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25 02:25

  指的是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可懸浮於空氣中的固態和液態的微粒)。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它的直徑還不到人類頭髮絲的1/20.12月4日,PM2.5是陰霾天氣形成的主要原因。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是日常發電、工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等過程中經過燃燒而排放的殘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屬等有毒物質。
  一般而言,粒徑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顆粒物主要來自道路揚塵等;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PM2.5)則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如機動車尾氣、燃煤)、揮發性有機物等。
  對環境的影響
  有研究人員測定了北京的PM2.5來源:塵土佔20%;由氣態汙染物轉化而來的硫酸鹽、硝酸鹽、氨鹽各佔17%、10%、6%;燒煤產生7%;使用柴油、汽油而排放的廢氣貢獻7%;農作物等生物質貢獻6%;植物碎屑貢獻1%。有趣的是,吸菸也貢獻了1%,不過這只是個粗略的科學估算,並不一定準確]。該研究中也測定了北京PM2.5的成分:含碳的顆粒物,硫酸根,硝酸根,銨根加在一起佔了重量了69% 。類似地,1999年測定的上海PM2.5中有41.6%是硫酸銨、硝酸銨,41.4%是含碳的物質。
  危害對健康的危害
  主要對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造成傷害,包括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難、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導致慢性支氣管炎、心律失常、非致命性的心臟病、心肺病患者的過早死。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汙染的敏感人群。PM2.5對健康的危害。
  由細顆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氣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塵暴更大。粒徑10微米以上的顆粒物,會被擋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徑在2.5 微米至10微米之間的顆粒物,能夠進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過痰液等排出體外,另外也會被鼻腔內部的絨毛阻擋,對人體健康危害相對較小;而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直徑不足人類頭髮絲的1/20大小,不易被阻擋。被吸入人體後會直接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每個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約1萬升的空氣,進入肺泡的微塵可迅速被吸收、不經過肝臟解毒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分佈到全身;其次,會損害血紅蛋白輸送氧的能力,喪失血液。對貧血和血液循環障礙的病人來說,可能產生嚴重後果。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統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狀動脈等心臟疾病。總之這些顆粒還可以通過支氣管和肺泡進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氣體、重金屬等溶解在血液中,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更大。人體的生理結構決定了對PM2.5沒有任何過濾、阻攔能力,而 PM2.5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卻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逐步暴露出其恐怖的一面。
