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13 07:06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指心房內電的生成和傳輸異常,是臨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在心房顫動中,心房內的興奮迅速而不規則地進行,最高可達300-600次/分鐘。由於房室結的過濾保護作用,這些興奮部分到達心室,引起快速和絕對不規則的心率(心跳)心室率高達100-160次/分。
發生心房顫動的主要危險因素是年齡、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心力衰竭、風溼性心臟病、心肌病、慢性肺病、甲狀腺機能亢進和心臟手術。
心房顫動的三個主要風險是腦梗塞(中風)、心力衰竭和生活質量下降,此外,心房顫動患者的死亡率比正常人高一倍。心房顫動中心房收縮功能的喪失和心率的長期增加會導致心臟擴大和心力衰竭;更危險的是,心房顫動會大大增加血凝塊和腦梗塞的風險。在心房顫動中,血液往往停滯在心房,這可能導致血栓的形成,血栓脫落後會引起身體各部位的栓塞,如大腦(中風、偏癱)、四肢(嚴重者甚至需要截肢)和腸道(腹痛、便血)。在神經科就診的中風患者中,近10%是由心房顫動引起的。心房顫動中快速而不規則的心室率會使病人感到心悸、胸悶、頭暈,個別病人會暈倒,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心房顫動的分類有很多種,但最實用的是反映心房顫動發展階段的分類,即把心房顫動分為陣發性心房顫動(早期)、持續性心房顫動(中期)和長期持續性心房顫動(後期)。房顫治療得越早,成功率就越高。
心房顫動的診斷很簡單,一旦病人感覺到自己的心臟跳動不正常,就應立即到最近的醫院做心電圖檢查來確認。對於發作時間很短的病人,可以考慮做流動心電圖。
心房顫動的治療包括病因治療(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抗高血壓治療等)、消除誘發因素(戒菸、限酒、避免情緒緊張等),以及藥物和非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主要有:
(1)抗凝,目的是預防血栓栓塞性併發症,常用的是華法林(國外較新的抗凝劑如達比加群,因其價格昂貴,在我國尚未廣泛使用)。
(2)抗心律失常治療,目的是恢復竇性心律或控制過高的心室率,常用的有可的松(胺碘酮)、強心劑(普羅帕酮)、倍他樂克和異丙嗪。抗心律失常治療的缺點是需要長期用藥,不可避免地有副作用,有些抗心律失常藥物也會引起心律失常。
(3)心房顫動的上行治療。基礎研究發現,一些降壓藥和降脂藥對預防心房顫動發作有一定效果,但其臨床效果仍不確定。
非藥物治療主要包括:
(1)電覆律,多數患者復律後會復發。
(2) 射頻消融術,是近十年來治療心房顫動發展最迅速的技術,具有創傷小、風險小、可治癒心房顫動的優點,國內外最新的心房顫動治療指南推薦導管消融術為治療陣發性心房顫動的首選。
(3)外科迷宮,目前主要用於因其他心臟疾病需要進行心臟手術的心房顫動患者,療效確切,但創傷性和風險性相對較大。
(4)房室結消融術後植入起搏器,目前較少使用。
隨著人口老齡化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心房顫動已成為心臟病學的常見病,心房顫動和心力衰竭被稱為 "21世紀的心血管疾病流行病"。早期發現心房顫動和早期正規治療對患者來說至關重要。心房顫動導管消融治療領域新設備、新理論、新方法的不斷髮展,必將為更多的心房顫動患者帶來福音。

如何診斷和治療心房顫動相關文章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一般隨著年齡的增加,理論上每個人都有發生房顫的可能。房顫根據發作時間的不同分為陣發性房顫、持續性房顫和永久性房顫三種,根據分類不同對於治療手段的選擇也有所不同。房顫的治療方法很多,有藥物治療、導管消融治療和外科微創消融治療。 心房撲動大部分沒有基礎心臟病,在心電圖上的表現為正常的竇性P波消失,出現心房撲動波。頻率在250-300次左右,很少超過350次。房撲不管是心房
發布於 2023-02-06 08:27
0評論
心房顫動它是心房不聽總司令竇房結的指揮自行起搏的結果。與早搏不同的是;房顫是心房毫無規律的亂跳,使得心率絕對不齊,脈律不齊並且少於心率。房顫本身並不可怕,有些人即使是房顫也毫無感覺,但如果房顫的心室率大於100次/分或存在 栓塞風險就必須要防患於未燃。這兩點也是房顫需要治療的根本所在。導致房顫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包括:高血壓病,風溼性心臟瓣膜病,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甲亢等等,當然還有無任何原因的
發布於 2022-10-21 22:49
0評論
