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在處理難產和嚴重的妊娠合併症或者併發症,減低母兒病率以及死亡率方面發揮著非常關鍵的做作用。然而,近30年來,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剖宮產率在我國逐年增加。2010年,WHO對亞洲的母兒健康調查報道,我國的剖宮產率高達46.2%,其中無指徵剖宮產佔11.7%,成為全球報道最高的國家。如此普遍實施的剖宮產,不但干擾了正常孕婦的分娩生理過程,而且剖宮產手術本身對母親和胎兒都帶來併發症。這不僅僅是一個醫學問題,而且演變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了。
目前,由於實施剖宮產手術因素,引起母體的遠期併發症,主要包括疤痕內異症、子宮切口疤痕妊娠、子宮切口憩室、慢性盆腔痛等。其中子宮切口憩室又稱為子宮切口疤痕缺損(cesarean scar defect or diverticulum, CSD)是一類較為特殊的新的疾病,有研究報道剖宮產術後子宮切口憩室的發生率約為4%-9%。目前,我國還沒有CSD流行病學研究報道,絕大多數婦科醫師對於CSD如何早期診斷,特別是應該給予患者怎樣的治療,還不是十分清楚,幾乎就是個盲區。
憩室是指腔隙樣臟器的黏膜向壁層外突起的侷限性擴張或囊樣突出。在消化系統中常見於食管、十二指腸、空腸等,在泌尿系統中常見於膀胱,也可發生在輸卵管憩室,但子宮憩室非常見。先天性子宮憩室與胚胎髮育異常有關,而剖宮產術後子宮切口憩室(CSD)屬於後天形成憩室,屬於子宮切口癒合不良疾病。現已明確的病因主要與由於多種因素,最終形成的切口肌層癒合不良。
子宮切口憩室主要臨床表現為月經淋漓不淨及不孕,部分患者可有慢性下腹痛或經期腹痛,且這些臨床症狀不能由其他疾病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息肉、盆腔炎等解釋。經期延長是CSD最主要的臨床表現,術前月經週期規律的患者,在分娩轉經後,表現為經期延長、經血淋漓不盡,持續時間長短不一,通常為10-20天。還有約15%左右的患者僅表現為週期中間出血。經期延長與子宮收縮障礙及憩室積聚血液程度有關,切口憩室越大,症狀更明顯、月經淋漓不盡的時間就越長,或者子宮肌層的不協調收縮導致憩室內聚集了部分經血,患者正常月經後殘留在憩室內經血開始緩慢流出導致月經淋漓不盡。經期的延長,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夫妻間和諧的生活,對於家庭和社會都不是穩定因素。還應該注意的是,CSD由於長期使子宮內膜處於炎症狀態,影響了受精卵的著床,使得一部分女性成為不育狀態;甚至少數再次懷孕的女性,受精卵正好種植在憩室部位,成為憩室妊娠,雖較為少見,但這部分患者以發生早中期妊娠的子宮破裂,引起嚴重的腹腔內出血,威脅患者的生命。
對CSD診斷目前尚未有公認的標準,除病史以及臨床表現外,還需影像學檢查,包括經陰道超聲診斷、子宮輸卵管造影和宮腔鏡。目前,經陰道超聲是最主要和常用的影像學檢查。
對於CSD的治療,還未取得共識,主要分為手術治療和主保守治療。以避孕藥為主的藥物治療,對於解剖缺損形成的大部分CSD患者效果欠佳,而且如果患者有避孕藥的禁忌症,或者拒絕使用避孕藥,而我國女性採用口服避孕藥實施計劃生育的比例不是很高,使得手術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有報道,共有3種手術方式可以選擇,宮腔鏡電凝、宮腹腔鏡聯合修補憩室以及經陰道修補子宮憩室。但是宮腔鏡電凝療效不確定,很容易造成膀胱損傷。而第二種,宮腹腔鏡聯合手術,本人認為這種手術也有一定的侷限性,首先,CSD的部位較低,由於剖宮產的手術原因,被覆膀胱肌層,大部分情況下,CSD直徑不超過10mm,即使宮腔鏡光源照射下,有時仍然比較難以確認CSD部位;其次,確定CSD部位後,為了更好的完整暴露CSD部位,需要打開膀胱腹膜反折,下推膀胱,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了術中出血和臟器損傷的可能性;第三,在腹腔鏡下縫合這個CSD部位,理論上,需要剪除周圍的疤痕組織,將新鮮的肌層組織縫合起來,這個手術操作過程,在腹腔鏡下完成,如果沒有很強的手術技能,大多數情況下是不可能精細完成的,也就是很難保證手術治療效果。國內外關於這方面的報道比較少。
本人結合自己多年陰道手術的基礎,針對CSD患者,開展了經陰道修補CSD的嘗試。經過經過數例患者的手術,發現陰道手術的優點,首先可以非常準確的定位CSD部位,其次非常清楚地暴露CSD部位,切除疤痕後,進行徹底的修復,第三利用陰道自然腔隙,是最微創的手術,患者術後恢復更加快,目前長期隨訪,患者月經均控制在7天內,療效非常好。在臨床實踐中,本人還發現,實際分離膀胱宮頸間歇,上推膀胱後,可以清楚暴露子宮體下端後,完全可在腹膜外實施手術,也就是不必要進入腹腔,再實施操作,如果這樣可行的話,那麼將更加有利於患者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