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14 06:37

  1.與其他腦血管病的鑑別 由於腦出血與腦梗死在治療上有所不同,因此兩者鑑別很重要。輕型腦出血與腦梗死的鑑別還是困難的,此時,應進行腦ct掃描。對有明顯意識障礙者應與顱內大動脈(如大腦中動脈主幹)閉塞相鑑別。在患者情況允許或尚無條件進行ct掃描時,為了區別是出血性還是缺血性腦血管病,表2是多數教科書常用的鑑別用表可供參考。

  2.與腦腫瘤的鑑別 腦腫瘤一般表現為逐漸加重的顱內壓增高及神經系統定位徵,根據病史、體徵特別是結合腦ct掃描不難做出診斷。但有少部分病例,特別是老年病例初期症狀不典型,類似於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起病形式,無明顯顱內壓增高的症狀,腦ct徵象又類似於腦梗死,則極易誤診。而部分腦腫瘤患者由於瘤內出血,可使病情突然加重,臨床表現類似腦出血的表現,所以在臨床上應引起高度重視。一般腦腫瘤患者經臨床積極治療,在降顱壓後症狀可有短暫性好轉,但總的趨勢是病情在發展加重。因此,對於顱內高密度病灶,除了考慮腦出血外,也應考慮腦腫瘤的可能。必要時,可做強化掃描。

  關於腦瘤引起的腦血管病,即腦瘤卒中,與腦血管病的鑑別,下列幾點可作參考:①腦瘤性卒中一般不伴有高血壓,而腦血管病多有高血壓病史。②腦瘤性卒中多為轉移瘤所致,有原發病灶的表現,而腦血管病則無相關疾病症狀。③腦瘤性卒中經脫水及對症治療後,症狀可有暫時性好轉,但症狀很快出現反覆,仍會再加重,腦血管病經治療好轉後,一般沒有再反覆。④腦瘤性卒中偏癱較輕,並常伴有癲癇發作,而腦血管病偏癱重,癲癇發生率很低或沒有。⑤腦瘤性卒中眼底檢查視盤水腫較重,且常呈進行性加重;而腦血管病視盤往往沒有水腫或水腫較輕,多數經治療後很快消失。⑥腦瘤性卒中多有頭痛、嘔吐等顱內壓增高的病史,並且逐漸加重,而腦血管病多為急性發病,既往一般沒有顱內壓增高的病史。⑦腦瘤性卒中一般而言,發病相對較慢,症狀多為持續性、進行性加重;而腦血管病發作性疾病,發病相對較急。⑧腦ct平掃和強化,以及腦mri檢查可明確診斷。

  3.與其他昏迷的鑑別

  (1)肝性昏迷:肝性昏迷即肝性腦病,是由於急、慢性肝細胞功能衰竭,或廣泛門-腔側支循環形成,或門-腔靜脈分流術後,使來自腸道的有毒分解產物(氨、胺等)繞過肝臟而經門-腔分流進入體循環,產生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而引起精神神經症狀或昏迷。

