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引起足靴區急性化膿性感染、慢性潰瘍和足趾變黑壞死的常見原因,且難以癒合,主要由細菌感染和動脈硬化性閉塞引起。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足靴區感染時發展迅速,且糖尿病患者存在周圍神經病變,感染時疼痛輕微,往往在入院時感染已非常嚴重,如不及時正確治療,往往導致高位截肢。
糖尿病足首先應積極控制血糖,並積極治療周圍神經病變。我們認為,對於不存在動脈缺血的感染性潰瘍,控制感染至關重要,而控制感染最重要的措施是清除感染灶,對於嚴重感染壞死或已合併骨髓炎、無治癒可能的足趾,應儘早截除,否則感染將難以控制,並會蔓延至近端和波及周圍相對正常的足趾,清創截趾後,能直接縫合關閉的創面,應儘量一期縫合,術後配合積極控制血糖和抗感染,創面絕大部分能一期癒合,這樣可明顯縮短創面癒合時間、減輕患者痛苦和治療費用。對於不能一期縫合的創面,我們採取局部抗菌換藥,局部抗菌換藥可使創面感染迅速控制,滲出明顯較少,生長出新鮮肉芽組織。此時應及時閉合創面,對於較小的創面,無需特殊處理,新鮮肉芽創面邊緣長出的新生上皮會促使創面迅速癒合。對於較大的不伴有皮膚缺損的創面,我們採取直接清創縫合,可明顯縮短創面癒合時間。對於較大的伴有組織缺損的創面,我們採取點狀植皮,點狀植皮創傷小,成活率極高,無需在手術室施行,在床旁換藥時即可施行,在新鮮肉芽創面點狀皮片成活率幾乎達到100%,點狀皮片周圍會迅速長出新生上皮,從而使點狀皮片相互融合,促使創面迅速癒合。
目前,本人收治的感染性糖尿病足潰瘍患者,均採取上述三部曲的局部治療措施,即清除感染灶-局部抗菌換藥-清創縫合或點狀植皮,已取得顯著療效,均在最大限度保留肢端的情況下短時間內徹底消滅了創面。對於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引起的糖尿病足缺血性潰瘍,最重要的是開通下肢主幹動脈,通過介入或手術療法開通下肢動脈、潰瘍創面血供改善的情況下,同樣可採取三部曲療法治療糖尿病足缺血性潰瘍。
患者1 糖尿病足慢性潰瘍繼發重度感染,足背膿腫形成,中趾趾骨骨髓炎,趾骨外露,外院擬行小腿截肢。
足背膿腫切開引流、清創截趾術後,創面仍可見壞死組織。
術後兩週,經局部抗菌換藥,創面整潔乾燥,肉芽新鮮。
術後4周,創面較前明顯縮小,創面整潔,肉芽新鮮,邊緣新生上皮生長明顯。
術後6周,創面較前明顯縮小,即將徹底癒合。
術後7周,潰瘍創面徹底癒合。
患者2 糖尿病足重度感染,足背膿腫切開引流術後,術前外院擬行小腿截肢。
術後兩週,經局部抗菌換藥,創面整潔,較前縮小,肉芽組織生長明顯。
術後4周,創面較前明顯縮小,創面整潔,肉芽新鮮,邊緣新生上皮生長明顯。
術後6周,足背創面徹底癒合。
患者3 糖尿病足、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引起的慢性潰瘍,遷延不愈3個月。
入院後10天,經積極控制糖尿病、抗感染、擴血管及局部抗菌換藥,潰瘍創面已明顯縮小。
入院後17天,潰瘍創面徹底癒合。
患者4 82歲老年糖尿病患者,外傷致膝前血腫,繼發感染伴皮膚壞死,門診醫生給予清除壞死皮膚後收入院,病史兩個月。
入院後1周,經積極控制糖尿病、抗感染治療、血腫清除及局部抗菌換藥,創面整潔,肉芽新鮮,皮下有一較大殘腔。
入院後兩週,清創縫合後一週,創面徹底癒合。
患者5 糖尿病患者左足[趾內側軟組織完全感染壞死,拍片示[趾骨髓炎,已無癒合可能。
左足清創、截趾術後一週,切口癒合良好,無感染跡象。
術後兩週,切口甲級癒合。
患者6 糖尿病足引起的慢性潰瘍伴重度感染,表面可見壞死組織和膿性滲出物。
入院後一週,經積極抗感染、控制糖尿病及局部抗菌換藥,創面壞死組織及膿性滲出物已明顯減少。
入院後兩週,創面整潔,肉芽新鮮,邊緣可見新生上皮。
入院後三週,潰瘍較前明顯縮小,新鮮肉芽組織已充滿創面,邊緣可見新生上皮。此後患者自動出院,放棄在我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