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頭就像房子的大梁,人老了,骨頭鬆動了,自己的骨頭內外都有一層骨膜,它在長出新的骨頭來修復大梁,就像北川地震時沒有倒下的中學教學樓,在不牢靠的時候進行內外加固,就能抵禦大地震!骨刺是加固部分,而長骨刺是保護性的反應!
局部的骨刺對強化骨骼抵禦外力的衝擊起著重要作用,骨刺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退化現象,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生理反應,是每個人不可避免的。一般在40歲以後,腰椎骨刺逐漸明顯,增生程度也不盡相同,凡是活動較多、負重最大的關節都較早出現骨刺,腰椎和下肢關節承受力大,所以往往是骨刺出現的最頻繁的部位。骨刺在椎體之間起到支撐和穩定的作用,使關節避免過度活動。人體骨骼在正常駐紮條件下引起的骨質增生一般不會引起壓迫症狀,但骨質增生會間接引起局部組織的慢性勞損,也會導致脹痛感。骨質增生形成後,會向周圍擠壓,關節周圍的肌腱和韌帶組織中含有豐富的感覺神經纖維,當神經纖維受到嚴重擠壓和間接組織壓迫的刺激時,可使局部組織感到麻木、關節疼痛,特別是神經根受到壓迫後,不僅局部痠痛,而且在其管轄範圍內可出現牽拉痛、痠痛和麻木等類似反應。
臨床和全科治療應注重體育鍛煉和運動的結合,不能過度疲勞和過度勞累,尤其不能長時間運動,更不能長期單一姿勢工作和生活。要注意的是,不要讓自己的 "小毛病 "變成 "大毛病"。"小毛病 "是指 "小病",而不是 "大病"。醫療手段應包括紅外線照射、熱療、針灸、按摩、局部封閉、神經阻斷、牽引、中藥等。對極少數因骨刺壓迫神經和血管引起的功能障礙者,也可採用神經切除術、椎管減壓術、椎間孔擴大術、骨刺切除術等姑息性手術治療,徹底清除病根。治療後還應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如八段錦、太極拳、迷蹤拳、木蘭拳、易筋經、放鬆功、體育保健操等。也可以做全方位的聯合放鬆運動。平時體力勞動和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勢,使肌肉韌帶處於放鬆狀態,以鞏固治療效果,減少疾病的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