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兒童的康復工作在我國已經開展了近30年,並逐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治療方法。但是,一些腦癱患兒家長對腦癱的認識還存在很多誤區,以至於耽誤了患兒的最佳康復期,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患兒的康復效果。
一、由於早期發現,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有的家長在孩子半歲前發現孩子有不明原因的哭鬧、吃不好、太安靜、受驚嚇等現象,就簡單地認為是孩子年齡小、體質弱或缺鈣,不去醫院就診;早產兒的家長看到孩子翻身、躺下、坐、站、走等運動發育落後於其他同齡孩子,往往簡單認為是早產造成的,認為隨著自然生長髮育會慢慢恢復。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會認為是 "早產 "造成的。"我想,如果是早產的話,就不會有這麼大的問題了。"張先生說。
二是病急亂投醫
一旦確診為腦癱,家長往往首先盲目求醫,認為任何 "藥方 "都可以一劑見效。事實上,腦癱是腦損傷後的晚期發育障礙,只有通過術後康復,必要時通過手術,才能改善孩子的一些症狀。
3.沒有堅持全面系統的治療
當醫生告訴家長孩子有肌肉或肌腱痙攣、攣縮或骨骼畸形並建議手術時,家長把希望全部寄託在手術上而忽視了術後的康復訓練,導致部分患兒功能改善不佳或復發。這導致一些兒童的功能改善不佳或復發。由於腦癱患兒的腦組織受到損傷,所以腦癱患兒的康復訓練應貫穿其一生。無論採用何種治療手段,都是綜合康復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父母和醫護人員都應樹立全面康復的觀念。
家長可以對腦癱的手術治療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手術治療是康復訓練的準備,通過手術釋放肢體的痙攣,降低肌張力,為康復訓練創造良好條件。但是,手術只是腦癱系統治療的一部分,術後的康復訓練是提高手術療效的重要保證。不能認為手術可以解決所有問題而忽視術後康復訓練;相反,如果不做手術,單純的康復訓練效果也會受到限制(如康復訓練後復發、畸形無法解決等)。因此,最好是能夠到比較正規的醫院進行術後康復訓練。術後痙攣已解除的病人必須注意加強肌肉力量。另外,姿勢矯正、身體協調和平衡能力的恢復都需要一定的康復訓練時間,術後訓練應根據患者的生長髮育規律進行,以保證患者術後能得到更好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