  引發呼吸道阻塞或炎症
  研究顯示,2.5微米以下的顆粒物,75%在肺泡內沉積。我們可以想象,眼睛裡進了沙子,眼睛會發炎。呼吸系統的深處,也是一個敏感的環境,細顆粒物作為異物長期停留在呼吸系統內,同樣會讓呼吸系統發炎。
  致病病毒搭“順風車”入體內致癌

  流行病學的調查發現,城市大氣顆粒物中的多環芳烴與居民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相關。多環芳烴進入人體的過程中,細顆粒物扮演了“順風車”的角色,大氣中的大多數多環芳烴吸附在顆粒物的表面,尤其是粒徑在5毫米以下的顆粒物上,大顆粒物上的多環芳烴很少。也就是說,空氣中細顆粒物越多,我們接觸致癌物――多環芳烴的機會就越多
  影響胎兒發育造成缺陷
  還有一些發現,讓人更加擔憂。近年的一些報告顯示,人類的生殖能力正在明顯下降,環境汙染被認為是罪魁禍首。來自波希米亞北部的一項調查,對接觸高濃度 PM2.5的孕婦進行了研究,發現高濃度的細顆粒物汙染可能會影響胚胎的發育。更多的研究發現,大氣顆粒物質的濃度與圍產兒、新生兒死亡率的上升,低出生體重、宮內發育遲緩(IURG),以及先天功能缺陷具有相關性。
  顆粒物可通過氣血交換進入血管
  種種證據表明,目前這些小顆粒物對細胞損傷已是公論
  2004年至2006年間,當北京大學校園觀測點的PM2.5日均濃度增加時,在約4公里以外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心血管病急診患者數量也有所增加。
  我們利用時間系列分析研究,對蒐集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PM2.5每立方米濃度增加10微克,醫院高血壓類的急診病人就會增加8%,心血管疾病也會增多。
  對人體壽命的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顯示,即使在監控標準最嚴格的歐洲,38萬6000人每年還是會在PM2.5的陰霾下致之死地,而且歐盟國家人均期望壽命也因此減少8.6個月。
  引起的疾病
  顆粒物引起的三類疾病值得重視:傳染病:包括流感、肺結核和肺炎等;過敏:包括由自然過敏源引起的哮喘和肺泡炎;肺癌等。大部分的健康影響被認為是小粒徑部分 PM2.5 而不是大粒徑部分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主要取決於其成分、濃度和粒徑。
  如果空氣中PM2.5的濃度長期高於10微克/立方米,死亡風險就開始上升。濃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總的死亡風險就上升4%,得心肺疾病的死亡風險上升6%,得肺癌的死亡風險上升8%。
  對能見度的危害
  觀察研究表明,顆粒物和氣態汙染物在濃度較低時,對能見度的影響不顯著。但濃度較大時,則會改變天空顏色,使能見度降低。當濃度特別高時,會使天空成棕褐色。
  大氣汙染物和天氣因素都會降低能見度,但能見度降低主要是由於細粒子和氣態汙染物對光的散射和吸收,使來自物體的光信號減弱。大氣汙染物中顆粒物的散光作用是造成能見度降低的主要因素,顆粒物的散射能造成60-95%的能見度減弱,其中以PM2.5及其所含硫酸鹽、硝酸鹽及炭黑最為重要。
  濃度的高低是決定大氣能見度的關鍵因素,同時PM2.5散光是大氣能見度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其中PM2.5的散射消光佔總的消光度的80%。
  對氣候的危害
  顆粒物對氣候的影響可分為兩大方面: 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直接影響指大氣中的顆粒物粒子散射和吸收太陽輻射和地面射出的長波輻射,從而影響地、氣輻射收支。同時顆粒物能直接阻擋太陽光抵達地球表面,這樣使可見光的光學厚度增大,抵達地面的太陽能下降,從而使地面溫度降低,高空的溫度增高。大氣中的黑碳顆粒物能吸收太陽短波輻射,從而影響太陽輻射傳輸,加熱大氣,降低地表溫度;同時,黑碳顆粒物能吸收、放射紅外輻射,影響地球長波輻射。模式計算表明,人類活動引起大氣顆粒物增加趨向於使地球表面降溫,工業化以來,顆粒物增加引起的地面變冷趨勢可部分抵消溫室氣體增加引起的地表溫度上升。
