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是目前心律失常診斷和治療中的一種常見和疑難病症。恢復和維持竇性心律可有效降低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發生率,並可預防部分患者因心房顫動心室率過快而導致的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改善心臟功能。射頻消融術是目前治療心房顫動的有效方法,對於陣發性心房顫動,總有效率達到70-80%,部分患者可以達到根治的效果。對於慢性心房顫動患者,射頻消融的效率報道不一,如何提高慢性心房顫動的消融療效仍是一個突破口。
根據2012年HRS/EHRA/ECAS導管和手術消融心房顫動的專家共識,心房顫動的定義為:
(1)陣發性心房顫動:反覆發作的心房顫動(至少2次),每次持續不超過7天,能夠自我終止。
(2) 持續性心房顫動:持續7天以上的心房顫動的持續發作。
(3)長期持續性心房顫動:持續發作的心房顫動超過12個月。
(4)永久性心房顫動:心房顫動不能逆轉,或逆轉後不能維持竇性心律,或病人沒有逆轉的願望。
慢性心房顫動可能包括長時間的持續性心房顫動和永久性心房顫動,但根據定義,永久性心房顫動不是消融治療的指徵。
長期持續性心房顫動的最佳消融策略還沒有完全標準化,而且有效率的報告也不一致。由於長期持續性房顫的潛在電學和病理重塑過程,房顫的消融可能需要對心房基質進行廣泛消融,這也增加了房顫復發的風險。為了提高長期持續性房顫或任何房顫的消融效果,應努力提高長期成功率,減少併發症的風險,如腦梗塞。為了提高消融成功率,2012年HRS/EHRA/ECAS專家共識建議進行線性消融和複雜房顫電位的消融。術後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已被證明可改善消融結果。一些研究報告稱,外科混合房顫消融方法有利於改善消融結果。此外,房顫可能會復發,並可能需要重新消融,因此避免消融併發症併為重新消融創造條件可以改善房顫消融的總體結果。使用心內超聲可能有利於降低心肌穿孔的風險和避免食道損傷,專家共識還建議在消融術圍手術期不間斷口服抗凝劑,以降低圍手術期栓塞的風險。
提高慢性心房顫動的消融療效是一個過程,未來將繼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