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03 17:39

(A)手術是小腸瘻的最常見原因。在第一個病例中,瘻管是由手術引起的,而在第二個病例中,瘻管是由手術引起的。導致術後瘻管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1)胃腸道吻合口漏:是腸瘻的常見原因。許多吻合口漏是由於手術技術的缺陷造成的。例如,胃腸道兩端直徑相差過大,吻合口不均勻,以致某處出現大的缺口;吻合口過密或過疏;吻合口血供不足或張力過大;吻合口的腸壁水腫、瘢痕或癌腫浸潤等。吻合口的遠端腸道梗阻或手術後近端胃腸道減壓不良也可引起吻合口瘻。

(2)十二指腸瘻:由於只有部分腹膜被覆蓋,吻合或縫合後十二指腸容易發生瘻管。瘻管發生在殘端縫合處或腸壁縫合處,可分為端部瘻管和側部瘻管,後者的腸液流失更嚴重,預後更差。末端瘻發生在胃切除術後,可能是因為殘端有疤痕組織,或因為血液供應不足,或因為縫合不當,如過度倒置或緊張。很大一部分側方瘻管是由於十二指腸括約肌切開術後十二指腸後壁滲漏,或由於過度縫合,或由於十二指腸壁縱向切開後橫向縫合的張力過大;在右腎切除術或右側結腸手術中不慎損傷十二指腸,也可能發生側方瘻管。

(3)手術損傷。腹部手術中暴露不全或廣泛的腸粘連,或操作者經驗不足、動作粗暴,都會損傷腸壁或其血液供應,引起腸瘻。特別是對廣泛的腸粘連進行手術分離,最容易損傷腸壁,需要特別注意。

(4)術後紗布或引流管等異物放置不當,以及鋼絲縫合。遺留在腹腔內的紗布大多會引起腸穿孔和腹腔膿腫,這些膿腫可以自行穿透切口或在手術引流後形成外瘻。腹部手術後引流管放置不當(管子太硬,導管壓在腸壁上)會壓迫和磨損腸壁,形成瘻管。術後盲目戳破腹壁放置引流管時,應注意避免損傷。此外,腹腔內引流管的負壓吸引可能會吸住腸壁,導致腸壁缺血壞死和穿孔,應避免這種情況。如果必須持續負壓吸引,應採用雙套管引流。絲線縫合最好放在腹膜外,以減少張力,否則當腸道過度膨脹時,鋼絲會壓迫腸壁,發生腸瘻。

(ii) 創傷 腹部的銳器或鈍器創傷可能會損傷腸管,導致腸皮瘻。特別是部分位於腹膜後的十二指腸,由於固定而容易受到擠壓損傷。腸道穿透通常進入遊離腹腔,引起瀰漫性腹膜炎;後壁穿透形成腹膜後膿腫,隨後可破入遊離腹腔。

曾有報告稱針刺治療導致腸瘻。放射治療也有可能損傷腸壁並引起瘻管。

(三)引起小腸瘻的疾病 急性穿孔的闌尾炎常導致闌尾周圍膿腫,引流後常形成闌尾殘端瘻管。瘻管可由炎症性腸道疾病形成,如克羅恩病、腸結核和腸道腫瘤。炎症性疾病如克羅恩病和腹部膿腫也可引起不同腸段之間的內瘻管。另一種常見的瘻管類型是膽囊或膽管與腸段之間的瘻管。當膽囊因炎症而與十二指腸粘連時,膽囊中的結石會壓迫粘連處造成缺血和壞死,然後成為內瘻(膽囊十二指腸瘻)。膽囊瘻也可以進入胃或結腸。十二指腸球部的潰瘍也可以與膽囊或膽管十二指腸瘻合併。在急性壞死性胰腺炎伴有膿腫後,瘻管也可以破入腸道,形成腸瘻。

