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療法是我國傳統中醫療法中的特色療法,它是根據《素問?四氣調神論》中“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就是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的有利時機,以鼓舞正氣,增加抗病能力,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醫學天人相應理論認為:自然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人與自然界息息相關,自然界的運動變化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人體,而人體也反映出相應的生理病理變化。自然界在一年中有春生、夏長、長夏化、秋收、冬藏的變化,“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一體之羸弱,消息皆通於大地”,“天人合一”,人體也相應地要“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素問? 四氣調神大論》)。因此人體的陽氣與自然界生物的陽氣相接,季節的變化直接影響到人的健康,中醫將之概括為“六淫”。其中,寒為“六淫”之首,主指體內陰盛陽衰,抵抗力明顯下降,寒邪入侵引發的疾病,其發病時間以冬季為主或在冬季加重。
人體之陽氣“生於春,長於夏,收於秋,藏於冬”,冬季陰氣上升到達頂點,機體容易遭受寒邪侵犯,往往陽氣不足。而一旦寒邪積久不散更傷陽氣,就會導致內寒。同樣,患者體質在冬季處於低峰,對外界刺激的應激能力處於“相對低潮期”,見效緩慢。而春夏,尤其是三伏天,由於氣溫升高,人體內陽氣上升,經絡通達,氣血充沛。利用這一有利時機治療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的驅風祛寒,祛除體內沉痼,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預防舊病復發或減輕其症狀,並增強人體陽氣,鼓舞正氣,提高人體抵禦外邪的能力。
1、冬病夏治的適應症
1.1、呼吸系統疾病:主要有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變異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慢性咽喉炎、咽異感症(梅核氣)、易感冒等中醫辨證屬氣虛或陽虛為主,或寒熱錯雜以寒為主的病症。
1.2、消化系統疾病:主要為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過敏性結腸炎、胃腸功能紊亂以及平常體弱多病而體質偏寒者中醫辨證屬虛寒或寒溼型的病症。
1.3、運動系統疾病:主要有各類關節炎,頸、腰椎病,腰肌勞損、足跟痛、強直性脊柱炎等中醫辨證屬風寒溼痺者。
1.4.神經系統疾病:面癱、坐骨神經炎、頭痛。
1.5、腦心血管系統疾病:中風偏癱、肢端動脈痙攣病、冠心病
1.6、生殖及泌尿系統疾病:男子陽痿早洩,前列腺炎(肥大症)、痛經、女子胞宮寒不孕、慢性盆腔炎、慢性附件炎、部分腎臟疾患等。
1.7、其他疾病:如凍瘡、慢性疲勞綜合徵(亞健康)、逢冬怕冷、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
2、冬病夏治方法
2.1、中藥內服:應以患者的體質和病情為主,參照以往的病史,根據中醫四診合參、辨證論治採用個體化的治療方法。比如,慢性咳喘病人由於久病會導致脾腎虧虛,所以針對個體情況,給予健脾補腎或健脾化痰為主治療。
2.2、 針灸:絕大多數慢性病在其緩解期或穩定期都可以採用針灸進行治療,這也是中醫“治未病”特色思想的體現。也是以中醫基本理論為基礎,四診合參、辨證論治、辨病取穴、從證取法,個體化治療為特色,針刺、艾灸和穴位結合的綜合療法。起到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溼散寒的效果。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慢性咽炎、過敏性鼻炎;頸椎病、肩周炎、腰椎病、關節炎、慢性結腸炎、過敏性結腸炎、胃腸功能紊亂以及平常體弱多病而體質偏寒者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2.3、穴位敷貼:這是屬於內病外治的方法,即將具有相應治療作用的中草藥製成膏劑,敷貼在病人的背部相應穴位上,發揮藥物和穴位經絡的雙重作用,達到調整經絡氣血、調理臟腑陰陽,增強體質的目的。
2.4、穴位注射或埋線:通常選用維生素類、免疫製劑、脫敏製劑、中藥製劑等注射液進行穴位注射,也是發揮了藥物和穴位經絡的雙重作用。如肩周炎、關節炎、腰腿痛、哮喘等。
2.5、藥物外洗或外擦:針對性的用中藥湯劑外洗或酊劑外擦。多適應於治療凍瘡或陳舊性扭挫傷時,可起到鼓舞正氣,驅逐宿邪,疏通經絡,溫經散寒的作用,以防宿疾復發。
2.6、 拔罐刮痧:主要適用於肩周炎,脊柱炎,肢體麻木等運動系統和神經系統疾病。 刮痧可以疏通經絡、舒筋理氣、祛風散寒。
2.7、推拿:具有疏通經脈,溫經散寒、行氣活血、止痛消腫等功效,適宜哮喘、風溼痛、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等病。
2.8、臍療:就是把藥物直接貼敷或用艾灸、熱敷等方法施治於患者臍部,激發經絡之氣,疏通氣血,調理臟腑,用以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一種外治療法,適合虛證、寒證和痛證。
2.9、飲食療法:飲食療法如今已經成為當今防治疾病的重要方法。如慢性咳喘病人要多食生薑、蘿蔔、百合、粳米等,有利於補益肺氣;慢性胃腸病之人,應多食扁豆、蓮子、薏仁以利脾氣強健。
2.10、運動療法:運動是永恆的真理,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可以提高人體機能,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也是一種最為環保的自然康復療法。但這種運動療法應該根據自體狀態和病情,採用不同的運動方法和運動量,不同的疾病的運動療法不完全相同,特別是患有慢性疾病病程較長的老年患者,儘可能在醫生的指導下繼續適當的運動療法。
3、禁忌症
感冒發燒、支氣管擴張、活動性肺結核咳血患者、孕婦禁用穴位貼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瘢痕體質者、皮膚長有皰癤、皮膚過敏者以及皮膚有破損者要慎用穴位貼敷;血小板減少患者慎用針灸,禁用拔火罐、刮痧;骨質疏鬆症患者,慎用推拿;對藥物過敏,尚未找到過敏原患者,慎用中藥內服、貼敷、穴位埋線或注射。
4、注意事項
(1) 治療期間慎食辛燥煎炸之品,以防傷陰生痰。如辣椒、胡椒、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等等。
(2) 治療期間忌服用寒涼冷凍之品,以免傷陽生溼。如冷飲、海味。
(3) 慎食肥甘滋膩之品,以免助溼生痰。如肥肉、新鮮桂圓或荔枝。
(4) 治療期間忌過量運動以免汗出過多,導致氣陰兩虛。
(5) 治療期間須配合藥膳食療(如做菜常用生薑、常用茯苓山藥煮粥等)、多食蔬菜、水果。
(6) 冬病夏治不是萬能的,它只是疾病治療的一種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療,因此原本在服藥的慢性病患者在進行冬病夏治期間也不要盲目減藥、停藥。
(7) 冬病夏治藥物穴位敷貼是防治冬季易發疾病或者加重,在夏季症狀不明顯或者沒有症狀的患者,其治療效果要等到冬季才能顯現,有些重病患者,要連續治療2-3年才有明顯效果。
(8) 冬病夏治已經取效或者冬季不復發的患者,最好堅持治療3年,以固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