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應“”邀請,接受了關於“淋巴瘤病理診斷重要性”的採訪。下面是結合患者比較關心的問題,所作的回答。
淋巴瘤在治療前一定要做病理診斷嗎?淋巴瘤的病理診斷難在哪裡?
答:是的。惡性淋巴瘤像其他癌症一樣,確診的主要手段是病理學診斷,且必須進行組織病理學診斷。惡性淋巴瘤和其他實體腫瘤有所不同,它實際是一組疾病的總稱,類型極為複雜,包括了六十多種不同類型或亞型的腫瘤,後者大致可以歸納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大類。非霍奇金淋巴瘤又包括B細胞淋巴瘤和T/NK細胞淋巴瘤這兩大類,每一大類又能夠分出若干的種亞型。不同類型的淋巴瘤的生物學行為、惡性程度不盡相同,治療方案也有區別。另一方面,惡性淋巴瘤的形態有時和良性或者說反應性淋巴組織增生非常相似,容易導致誤判誤治,從而引發不良後果。因此,病理醫生只有在接受專科訓練、具備充分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後,才能對這類疾病的診斷做出準確的判斷。也只有病理診斷正確,才能指導臨床醫生制定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
CT和PET-CT在淋巴瘤診斷中,起到甚麼樣的作用?
答:CT和PET-CT檢查能幫助判斷腫大淋巴結或結外病灶的多少、分佈情況、病灶大小以及病灶的代謝活性,從而幫助醫生初步判斷病變的良惡性性質。但是,多發淋巴結腫大、淋巴結體積巨大未必都代表是惡性淋巴瘤,相反,某些淋巴瘤、特別是早期病變,淋巴結腫大並不明顯,因此,僅憑影像檢查並不能對良惡性淋巴增生性病變作出準確鑑別。
此外,PET-CT的SUV值高低,對於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的良惡性鑑別以及療效評價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一般而言,SUV值高的病變,惡性可能為大,或者說,惡性程度相對較高。但惰性淋巴瘤的經常SUV值較低,如果僅根據PET-CT檢測就容易被漏診。此外,某些炎性、良性病變的SUV值也會升高。因此,CT和PET-CT能評估病灶的大小、數量和病變的代謝活性,但不足以精確區分淋巴瘤和反應性淋巴組織增生,更不能精確判斷腫瘤的亞型,並不能取代作為診斷“金標準”的組織病理學診斷。
用於淋巴瘤病理診斷的標本如何獲得?
答:國內外淋巴瘤診療指南都明確指出,淋巴瘤首次確診必須建立在組織病理學檢查的基礎之上,首選、也是最好的診斷方法,就是通過開放手術或內鏡活檢獲得足夠數量和質量的腫瘤組織,再做成切片、染色後在顯微鏡下觀察。對於不便進行開放手術或內鏡活檢的病灶(比如說身體深部的病灶),可採用影像技術介導下的空芯針穿刺活檢的方法獲得標本。細針吸取活檢一般不能作為初診依據,但對於疾病初篩、復發病灶的判斷等尚具有一定價值,極少數情況下,細針穿刺甚至是病理診斷的唯一手段。
外地患者如何到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病理科會診淋巴瘤病理切片?
答:最近幾年,我們醫院每年診斷淋巴瘤病例的數量達到4000多例,其中相當一部分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會診病例。就診流程而言,患者或家屬必須帶齊必要的送檢材料,包括原診斷單位制作的所有病理切片(包括HE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組化以及原位雜交切片)、原診斷單位出具的病理診斷報告、詳細病史或病情簡介、各種檢查記錄、影像學片子等。部分需要重複或補充輔助檢查的病例,我們還需要請患者或家屬到原診斷單位借出石蠟包埋腫瘤組織標本(即:蠟塊)或用蠟塊切出的、沒有染色的切片(即:白片),以便開展必要的補充檢查。需要做補充檢查的病例,通常當天拿不到會診意見,在病理診斷完成後(通常需要一到兩週甚至更長的時間),我院會有專人給患者或家屬打電話,通知他們來醫院領取會診報告。領取地點就是他們遞交材料的窗口。
患者現在自助服務機上取號
等待叫號,將攜帶材料遞交到窗口
病理科專人收取材料後,會進行分類
進一步篩選
遞交到當日輪值的病理科大夫案頭,等待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