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谷氨酰轉肽酶(GGT)存在於腎臟、胰腺、肝臟、腸道、大腦、肺、骨骼肌和心肌中,在肝臟中主要存在於肝細胞漿和肝內膽管上皮。GGT對各種肝膽疾病有臨床價值。其活性在大多數肝膽疾病中都會升高,但與其他血清酶活性相比,其升高的相對比例在不同的肝膽疾病中有所不同。
參考值。4-38u/L
臨床意義:
生理變化
1、20-30歲的超負荷男性升高約60%。50-60歲的男性和女性升高約30%。慢性酒精中毒者約升高20%-400%。4-10歲的兒童約降低10%。
2.藥物的影響:服用鏈黴素、巴比妥類藥物、魯米那、抗癲癇藥物等可引起谷丙轉氨酶升高。
3、近年來,發現有的病例在沒有任何藥物或疾病的影響下,GGT增高,這可能是由於過量食用高蛋白補品等導致肝臟負擔加重所致。
病理變化
1、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患者,該酶多為中度或高度增高,可超過正常值的幾倍甚至幾十倍,而其他系統腫瘤大多正常。
2.肝內或肝外膽管梗阻時,GGT排洩受阻,隨膽汁迴流入血,導致血清GGT升高。
3、急性病毒性肝炎時,壞死區附近的肝細胞酶的合成亢進,引起血清GGT的升高。
4、在慢性活動性肝炎中,GGT常比正常值高1-2倍,如果長期升高,可能有壞死傾向。
5.肝硬化時血清GGT的變化取決於肝內病變的活動及其程度。
6.脂肪肝患者的GGT也常升高,但一般來說,營養性脂肪肝的血清GGT活性大多不超過正常值的2倍。
7、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GGT幾乎都會升高,成為酒精性肝病的一個重要特徵。
8.急性心肌梗塞、高脂血症、糖尿病、類風溼性關節炎和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也可出現血清谷丙轉氨酶升高。
參考值的臨床意義
1、200u/L以上 通常為肝膽疾病
2、50U/L以上 包括藥理原因的生物變異應予調查。
3、25U/L或以下 可排除病理性和生物性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