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角子宮是一種常見的對稱性子宮畸形,其發病率約佔子宮畸形的13.6%[1]。它的發生是由於在胚胎髮育過程中,兩條副乳管(又稱繆勒氏管)融合,中間部分未完全吸收,形成一個宮頸,兩個宮腔,宮腔上部和宮腔底部分叉,未吸收的隔膜頂端為調質體。40%的雙角子宮可引起流產、早產[2]、異常分娩或不孕[3]。根本的治療方法在於將兩個狹窄的子宮腔融合成一個正常形態。傳統的手術方法是開放性子宮矯形手術(strassman metroplasty)。隨著宮腔鏡和腹腔鏡聯合手術的成熟和廣泛使用,2007年5月,我中心成功實施了宮腹腔鏡下完全雙角子宮融合術。
子宮是受精、胎兒生長髮育的場所,子宮形態和功能的異常是導致不孕、流產、早產、IUGR或難產的原因之一[4]。雙角子宮是一種由副乳管發育不良引起的子宮發育對稱性畸形。手術治療可以改善子宮形態,擴大宮腔,降低宮內壓力,改善子宮內膜血流,有利於卵子受精和防止流產,改善生育預後[3, 5] 。雙角子宮切除術的目的是恢復生育能力,手術中要打開宮腔,侵入子宮內膜,術後瘢痕形成,可能導致宮腔粘連或狹窄,影響生育能力。傳統的治療方法是開腹骨科手術。1996年,Pelosi等[6]採用腹腔鏡結合陰式方法進行手術矯正。多年來的腹腔鏡實踐證明,宮腔鏡手術比開腹或陰式手術創傷小,組織損傷小,術後盆腔內粘連幾率低[]。在子宮矯形術中,宮腔鏡手術已成為開腹手術的合理選擇,Heinonen報告說,宮腔鏡矯形術的胎兒存活率從13%提高到91%[5]。近年來,為了避免低鈉血癥併發症,提高宮腔鏡手術的安全性,引入了應用生理鹽水沖洗的雙極電手術,Litta等人[6]比較了單極和雙極(Versapoint)宮腔鏡矯形手術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生殖預後情況。在63名不完全性隔膜患者中,42例用雙極矯正,21例用單極矯正。結果 單極手術時間為20.5分鐘,雙極手術時間為15.4分鐘,相互比較P<0.05。兩組的妊娠率、分娩率和自然流產率相似。本文報道了宮腔鏡聯合微創雙角子宮正位術能明顯改善生殖系統預後[7]。最近Alborzi等人[8]報道了2例雙角子宮宮腔鏡手術後的腹腔鏡矯正,效果良好。宮腹腔鏡聯合雙角子宮整形術具有良好的前景。
圖2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