(四)先天性異常:先天性臍部腸瘻可由玻璃體導管關閉不全引起。

導致腸瘻的原因是甚麼相關文章
處理腸瘻的原則為:引流、吸引、堵塞和手術四個步驟,護理工作應注意以下幾點: (1)充分的引流既可控制感染,同時也有利於腸瘻的癒合。因此,必須保持引流通暢和準確地記錄24小時引流量。 (2)引流時,最好使用雙套管負壓吸引裝置,但需注意保護患者的皮膚,須勤換藥,局部塗油膏,採取暴露療法加用紅外線照射以保持創面乾燥和清潔。 雙套管負壓吸引裝置的構造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①雙套引流管是採用一根細長的塑料管
發布於 2023-01-03 17:46
0評論
引起膀胱陰道瘻的原因有四大類:1、婦科損傷:難產或產程過長時,膀胱和陰道過度受壓損傷而導致膀胱陰道瘻;2、外科手術損傷;3、放射性損傷,多見於婦科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後;4、盆腔惡性腫瘤。常見於晚期盆腔惡性腫瘤侵蝕膀胱和陰道時。膀胱陰道瘻的發生可出現在損傷時,或損傷後數天和數週內。在發展中國家,最常見的原因是產傷,由於胎頭骨盆不對稱導致產程延長的梗阻性分娩,胎兒壓迫使陰道前壁、膀胱、膀胱頸和近端尿道
發布於 2023-01-09 00:56
0評論
 一、概念   腸腔內容物經過腸管中任何部位的不正常孔管流出,統稱為腸瘻。一般分為腸內瘻和腸外瘻。   二、臨床特點   腸內容物進入其他臟器、體腔、體外並引起感染、體液喪失、內穩態失衡、器官功能受損及營養不良。   三、健康教育   (一)告知病人及家屬溢出腸液及時清除的重要性,協助做好皮膚護理。   (二)注意保暖,防止著涼。   (三)由於臥床時間長,應指導患者進行被動、主動活動以減輕肌肉
發布於 2023-01-03 17:53
0評論
 1)腹腔感染:觀察病人有無持續高熱、噁心、嘔吐、腹部壓痛、腹肌緊張等腹腔內感染的徵象,一旦發生腹腔感染,協助醫生行腹腔引流、保持引流通暢,全身應用抗生素等。   2)腹腔內出血:原因主要包括3個方面   (1)消化液腐蝕瘻附近組織,導致血管破裂出血;   (2)胃腸粘膜彌慢性糜爛出血;   (3)應激性潰瘍。應慰問病人,使之保持安靜,局部應用血管收縮劑,預防胃腸道出血的有效措施是充分引流漏出腸
發布於 2023-01-03 18:06
0評論
1、菊花6克、白糖6克、綠茶葉3克,放進茶杯開水衝沏,略悶片刻,淡香清雅,可清熱解毒,利血脈,除溼痺,減輕肛瘻腫痛。 2、大米、小米各100克,洗淨,放進鍋內添進適量水煮開,待粥煮至半熟,加進豆漿500克攪勻煮熟,便可食用。適用於虛損患者,老幼咸宜。 3、黃鱔1條、瘦豬肉100克、黃芪25克炒熟,加鹽、糖、黃酒適量,往黃芪後食用。適用於虛型肛瘻病人。
發布於 2023-01-03 18:00
0評論
①原發腸道疾病——憩室炎佔50%~60%;結腸癌20%~25%,克隆氏病10%; ②原發的婦科疾病——難產引起的壓迫性壞死,進展期宮頸癌; ③子宮切除術後,低位剖腹產或腫瘤放療術後; ④損傷,結腸,小腸,陰道和宮頸的惡性腫瘤壞死糜爛,膀胱重度損傷引致膀胱周圍膿腫的形成,可向會陰或腹腔破潰,在婦產科陰道手術時可能意外損傷膀胱,另外膀胱切開取石術,前列腺摘除術後也可致經久不愈的瘻管形成。
發布於 2022-12-02 01:29
0評論
1)出血多發生於術後72h內,見於腸造口粘膜與皮膚連接處的毛細血管和小靜脈出血,用生理鹽水棉球或紗布稍加壓迫即可止血。若出血較多,可用0.1%腎上腺溶液浸溼紗布稍加壓迫或用雲南白藥外敷。更多的出血則可能是腸繫膜小動脈未結紮或結紮線脫落,應配合醫生作進一步處理。 2)缺血壞死多發生於術後24—48h內,主要是由於損傷結腸邊緣動脈,或是提出腸管時牽拉張力過大,或是扭曲及壓迫腸繫膜血管導致供血不足,或
發布於 2023-01-01 15:33
0評論
1.縮唇運動: 1)每天早晨洗臉後對著鏡子:舌頭伸出與縮進,各做10次,然後舌頭繞嘴巴外面向左右各擺動5次。 2)坐在椅子上,雙手十指張開:放在膝蓋上,上半身稍微前傾。 由鼻孔吸氣,張大嘴巴,舌頭伸出並且呼氣,睜大雙眼,平視前方,反覆操練5次。 3)嘴巴張開,舌頭伸出並縮進。同時用右手食指、中指與無名 指的指尖在左下頜至咽喉處上下搓擦30次。接著在舌頭伸出與縮進時,用左手三指的指尖,在右下頜至咽
發布於 2023-01-03 18:15
0評論
糞瘻是指生殖器官與腸道之間形成的異常通道。在婦產科臨床中最常見的是直腸陰道瘻。因滯產形成者常可合併尿瘻,但因骶骨凹陷減輕了胎頭對軟組織壓迫壞死的機會,故發生率遠較尿瘻為低。 1、主要原因:分娩的時候胎頭長時間停滯在陰道內,陰道後壁以及直腸受壓,造成缺血壞死,致腸道與陰道相通,形成糞瘻。 2、會陰撕裂:分娩時會陰三度裂傷未縫合;或縫合失敗大腸與陰道溝通;或由於縫合會陰時縫線透過腸粘膜感染後形成直腸
發布於 2023-10-04 04:13
0評論
肛腸痔瘻病是生活中的常見病、多發病,臨床多見的肛腸痔瘻病有痔病,肛裂,肛瘻等。其中又以痔瘡最為高發,據有關普查資料表明,女性的痔瘡發病率為67%,男性的發病率為53.9%,以女性的發病率為高,任何年齡都可發病,其中20-40歲的人較為多見,並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說。痔瘡的發病原因頗多,久坐、久站、勞累等使人體長時間處於一種固定體位,從而影響血液循環,引起痔靜脈過度充盈;
發布於 2023-03-01 22:2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