  顆粒物對氣候的間接影響是指顆粒物濃度變化會影響雲的形成,而云的變化反過來對氣候有巨大影響,這方面至今還沒有定量結果。大氣顆粒物作為大氣水圈循環中的一個有機部分,主要影響雲和降水的微物理過程,同時也影響大氣穩定度和雲的反照率。顆粒物粒子可以作為一種雲凝結核和冰核在雲雨形成和增長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它不但可以增強或減弱降雨量,並且可以改變雲雨的類型,如可使非降水性雲轉換成降水性雲。
  防護
  氣質量報告顯示,自進入2013年以來,全國中東部地區17個省市持續霧霾,PM2.5瀕臨爆表,陷入大範圍的重度和嚴重汙染。霧濛濛的天以及由此引起的身體不適讓不少消費者對PM2.5的危害深有體會。不用盲目緊張,只要在日常出行、生活起居中做個“有心人”,便可做到對PM2.5的一定防範。
  在室外汙染比較嚴重時,通風次數要相應減少
  減少吸菸也是降低室內顆粒物汙染(室內自發產生顆粒物的最主要汙染源提高爐具燃燒效率、減少固體燃料使用,利用空氣淨化器進行過濾(“空氣淨化器對PM2.5的淨化性能與高效濾網性能及淨化器的結構設計都有關係,一般來講,採用了高質量的高效過濾濾網的空氣淨化器,對PM2.5的淨化效率可達99.9%,不失為降低PM2.5濃度的有效手段之一”。
  預防PM2.5需從身邊小事做起,同時注重運用科學手段,才能切實做到對症下藥,使預防效率加倍。
  應對汙染選對口罩
  首先應做到大霧天戴好口罩再出門,防止毒霧由口鼻侵入肺部,有晨練習慣的人應停止戶外活動。針對這些身型微小的顆粒,應佩戴專用的N95防塵口罩,防塵口罩對於這種氣溶膠的過濾率應在95%以上。
  做好個人衛生
  霧氣看似溫和,裡面卻含有各種酸、鹼、鹽、胺、酚、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因此霧天外出歸來應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膚。
  調節情緒、飲食清淡
  建議大家保持科學的生活規律,避免過度勞累,多飲水,注意飲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
  多種綠植
  在自家陽臺、露臺、室內多種綠植。新加坡室內的綠牆,從陽臺、窗臺到地下倉庫,植物從1樓一直種到9樓。但是在北京,很多高檔的寫字樓都沒有綠色。如果每人種植一平方米,北京就能新增2000萬平方米的綠植。在採訪過程中,不管是王仙民辦公室門口還是室內,記者都看到很多植物。從他的經驗來看,綠蘿、萬年青、虎皮蘭等綠色冠葉類植物,因其葉片較大,吸附能力相對較強。
  “戒車”跟戒菸一樣重要
  “戒車”跟戒菸一樣重要。有杭州市民檢測發現,吸菸會導致室內PM2.5數值增高10倍,而在北京中心城區堵車時的PM2.5也會增加4-6倍。戒菸對健康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而少開車,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能為減少PM2.5做貢獻。其實保護環境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該做的事情,從每一個小事做起,是對我們生活的地球村最好的貢獻。

PM2.5有甚麼危害?相關文章
概述 PM2.5它主要是空氣中的一種成分,而它主要的成分就是硫跟水分組成的,如果空氣中的硫成分超標的時候就叫做PM2.5,如果一個地方有化學工廠或者是其它工廠的時候,造成空氣汙染的概率就會非常高,如果空氣中有PM2.5的時候,它對人體的健康會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空氣的淨化,只有及時的對空氣進行淨化,才能夠有效的降低PM2.5的出現,下面我們詳細的瞭解下它的一些具體情況。 步驟/方
發布於 2023-12-26 22:31
0評論
近期,無論京城還是申城都間斷出現持續的霧霾天氣。PM2.5超標帶來的人群中各個器官的不適症狀,包括氣促、胸悶、咳嗽、頻繁的打噴嚏、以及眼部刺激症狀。其中的眼部的不適可以是眼癢、異物感、充血、眼乾等等,對於那些原來就有結膜炎,乾眼症或者佩戴角膜接觸鏡的人來說症狀會更加明顯。另外,由於鼻咽部的刺激誘發的鼻炎發作,打噴嚏會加重上訴症狀,對於免疫力稍差的小兒甚至會誘發急性結膜炎。那麼面對這樣的天氣狀況,
發布於 2023-02-16 15:16
0評論
環保局經常建議顆粒物汙染嚴重時呆在汙染相對較輕的室內來減少暴露,可就算PM2.5爆表,我們還是得乖乖出門上班還房貸的。既然西北風沒吹過來,大環境一時半會兒也改不了,我們就只能想辦法改變自己的小環境了,出行時用口罩來“拒敵於國門之外”是個方便易行的解決方案。 街上不少人戴著紗布口罩,這是個吃力不討好的主意。不管是五顏六色的某寶爆款還是樸素的食堂阿姨款,它們只能擋住一些大號的顆粒物比如灰塵、細菌之類
