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藥效得以發揮需要三方面的配合:一者,醫者處方要精當;二者,藥材質量要優秀;三者,煎煮方法要得當。若煎煮的方法不當則藥效就會大打折扣,甚至產生毒副作用。明朝著名的藥學家李時珍就曾說過“凡服湯藥,雖品物專精,修治如法,而煎藥者魯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則藥亦無功。”所以掌握正確的煎藥方法頗為重要,現在為大家介紹一下中藥煎煮及服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煎器的選擇
在選擇煎煮器具時應以不與藥物中所含成分發生化學反應、煎出藥液質量好、器具傳熱均勻、緩和為宜。一般以陶器、砂鍋最佳,玻璃、搪瓷、不鏽鋼器皿亦可。忌用鐵、銅、鋁器具,以免中藥中所含的複雜成分與金屬起反應而改變藥性,降低藥物療效。
2、浸泡方法
中藥煎煮前先要加水浸漬(浸泡),加甚麼水、加多少水也有講究。煎中藥用水應該是清潔的可飲用水,且應該是冷水。特別是煎頭煎不能加入開水或熱水浸泡,以避免藥材組織中的澱粉立即糊化、蛋白質凝固而使有效成分難以溶出。
浸泡時加水量則以超過器皿內藥物3~5釐米為宜,或者用手輕按藥材,加水至將手掌淹沒即可。加水後先浸漬30分鐘左右,冬季或質地堅實的藥材可延長浸漬時間至1小時。浸泡過後即可進行煎煮。頭煎煎好後濾出藥液,再加熱水煎二煎,二煎的加水量以超過藥渣表面1~2釐米為宜。若是進補中藥,煎藥時間較長,可適當增加用水量。
3、煎煮方
中藥要煎兩次,分取頭汁和二汁。煎煮兩次,藥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可達到70%~80%。煎煮時要控制好火候,一般先用武火(較大火力),煮沸後改用文火(較小火力),使其保持微沸狀態達一定時間,同時中間要攪拌數次,以利於有效成分的溶出。
(1)煎煮時間:普通中藥頭煎以藥液沸騰時開始計時,煎煮20~25分鐘,濾取藥液後再加水煎二汁,二煎沸騰後15~20分鐘即可。芳香藥、解表藥頭煎10~15分鐘,二煎5~10分鐘;攻下藥(如生大黃)頭煎10分鐘,二煎5分鐘;滋補藥頭煎30~40分鐘,二煎25~30分鐘。
(2)煎藥量:中藥煎好後立即用藥篩或紗布將藥液過濾出來。成人服用中藥的量,一劑兩次煎出的藥液一般在300毫升左右。而心衰患者,因需要嚴格控制入液量,所以一劑兩次中藥的藥量可控制在100毫升左右,每次服藥50毫升即可。另外失眠患者,一劑兩次的煎藥劑量可以控制在150毫升,早晨服藥100毫升,睡前1小時服藥50毫升(以防止夜間起夜)。小兒服藥量要求少而濃,可將頭一二汁混合後靜置一段時間澄清,取上清液再加熱濃縮至適量,一般每劑藥量控制在100~150毫升為宜。
4、需特殊處理的中藥
打開一包中藥,先要檢查一下是否有特殊分包的小包藥物,如果有,則需按小包上的說明另行處理。通常有下列幾種情況。
(1)先煎:先煎大多是礦石類、動物骨甲貝殼類。此類藥材要加水先煎30分鐘以上,使有效成分能充分溶出。另一類是有毒藥物,如川烏、草烏、雷公藤等,特別是在超過常用量時,必須先煎1~2小時,使有毒成分分解,用藥安全。此外像石斛等藥材,也只有通過先煎久煎才能獲效。
(2)後下:後下就是其他的藥先煎一定時間,再加入這類藥物同煎。主要有二種類型,一類是含揮發油芳香性藥材,如薄荷、豆蔻、沉香等;另一類是有效成分遇熱不穩定的藥物,如鉤藤、生大黃等,宜在頭煎煎好前5分鐘內加入同煎。
(3)烊化衝入:主要是膠類或糖類藥物,如阿膠、蜂蜜等,應加在煎好的藥液中加熱使其烊化,混勻後服用。
(4)溶化:為結晶鹽類藥物,像玄明粉等,直接加入煎好的熱藥液中溶化即可。
(5)另煎兌入:主要是貴重藥品,如人參、冬蟲夏草、鐵皮楓鬥等,需另外單獨煎取藥汁,單獨服用,或並兌於其他藥液中服用。
(6)沖服:為難溶於水的或不宜入煎的或貴重的藥物,如生大黃、三七粉、羚羊角粉、川貝粉、琥珀粉等,通常研成細粉用溫開水吞服,或衝入湯藥中同服。
5、服法
(1)服藥時間:人體生理活動、病理變化都遵循一定的時間規律。一般藥物宜在飯前1個小時服用。安神藥在睡前服;滋補藥宜空腹服。總之,要掌握服藥時間的規律性,通過選擇最佳服藥時間,以最大限度發揮藥物的療效,更好地服務於臨床。
(2)服藥次數:一般是1日1劑,分早晚2次服用,或分早中晚3次服用(上班的朋友可在早晨和晚上服用);病性危重的,可1次頓服;咽喉病多采用噙化;嘔吐的患者可取少量頻服。
(3)服藥方法:一般湯劑多用溫服。自煎中藥最好能當天煎煮,當天服用,以保證藥液的新鮮。如果一次煎煮數天的中藥,應貯存在冰箱內,以免變質。中藥宜溫服,服用時,用適宜的方法進行加熱後再服用,如將藥液重新加熱煮沸,或將袋裝的藥液連同包裝袋置開水內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