功的幫助了對方,成就感不可言喻,大有“一言興邦”的功德。於是頭上的金光有多了幾重,身上的頭銜又加了幾級,腳下的神壇又高了幾層。久而久之,不免既像專家,又像神仙。如果沒有神仙那麼神,就姑且做個半仙。 如果人人都這樣一直走運,倒還可喜。遺憾的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一人歡喜百人愁。心理諮詢行業裡,如果人人都成大師,世道不亂才怪!更常見到的是,不少同仁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半途而廢,跌下神壇,做回普通人。沒有金剛鑽兒,不攬瓷器活兒。我真心祝福他們!有些人痴心不改,不成功則成仁。打腫臉充胖子,結果只能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不能接受自己不是大師的事實,以身殉職,義無反顧。大師救不了別人,卻害了自己,可嘆可憐! 這樣的心理醫生,您敢讓他治病嗎? 我不是專家,也不是大師。陌生人如此稱呼我,我只能勉強一笑,謙虛的還禮。如果熟人、同行這麼稱呼,對不起,您還是直接罵我吧!如果有披著大師外衣的專家出現在面前,我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撩起他/她大師的外衣,看看下面穿了甚麼,會不會是皇帝的新衣呢?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觀點,不勝枚舉,限於篇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