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走兒童聽力的元兇
媽媽,外面怎麼那麼吵?
這是明明醒過來之後,對媽媽說的第一句話。然而,病房裡只有電視機裡發出的,並不算大的聲音。可是在剛剛接受完手術的他聽來,卻十分不適應。這是因為他的聽力已經很久沒有這麼好過了,因為分泌性中耳炎,手術前他的聽力已經明顯下降了。
分泌性中耳炎既往又被稱為非化膿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等等,由於沒有耳朵流膿或者明顯的耳痛症狀。比如說明明,他本是個非常聽話的孩子。可有段時間,他媽媽卻發現給他講話時,他總是沒有反應,或者答非所問。老師也她抱怨,明明近期上課注意力總不太集中,喜歡東張西望。其實這些都是因為明明患上了分泌性中耳炎,導致聽力緩慢下降。然而這一切都悄悄地發生,明明並沒有明顯的不適。直到他媽媽終於懷疑孩子的聽力是不是出了問題,把明明帶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只是此時,明明只能接受手術治療了。
元兇,唯一的通道堵了
中耳與外界被一層鼓膜隔開,因此唯一的聯繫通道有點曲折,那就是通過咽鼓管到鼻腔,然後再與外界相通,這可以使中耳的氣壓和外界基本保持一致。萬一這條通路出現了故障,例如感冒發燒,咽鼓管裡的黏膜腫脹,把咽鼓管給堵住了,中耳就無法和外界相通,算是成了個“密室”。這下子,中耳裡空氣慢慢被吸收,氣壓就變得比外界小,鼓膜就被大氣壓擠向了中耳,於是耳朵就出現了悶脹感。另外,這種負壓還會影響耳內黏膜,使其分泌出更多的液體。但是中耳與外界的通路已經被切斷,這些液體就只能留在耳朵裡,出不去。於是就形成了分泌性中耳炎。中耳裡的負壓、液體都會導致聽力下降。
分泌性中耳炎,“偏愛”兒童
中耳炎在兒童中很常見,在美國,大約80%以上的兒童至少患過一次中耳炎。這是因為兒童的咽鼓管有其自身的特點:幼兒的咽鼓管還處在生長髮育階段,比較寬、平;咽鼓管的“看門”肌肉收縮無力,影響咽鼓管的開放功能;小兒咽鼓管的軟骨彈性比較差,當中耳處於負壓狀態時,咽鼓管管壁容易塌陷,從而進一步加重鼓室負壓,導致鼓室積液。
兒童的腺樣體往往肥大,如果僅幾歲大的小朋友有可能像成人一樣睡覺打呼嚕,家長就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請醫生診治;另外,兒童抵抗力差,免疫功能尚未完善,容易反覆出現上呼吸道感染,鼻粘膜的充血腫脹致咽鼓管開口變小,管腔也變得狹窄。這些都是兒童容易出現中耳炎的原因。
留意細節,及早發現
分泌性中耳炎一般沒有太明顯的不適,急性期尚可有輕微耳痛,慢性者由於無明顯耳痛等不適。病人大多是耳朵有點悶脹感,像是堵了一團棉花。聽力下降也很常見,但通常是緩慢下降,所以不注意的話可能早期不太容易被發現。病人平躺時,耳朵的悶脹感和聽力下降都會改善,可是一站起來就會恢復原樣。另外,病人自己講話的時候,感覺聲音很大。如果家長髮現小兒對聲音反應遲鈍,注意不集中,就應考慮小兒是否有聽力下降,及時帶小兒去醫院檢查。
手術,“人造”一根咽鼓管
在早期,可採用藥物保守治療。但若病變較重、病程較長,可能就需要採用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也很簡單,只不過因為考慮到病兒的合作問題,一般採用全身麻醉。然後在鼓膜上作一個放射狀或弧形的小切口,再放入一根微小的通氣管,以臨時代替咽鼓管保持中耳氣壓平衡,這個小管子不會妨礙小朋友的日常生活。另外,如果是因為腺樣肥大而造成的咽鼓管故障,還可在置管的同時可能把肥大的增殖體也順便切除一部分,以改善咽鼓管的功能。手術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就像明明一樣,手術後感覺聽力明顯提高,甚至嫌“太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