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主要臨床症狀是關節疼痛和關節活動不太靈活。體格檢查顯示關節腫脹、積液、肌肉萎縮;在主動和被動的關節活動中發出吱吱聲,以及不同程度的活動受限和肌肉痙攣。有些老年人同時有遠端指間關節的增厚。繼發性骨關節炎的原因包括:關節的先天性異常;外傷;後天性的關節表面不平整;由於關節外畸形導致的關節對位不良;關節不穩定;以及醫療因素,如長期不適當地使用皮質激素。股骨頭壞死的主要症狀表現在以下五點
①疼痛。疼痛可以是間歇性的或持續性的,行走活動時加重,有時是休息痛。疼痛多為針刺樣、鈍痛或痠痛不適,常向腹股溝區、大腿內側、髖關節後側和膝關節內側放射,局部有麻木感。
②關節僵硬,活動受限。受影響的髖關節屈伸不利,下蹲困難,不能長時間站立,走路時有鴨子步。早期症狀是外展受限,外旋活動明顯。
③跛行。為進行性縮短跛行,由於髖關節疼痛和股骨頭塌陷,或晚期出現髖關節脫位。間歇性跛行常在早期出現,在小兒患者中更為明顯。
④體徵。局部深壓痛,內收肌止點處有壓力,4字試驗陽性,gacaca s徵陽性,Allis徵試驗陽性。外展、外旋或內旋活動受限,患肢可能縮短,肌肉萎縮,甚至有脫位的跡象。有時軸性衝動痛為陽性。
⑤X線檢查結果。骨質稀疏或中斷,股骨頭呈囊狀、硬化、扁平或塌陷。股骨頭壞死的第一個自覺症狀是髖關節周圍、大腿內側、前側或膝部疼痛。早期 疼痛開始時是模糊的、鈍痛或間歇性疼痛,多活動後加重,休息後可緩解或減輕。但也有持續疼痛的情況,不管是勞累還是休息,甚至躺在床上時也會疼痛。此外,疼痛會逐漸加重。此時,雖然X光片上沒有明顯的形態異常,但髖關節有不同程度的功能受限。例如,患者受累的髖關節外展和旋轉受限,下蹲不到位等。到了晚期,股骨頭塌陷、骨折和變形,在某些情況下,髖關節可能出現半脫位。疼痛與髖關節的運動和負重直接相關。疼痛是由於運動時關節內的骨性摩擦引起的,但在靜止時關節頭和關節窩之間沒有摩擦,疼痛就不明顯。因此,行走和活動時疼痛加重,而運動時疼痛減輕,休息時疼痛緩解。總之,早期階段以疼痛為主,伴有功能受限;晚期階段以功能障礙為主,伴有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