發布於 2023-08-02 23:49
0評論
概述 最近去醫院測卵泡,我是月經停經後大約13天去查的,當時的查到的卵泡是2.5*1.7。這個應該算是正常的吧,正常情況下,應該是一個甚麼標準呢,希望有人告訴我的,這樣的話,是不是可以正常懷孕啊,這個標準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那種的,最好的是時段懷孕才能生出最健康的寶寶的,順便說一下的是,我月經一般很規律的,按照說應該是會正常的排卵的吧 步驟/方法: 1、 如果在排卵期你檢測到的卵泡為2.5*1
發布於 2023-11-29 15:06
0評論
患者: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症狀、就診醫院等):2011年春天開始腹部劇痛,左右兩肋痛,並反射後背疼痛。2011年5月在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就診,確診為膽原性胰腺炎。2012年1月上述症狀復發,並於25日到佳木斯市中心醫院治療,確診為膽原性急性胰腺炎,半個月後出院。但身體狀況不佳。2011年5月在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就診,確診為膽原性胰腺炎。2012年1月上述症狀復發,並於25日到佳木斯市
發布於 2023-01-29 13:22
0評論
概述 乙肝兩對半檢查是用來檢查表面抗原和表面抗體、e抗原和e抗體、核心抗原和核心抗體等五項指標,從而來判斷患者是否患有肝炎。那麼,2、5為陽性說明了甚麼呢? 步驟/方法: 1、 2、5為陽性很明顯就是表面抗體和核心抗體為陽性,這主要說明了體內已經存在了可以抵抗肝炎病毒的抗體。 2、 從另一方面也說了,這位朋友曾經患過肝炎,並且已經完全的治癒。所以,體內產生了足夠的抗體,可有效殺死肝炎病毒。
發布於 2023-12-24 05:31
0評論
    1987年4月,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將以慢性持久或反覆發作的腦力和體力疲勞為主要特徵的徵候群正式命名為慢性疲勞綜合徵(chronicfatiguesyndrome,CFS)。該疾病是現代高效快節奏生活方式下出現的一組以長期極度疲勞(包括體力疲勞和腦力疲勞)為主要突出表現的全身性症候群。並可伴有頭暈、頭痛、失眠、健忘、低熱、肌肉、關節疼痛和多種神經精神症狀。其基本特徵為長時間極度疲勞
發布於 2023-03-20 23:01
0評論
概述 精索靜脈曲張是泌尿系統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之一,而這種疾病對於患者身體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是導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在一些中年男性的身體當中發病率是屬於比較高的,而疾病的嚴重程度和自身的曲張程度有一定關係,但是患者對這一情況都不知道怎麼去進行辨別,那麼精索靜脈曲張2.2嚴重嗎,對患者的影響都有一些甚麼呢。 步驟/方法: 1、 首先當患者患上了這個疾病的初期身體當中是不會出現甚麼症狀的,因
發布於 2024-06-12 12:34
0評論
1903年Riggs和Melton將骨質疏鬆症分為閉經後(I型)骨質疏鬆症和老年型(II型)骨質疏鬆症2個病型。前者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雌激素,後者的主要病因則考慮是由於隨年齡增加而出現的鈣與VitD的代謝異常。中國和美國成人鈣的RDA(建議的每日供給量)為每日800mg,而我們可以發現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與食品衛生研究所公佈的部分含鈣量較高食品均為一些副食,所以我國居民的膳食結構才能保證每日攝入飲食
發布於 2022-12-28 05:55
0評論
1、多/皮肌炎患者為甚麼要進食高蛋白飲食呢?答:對於多/皮肌炎患者,為了保持體力,儘快恢復肌力,因此應該給予高蛋白飲食。如多食魚肉、瘦肉、雞蛋等,也可在三餐的基礎上每日加雞蛋一個,瘦肉一兩。2、多/皮肌炎患者為甚麼要多吃含纖維素高的食物呢?答:多/皮肌炎患者常出現消化道平滑肌受累,腸蠕動減慢。肛門括約肌病變,正常的排便功能受損,導致大便滯留。因此要多食高纖維素飲食,如韭菜、芹菜、豆漿、胡蘿蔔等蔬
發布於 2022-12-18 18:50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