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肢體骨折後,醫生會進行整複復位,使骨折斷端相對合。為保證斷端不再發生位移,醫生還要對肢體或脊柱實行石膏、夾板或鋼板固定。但是,長期進行肢體固定,臥床治療需要的時間比較長,會造成肌肉廢用性萎縮、骨質疏鬆、關節僵硬、靜脈血栓、攣縮等一系列併發症。還容易發生便秘、尿路結石、呼吸功能降低、心臟代償能力下降等一系列改變。結果是容易使病人整體生活能力降低,反而影響病人的恢復。
2所以,在保證病人骨折對位良好、斷端不發生移動的前提下,最好的辦法是鼓勵和幫助病人改善身心狀態,早期實施康復訓練,讓病人儘快開展各種形式的肢體主動和被動活動訓練。
3病人骨折後多用石膏或其他方法固定患肢;其次,應採取靜動結合的原則,在急救後1-2天,傷情平穩後,就鼓勵病人開始石膏固定中患肢肌肉的收縮訓練,以恢復肌肉的活動。還可以進行患肢沒有被固定關節的主動和被動話動訓練。比如,發生小腿骨折,打上了石膏或夾板,但大腿活動並沒有受到限制,完全可以做一些膝關節和髖關節的活動和腿部的肌肉收縮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