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類癌是一種古老而相對不常見的疾病,1808年由Merling首次描述,1907年由Oberndorfer正式命名為類癌,截至1989年,文獻中共有3720例報道。
在胚胎髮育過程中,類癌是起源於胚胎原始腸道部分的腫瘤,含有分泌銀的顆粒,所以也被稱為親銀或嗜銀細胞癌。由於類癌細胞能分泌小分子肽類物質,故又有小分子肽類或肽類結構腫瘤(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 tumor. APUD TUMOR. APUDOMA),Oberndorfer將其命名為一種腺瘤,但許多學者認為類癌是一種良性小腸腫瘤,是一種生長有限、轉移少的低度惡性腫瘤。綜合來看,大多數學者認為類癌是主要發生在胃腸道的腫瘤,但涉及全身大部分器官,生長較慢,惡性程度低。
2 類癌腫瘤的部位 類癌腫瘤可發生在胃腸道的任何部位,也可發生在支氣管、卵巢、睪丸、胰腺、膽囊、甲狀腺和許多其他器官。根據胚胎起源的不同,它們可以分為:前腸類癌、中腸類癌和後腸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