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體思維,平衡臟腑陰陽
心衰是由於心臟收縮功能或舒張功能減退導致的臨床綜合徵,與心臟、肺、肝臟、腎臟、內分泌、免疫等全身多個器官及系統相互影響,而這些關係往往表現得相當複雜,如何協調心臟與其他器官及系統的關係,是臨床經常遇到的難題,此時便常常需要運用整體觀念。而在運用整體思維方面,中醫藥有一定優勢。全國著名老中醫鄧鐵濤教授根據其“五臟相關”的學術思想,認為心衰病位在心,但“五臟相關”,他髒與心互相制約、互相影響,既可成為心衰的誘發或加重因素,反之又可因心衰致他髒功能失調或損害。鄧老認為治療心衰必須調補五臟之氣血陰陽,不可侷限於治心。我們前期研究初步表明,對心衰合併胃腸功能紊亂者採用調脾護心法治療,具有較好療效;對心衰合併低血壓、腎臟灌注不佳者,採用溫腎健脾法,有一定作用;對容易外感的心衰患者,採用補肺益衛法調理,有一定幫助;對心衰緩解期適當運用補腎護心法,對促進組織修復,減少心衰復發初顯成效。
2. 因人制宜,注重個體差異
心衰成因及誘因多樣,個體差異非常大,常需要評估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採用個體化治療;即便是同一個患者,在不同時期,其治療方案也常常需要改變。這種趨勢,實質上正朝著中醫辨證論治的方向靠攏。然而,由於西醫一貫強調事物的一般性,略於事物的特殊性,故而,在臨床實際中,往往忽略了個體差異的存在。並且,在評估患者狀態時,西醫往往須藉助各種檢查,一方面造成費用上升,另一方面也存在諸多不便。況且,在我國基層地區,設備配置及人員技術條件又相對落後的情況下,更使得定期評估患者的存在困難。而中醫採用望聞問切,結合天時地氣,動態地對每個心衰患者進行評估,因人制宜,採用湯、膏、丸、散等不同劑型進行治療,還可指導患者採用食療、外治、艾療等方法減輕症狀、改善體質,存在一定優勢。
3.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
西醫和中醫在緩解心衰患者氣促、水腫等主要症狀效果都很明顯。但心衰常常伴有諸多其他症狀,如口乾口苦、頭暈、心悸、乏力、胸悶、腹脹、腰膝痠軟等,西藥根本無能為力;同時許多心衰患者因憂慮病情而導致抑鬱焦慮,出現失眠、精神壓抑、出汗等,這些又嚴重影響了心衰患者的生活質量。而若以中醫藥辨治處置,往往更為有效。
4.增強體質,預防心衰復發
感染是心衰復發的最常見誘因,如何預防感染髮生,是一個困難而具有重要意義的問題。心衰患者多數年齡較大,生病後容易情緒低落,不敢進行身體鍛鍊,消化功能減退等等原因,體質弱,抵抗力較差,容易感染。中醫歷來在調理身體,增強體質方面,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中醫認為心病日久,臟腑之氣漸衰。肺為嬌髒,不耐寒熱,易受邪侵。肺主皮毛,而皮毛又是防禦外邪的主要屏障。肺氣虛,不能宣發衛氣外達以衛外,則抵抗差,每易招致外邪而致病。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通過健運脾氣,扶正氣,能抗禦和清除外邪,同時也可調節和維持機體陰陽平衡以清除內邪,從而消除心衰發作的誘因,調整病人機體的免疫功能,促進各臟器之功能恢復,預防心衰復發,減少再住院率。難能可貴的是,除了常規的湯藥外,中醫還可根據不同的季節,教導患者採用食療、導引、艾灸等多種方法來改善機體的狀態。從目前文獻來看,補肺益衛、健脾實衛、培元固本等等治法,均有改善人體體質的作用。
5.減少藥毒,降低患者死亡
心衰合併利尿劑抵抗、心律失常、低血壓狀態、肺部感染等,由於米力農等血管活性藥物增加死亡率、抗生素濫用增加細菌耐藥性、抗心律失常藥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導致西醫治療效果較差。通過中醫藥的早期介入,可減少或不用多巴胺、米力農等血管活性藥物、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藥物,提高治療效果。
6.講究配伍,化解西藥困惑
中藥處方歷來講究君臣佐使,藥分四性五味,重視七情和合。一方面,可按照個體差異,儘可能地提高療效;另一方面,則可以利用藥性之間的制衡關係,減少藥物毒副反應。對某些服用地高辛容易中毒出現噁心嘔吐、服用ACEI容易出現咳嗽、使用利尿劑容易出現低鉀低鈉等副反應嚴重的患者,實踐證明,有時候應用中醫藥可有效解決此類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