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和糖尿病均具有很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對現代社會的人類健康構成了持續挑戰。提高對冠心病和糖尿病的風險認識,加強對冠心病合併糖尿病的藥物和血運重建措施的優化管理,對於降低心血管病發病率和死亡率,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預後具有重要意義。
一、風險評估
冠心病合併糖尿病的比例高,在美國35歲以上的冠心病患者中約有25%合併糖尿病。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是預測冠心病預後的一個重要的、獨立的危險因素。業已證實,糖尿病患者發生冠心病的風險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糖尿病患者死亡約有75%是由冠狀動脈缺血引起的。糖尿病合併冠心病者冠脈病變更為廣泛、複雜,進展更加迅速,其中有1/4發生急性冠脈綜合症,1/3經歷心源性休克;與非糖尿病相比,發生死亡的風險顯著增高,發生心臟猝死的風險也增加3倍,合併急性心肌梗死者住院期間死亡的風險也較非糖尿病者增加2-3倍。此外,糖尿病不僅增加介入操作的難度和複雜性,而且也增加冠脈夾層、穿孔,無複流或慢血流、出血、造影劑腎損傷、支架內血栓和再狹窄的發生,是預測冠心病介入併發症的獨立的風險因素。總之,冠心病合併糖尿病並不是兩種疾病簡單意義上的相加,它們在增加心血管病事件率和死亡率方面具有1+1大於2的協同效應,因此充分認識冠心病合併糖尿病的風險,加強對藥物和血運重建措施的優化管理,對於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發病率、死亡率和改善預後具有重要意義。
二、代謝紊亂的管理
糖尿病和冠心病有共同的病因,二者均存在代謝紊亂,都與久坐的生活方式、高血壓、肥胖、脂代謝紊亂、胰島素抵抗等心血管代謝危險因素有關;發病過程中均存在慢性炎症和氧化應激反應,換句話說糖尿病與冠心病存在共同的發病土壤。
三、血小板功能障礙的管理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增加,這與糖尿病引發的高血糖、胰島素抵抗和血脂紊亂等代謝異常,細胞異常,內皮功能破壞和易栓環境有關。業已證實,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表面受體P2Y、P2Y12、GPIb、GPIIb/IIIa和P選擇素表達增加;同時也增加細胞內鈣離子濃度,這增加了血小板脫顆粒和聚集;此外糖尿病也增加氧化/硝化應激,降低了血小板的抗氧化活性,這進一步導致了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上述這些因素不僅增加了冠心病的危險性,也與糖尿病發生急性冠脈事件和支架內血栓形成有關。因此,冠心病合併糖尿病的患者,更應加強血小板的管理。
四、血運重建策略的選擇
1、介入治療
關於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臨床效果,無論是球囊擴張、裸金屬支架還是藥物支架的臨床研究都顯示,糖尿病患者均劣於非糖尿病患者,這與糖尿病患者冠脈病變速度更快、血管直徑更小和較高的支架內血栓及支架再狹窄發生率有關。
2、冠脈搭橋
冠脈搭橋(CABG)在多血管病變的冠心病患者中優於球囊成形和裸支架的介入治療,這在BARI、ARTS、CREDO-KYOTO、RITA-1、EAST等早期研究均得到一致性結論。然而,藥物支架時代使得支架內再狹窄和再次血運重建率大幅降低,因此,近年來一些研究對冠脈搭橋的效果進行了再評價。
3、介入治療和冠脈搭橋的比較
因為糖尿病患者冠脈病變瀰漫、複雜,進展迅速,介入治療後發生再狹窄和再次血運重建的比例高,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冠心病合併糖尿病的患者接受冠脈搭橋的效果優於介入治療,這在目前的多個冠心病介入指南中均得到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