1.治療原則 (1)恢復竇性心律只有恢復竇性心律(正常心律),才能達到完全治療房顫的目的,所以對於任何房顫病人均應該嘗試恢復竇性心律的治療方法。 (2)控制快速心室率對於不能恢復竇性心律的房顫病人,可以應用藥物減慢較快的心室率。 (3)防止血栓形成和腦卒中房顫時如果不能恢復竇性心律,可以應用抗凝藥物預防血栓形成和腦卒中的發生。 對於某些疾病如甲亢、急性酒精中毒、藥物所致的房顫,在祛除病因之後,房
發布於 2023-11-09 23:11
0評論
房顫分類的定義沒有統一,按持續時間可以分為陣發性房顫、持續性房顫和永久性房顫。通常認為陣發性房顫指能在7天內自行轉復為竇性心律者,一般持續時間小於48小時;持續性房顫指持續7天以上,需要藥物或電擊才能轉復為竇性心律者;永久性房顫指不能轉復為竇性心律或在轉復後24小時內復發者。 按有無基礎心臟疾病分為病理性房顫(房顫同時伴有其他基礎心臟疾病)和特發性房顫(臨床檢查無基礎心臟疾病)。特發性房顫往往發
發布於 2023-11-09 23:04
0評論
一般說來,陣發性房顫常發生在甲狀腺機能亢進症、預激綜合徵和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中。持續性房顫常發生在風溼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以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的病人中。兩種房顫均可發生於風溼性心臟病,尤其是二尖瓣病變,冠心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壓病,以及縮窄性心包炎病人中,在心臟手術尤其是瓣膜手術和心臟腫瘤手術後也常會出現房顫。即使是在激烈的活動和極度興奮時也可發生房顫,一些頸椎骨質增生、膽囊炎患
發布於 2023-11-09 23:17
0評論
①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規則的基線波動,形態與振幅均變化不定,稱為f波;頻率約350~600次/分; ②心室率極不規則,房顫未接受藥物治療、房室傳導正常者,心室率通常在100~160次/分之間,藥物(兒茶酚胺類等)、運動、發熱、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均可縮短房室結不應期,使心室率加速;相反,洋地黃延長房室結不應期,減慢心室率; ③QRS波群形態通常正常,當心室率過快,發生室內差異性傳導,QRS波群增寬
發布於 2023-11-09 23:24
0評論
發生了心房顫動(簡稱房顫)以後為甚麼要進行治療呢?這主要是由於房顫存在以下危害:1、患者自覺心慌、心悸。這主要是由於房顫時心律不規則,如果發生快速房顫時,症狀會更加顯著。2、發生心房血栓,導致中風。當心房放生顫動時,血液易在左心房中發生淤滯,從而形成血栓,血栓掉落,栓子阻塞在腦血管中引起中風。3、心排量下降。房顫導致房室收縮不一致,使心排量下降,嚴重時可比正常時少20%。因此,手術以後,房顫患者
發布於 2023-02-06 11:52
0評論
可出現腦動脈栓塞,周圍動脈栓塞,肺栓塞,心功能不全,心臟性猝死等併發症。 1.腦動脈栓塞:是房顫的最常見併發症之一,流行病學統計,心房纖顫患者腦卒中的發生率為2%~6%,房顫患者併發全身栓塞中75%為腦動脈栓塞,腦栓塞的栓子主要來自左心房和心耳部,75%的栓子來自左心房內附壁血栓,25%來自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脫落。 2.周圍動脈栓塞:周圍動脈栓塞的患者80%有心房顫動,房顫患者的心臟附壁血栓脫落
發布於 2023-11-09 23:31
0評論
你是個吸菸愛好者嗎?或者說你是個菸民嗎?一項研究表明,如果吸菸,會增加我們的心律失常,也就是心房顫動的危險,這是首次發現吸菸與心房顫動的聯繫。這項研究涉及1.5萬名45至64歲的成年人。研究人員對被調查對象進行了平均13年的跟蹤調查,在這期間,被調查對象中,共有876人患上心房顫動。 研究人員對比了吸菸者和非吸菸者患心房顫動的幾率。結果發現,與從未吸菸的人相比,曾經吸菸但後來戒菸的人罹患心房顫動
發布於 2023-01-01 08:40
0評論
陣發性房顫往往需要長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有效的患者可能會減少發作次數,但房顫本身不會消除還會再次發病。很多患者服用過多種抗房顫藥物但效果不佳。需要注意的是長期服用藥物所致的不良作用,如肝臟毒害、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肺臟纖維化、胃腸道反應、眼睛和皮膚損害等。 有些患者出現抗心律失常藥物導致的其它嚴重心律失常。有些患者藥物不耐受出現心動過緩而被迫停藥。有些同時合併緩慢性心律失常的病人(稱為病
發布於 2023-01-01 08:3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