  (2)尿毒症:尿毒症是慢性腎功能不全最嚴重的併發症。

  ③不良嗜好:如吸菸、酗酒、食鹽過多、體重過重。

  ④過分疲勞:如體力和腦力勞動過度、排便用力、運動。

哪些疾病容易與腦出血相混淆?相關文章
主要依據其臨床表現與真菌學檢查,一般診斷並不困難。必要時可重複真菌檢查。但不典型手足癬常常容易和手足溼疹、掌蹠膿皰病及汗皰疹等相混淆,應注意鑑別。 1手足溼疹:是一種常見的變態反應性、非傳染性、過敏性表皮炎症,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一般認為與變態反應有一定關係。其臨床表現具有對稱性、滲出性、瘙癢性皮膚病、多形性和複發性等特點。 2掌蹠膿皰病:是指侷限於掌蹠部的慢性復發
發布於 2022-10-21 18:11
0評論
眼瞼膿腫:由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多因外傷感染或繼眼眶骨膜炎和骨髓炎引起。以眼瞼顯著紅腫,觸之有硬結,繼則硬結變軟,形成膿腫為臨床特點。屬中醫眼癰範疇,多因風熱火毒外侵所致。 診斷要點: 1.眼瞼和球結膜高度水腫,觸之有硬結或形成膿腫。 2.耳前或頒下淋巴結腫大。 3.體溫升高。 4.白細胞計數增多。 5.可併發膿毒性靜脈炎致海綿竇栓塞。 眼瞼鬆弛:眼瞼鬆弛綜合徵,又稱眼瞼鬆解症、萎縮性眼瞼下垂,是
發布於 2024-07-15 19:00
0評論
1.脾痺(心痛):以胸悶短氣或發作性心胸疼痛為主,常於勞累後發作,多無胸骨:後燒灼感及吞嚥困難。心電圖示ST-T呈缺血性改變。食管滴酸試驗陰性。 2.食管癌、食管痺:以噎膈為主症,食管鏡檢及X線吞鋇檢查可作鑑別。 3.胃瘍:疼痛多位於胃脘部,常呈慢性、節律性、季節性與週期性發作,X線鋇餐及纖維胃鏡檢查在胃或十二指腸球部可見潰瘍病變。 4.心絞痛:食管炎的肌性疼痛與心絞痛可單獨存在,有時同時存在,
發布於 2024-09-16 15:16
0評論
1.貧血痣自幼發病,多見於顏面,為淺色斑,刺激摩擦局部不發紅,而周圍皮膚髮紅。 2.白色糠疹系真菌感染所致,治療後可出現白斑,但數目不多,形小,非純白色。 3.體糠疹多為鱗屑性減色斑,周圍無色素加深的暈輪。 4.花斑癬損害發生於後髮際、前腦、後背、上肢,為淡白色圓或橢圓形斑,邊界不清,表面有細鱗屑,真菌檢查陽性。 5.白化病為先天性非進行性疾病,常有家族史,周身皮膚、毛髮缺乏色素,兩眼虹膜透明,
發布於 2024-09-19 05:44
0評論
胰性霍亂綜合徵 又稱水瀉伴低血鉀胃液缺乏(WDHA)綜合徵或Verner-Morrison綜合徵。本徵十分少見,多因血管活性腸肽瘤(VIPoma)、胰腺腺瘤或小細胞肺癌釋放VIP引起。診斷依靠臨床表現和化驗,目前尚無特異性診斷方法。糖皮質激素治療可以改善症狀,常作為向手術探查的過渡措施。 腸易激綜合徵 為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腸道功能性疾病。表現為結腸運動功能過度增強或蠕動波異常。臨床上常有腹瀉、便秘
發布於 2024-11-27 04:27
0評論
溼疹:為多形性皮損,常融合成片,傾向溼潤滲出。無一定好發部位。 癢疹:好發於四肢伸側,經過慢性,始自幼童時期,秋冬加重,常併發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膿皰瘡:好發於兒童,以頭面部等露出部位為多,初發為小膿皰,破後復有黃色膿痂,夏秋常見。 丘疹樣蕁麻疹:為多數散在性小丘疹、丘皰疹或堅硬小皰,搔抓後形成小風團,風團消退後仍為小丘疹。患兒多為過敏性體質,常伴有胃腸功能障礙及扁桃體腫大,昆蟲刺咬後易於發生。
發布於 2024-11-16 10:39
0評論
1.精神分裂症偏執型精神分裂症以原發性妄想為主,內容既不繫統而又荒誕,且往往牽連較廣,有泛化現象。常出現各種幻覺、被害觀念以及其他精神分裂症特點。社會功能嚴重受損。隨著病程的遷延晚期往往導致精神衰退。 2.心因性妄想症本病是由於應激源長期存在或長時間處於困境中而誘發的症狀。且妄想的內容常與應激源有一定聯繫,具有現實性和容易暴露的特點。從預後來講,心因性妄想症明顯良好。 3.偏執狀態其妄想沒有偏執
發布於 2024-07-15 19:33
0評論
血小板壽命縮短:會引起的血小板減少症。血小板減少症可能源於血小板產生不足,脾臟對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壞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釋。無論何種原因所致的嚴重血小板減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發性瘀斑,最常見於小腿。或在受輕微外傷的部位出現小的散在性瘀斑。 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腸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陰道出血),和手術後大量出血。胃腸道大量出血和中樞神經系統內出血可危及生命。然而血小板減少症不會像繼發於凝血性疾
發布於 2024-11-16 07:52
0評論
1、視網膜劈裂症:變性性視網膜劈裂症位於下方周邊眼底,呈半球形隆志,由囊樣變性融事發展而成。內壁菲薄透明。外壁緣附近可以色素沉著。如果其內外壁均有破裂,成為真性裂孔而發生裂孔性視網膜脫離。先天性視網膜劈裂症多發現於學齡兒童。有家族史,視網膜血管常伴有白鞘。病變位於眼底下方或顳下方,雙眼對稱。如內壁破裂而成大裂孔,與鋸齒緣截離相似。但其前緣不到鋸?緣。 2、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簡稱“中漿
發布於 2024-12-25 19:22
0評論
1、暫時性骨質疏鬆徵:可見於中年男女性患者,屬暫時性疼痛性骨髓水腫。X線片示股骨頭、頸甚至轉子部骨量減少。MRI可見T1加權相均勻低信號,T2加權相高信號,範圍可至股骨頸及轉子部,無帶狀低信號,可與ONFH鑑別。此病可在3-6個月內痊癒。 2、軟骨下不全骨折:多見於60歲以上老年患者,無明顯外傷史,表現突然發作的髖部疼痛,不能行走,關節活動受限。X線片示股骨頭外上部稍變扁,MRI的T1及T2加權
發布於 2024-12-25 17:0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