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甚麼是骨刺?
骨刺就是正常的骨頭多長出來一部分,有相當一部分人會有骨質增生,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關節也會逐漸退化,當骨頭與軟組織接觸的地方因長期承受壓力、拉力、損傷,造成關節間的軟骨漸漸失去水分與彈性,骨頭與骨頭磨損,人體為了減小骨、關節之間的壓力,在骨關節邊緣上自然而然就會增生一部分來減少這個壓力,它本質上是人體生理上的代償功能,是人體為適應力的變化而產生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
形象一點講,“骨刺”如同我們的皺紋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軟骨的退化,“骨刺”就產生了,所以老年朋友大可不必談“骨刺”就色變。
2、怎麼判斷自己長了“骨刺”?
因為關節軟骨受到破壞,長了“骨刺”後,它可以使穩定性差的骨關節得以加強,從而有利於骨關節的穩定性,避免繼續遭到損傷。但是,骨刺也可能造成對其周圍神經、血管等的壓迫,出現相應的臨床症狀,所以說它既是生理性的,但又可能轉變為病理性的。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不能把臨床上表現出來的症狀全部都歸罪於骨刺。
臨床實踐也證明,人體有了骨刺,並不都會出現臨床症狀。而且骨刺的大小、多少與患者症狀的輕重程度不成正比,所以,人們完全沒有必要懷疑自己是否有骨刺,或因有骨刺而驚慌。
怎樣判斷自己是否長了骨刺,其實非常簡單,一張普通的X線片子就能看出來有沒有長骨刺,比如膝關節,只需要拍一張膝關節正側位片子即可。
3、長了“骨刺”該怎麼辦?
骨刺不是病,西醫的教科書裡就沒有叫“骨刺”的病。通常這些骨刺不是引起症狀的主要原因,或者說單純處理這些骨刺一般沒用,因為去掉了這些骨刺以後還會再長。骨刺不用治療,要治病就治引起骨刺的原發病――骨性關節炎。
4、骨刺”的常見治療方法:
鍛鍊:通過適度的體育鍛煉可改善關節的功能,比如行走、騎自行車或游泳等,可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和糖、脂肪代謝,增強耐力和體能。而疼痛較為嚴重的患者,開始時只能進行肌力收縮而不活動關節,且最好能在水中鍛鍊,因水中人體重量只達到陸地體重的1/8。循序漸進、逐漸加大動作的幅度,先選擇不負重的形式進行,待疼痛基本消失後再做負重鍛鍊。這其間不要做爬山、爬樓、下蹲和太極拳、舞蹈之類的活動。
減輕體重:過重的體重會加速關節軟骨的磨損,使關節軟骨面上的壓力不均勻,造成骨質增生。所以,如果體重超標,最好能夠減輕體重以減少骨質增生的形成。
藥物治療:關節疼痛的原因很多,但大部分原因不是炎症,或者只是輕度的炎症,大多數情況下可用鎮痛劑治療。如果對鎮痛劑治療反應不佳,可選用非甾體抗炎藥,尤其當關節有炎症表現時,如長時間僵硬、腫脹、局部發熱者。
軟骨保護性藥物:目前主要有兩種,即硫痠軟骨素、硫酸氨基葡萄糖,這兩種藥物主要是改善關節的結構,從而改善骨關節病患者的症狀。
關節置換:如果關節出現畸形和藥物不能緩解的疼痛,則可以通過膝關節置換來徹底解決。骨關節炎是可以治好的疾病,只不過要分幾個階段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