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分期也就是我們講的病情的嚴重性,它直接影響到治療的方式,效果及預後。分期包括術前分期和術後病理分期,其中腫瘤侵犯深度(T)、淋巴結轉移情況(N)和遠處轉移情況(M)是分期的重要指標。
往往準確的分期,手術前是很難知道的。我們通過做胸片,B超,CT,超聲胃鏡甚至PET-CT瞭解有無明顯的遠處轉移,試圖瞭解患者的術前分期情況來決定可否手術。但任何檢查都有一定的漏檢率,對於一些<1cm的擴散病灶是無法發現的,所以只有肚子打開才能知道,能否開的掉,能否開的乾淨。現在腹腔鏡技術通過在腹壁上“打孔”,可以在不打開腹腔的情況下,清晰的放大腹腔內的各個臟器,瞭解腫瘤有無擴散,提供更確切的分期而不影響患者的恢復。
手術開始時的探查決定手術的範圍及方式。手術的方式主要分為:根治性,姑息性及無法切除。
如果腫瘤還沒有突破胃壁侵犯到胃外,可以做根治性的胃切除手術,而胃切除的多少要由腫瘤的大小及位置決定。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部分胃切除與全胃切除在手術的安全性,術後的營養及恢復方面,基本無差異。
如果腫瘤侵犯到胃外其他臟器,要根據侵犯臟器的種類及程度、有無遠處擴散決定能否切除腫瘤。侵犯可以切除的臟器如脾臟、胰腺尾部、橫結腸,部分肝左葉等可以通過聯合臟器切除,達到根治性切除的效果,但手術的創傷,術後併發症發生可能性都相應的增加。侵犯不可切除的臟器如胰腺頭部,橫結腸繫膜根部,重要的血管等,僅能做有殘留的姑息性切除;侵犯嚴重無法分離時可能無法切除腫瘤。
如果發現腹腔內已有米粒樣的腫瘤播散,局部腫瘤可以切除時,可將局部腫瘤切除(姑息性切除)減少腫瘤負荷及腫瘤可能造成出血、穿孔、梗阻的併發症,為以後化療提供保證,提高生活質量。
手術後1-2周左右的完整病理報告能夠給出更加詳細的病理分期如腫瘤侵犯深度(T),淋巴結轉移情況(N),遠處轉移情況(癌結節情況),血管裡有無腫瘤(脈管癌栓),神經有無腫瘤侵犯及切緣情況。不同病理分期的胃癌根治性手術後預後不同(見下圖),即使是早期的胃癌,手術做得很成功,術後仍有可能復發、轉移。一旦有淋巴結轉移一般來說就需要化療,但仍需要結合患者的年齡及身體情況。化療的時間一般來說在出院後的1-2周,病人身體恢復後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