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05 05:42

  耳石症,臨床上的標準名稱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onal Vertigo, BPPV)。它是指當頭位快速移動到某一特定的位置時激發的伴隨水平型或旋轉型眼震的短暫的、陣發性眩暈。大部分患者發病表現為起床、後仰倒床或者在床上向某一方向翻身時引起天旋地轉的感覺,伴噁心、嘔吐。眩暈發作時間短暫,幾秒鐘或幾十秒鐘,很少超過一分鐘。耳石症的發病率約為64/10000,是最常見的一種眩暈病,特別是中老年女性最容易發作。但由於電腦的普及和廣泛應用,長期伏案工作的人也成了危險人群,故目前耳石症越來越年輕化,但引發的原因不明。
  耳石症到底是身體哪個部位出現的問題呢?原來藏著人體顳骨內部的內耳除了有聽覺作用外,還是一個維持平衡的器官。其中,感受直線加速度和重力變化的感受器是位於前庭的橢圓囊和球囊,它們各有一個囊斑,其上有感受重心變化的碳酸鈣結晶,形狀像石頭,稱為耳石。感受角加速度的感受器是三個半規管,它們互呈90°夾角,都開口於前庭。由於頭部外傷、或者局部結構退化等原因,耳石從原來前庭的位置上脫落,掉進了半規管。當頭位變動時就會引起眩暈。
  耳石症最主要的臨床表現就是:
  1、 特定頭位改變而誘發的陣發性短暫眩暈。
  2、 每次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1分鐘。
  3、 有一定的潛伏期,一般頭位改變數秒後才出現症狀。
  4、 有適應性或易疲勞性,即反覆轉到刺激位置眩暈程度會減弱。
  5、 有自愈性,病情可在數週或數月內自行緩解,少數人可延續到數年。通過患者敘述的病史,醫生基本能對耳石症做出最初的判斷,但最終確診並明確耳石的部位,還要經過嚴格的檢查。耳石脫落的位置不同,可以表現出不同方向的眼震,這是進行耳石定位的依據。比如,水平半規管的耳石,經常向左右翻身時都會眩暈,但向其中一側翻身時更重;查體會發現患者變換體位後出現水平性眼震,向一側翻身眼震強度大,向另一側眼震強度小。而後半規管耳石通常表現為後仰躺下以及坐起時眩暈,查體會發現順時針或逆時針扭轉性眼震。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疾病本身不會危及生命。但是由於眩暈明顯,有時伴有劇烈的噁心、嘔吐,患者會比較恐懼。耳石脫落在不同的位置,需要採用不同的手法進行復位。所以患病的病人,應該到有經驗、治療眩暈的專科醫生那裡去診治。有經驗的醫生通過檢查,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選用正確的手法治療,使治療變得簡單、有效。對於沒有經過正規培訓的醫生,錯誤的方法和粗暴的操作,有可能導致患者耳石異位、眩暈加重。傳統的手法檢查和復位主要通過醫生的肉眼或給患者帶一個放大眼鏡來觀察眼震的方向以及復位的效果,有一定的誤差。而且手法檢查時會扭動患者的頸部,有引發頸性眩暈的可能。有的頸性眩暈症狀和耳石症檢查時的症狀非常相似,從而導致誤診。為耳石檢查和復位專門設計的TRV轉椅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診治耳石症的儀器之一。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是亞洲引進這臺儀器的第一家醫院。TRV轉椅將患者和轉椅固定為一體,通過旋轉軸可以高度精確地、並且簡捷地把病人的頭置於所需要的位置上,變位過程中頭部和軀體保持一致,避免了頸部轉動所引起的眩暈,並通過紅外影像眼震電圖系統將細微的眼震詳細記錄下來,能精確的定位半規管耳石,並根據病變部位進行耳石復位,從而使診斷和治療更加準確、安全和有效。該轉椅的耳石復位的原理是利用沿準確方向旋轉後急停的重力加速將耳石、特別是細小的耳石復位,復位效果良好。與傳統的手法復位相比,該儀器減少了手法復位的不精確性,並且提高了復位的有效率。
  一般患者經過1-2次復位治療,基本都能完全康復。治療結束後,要求患者一週內要注意休息,起床及後仰動作宜緩慢;兩週後可進行完全正常的活動。有研究表明,耳石脫落可能和缺鈣有關。所以,經常發作耳石症的患者,宜適量補充些鈣劑。

甚麼是耳石症?相關文章
耳石症是一種因內耳耳石脫落,在頭部變換位置時發生劇烈而短暫的眩暈的疾病。通常,旋轉感覺不超過一分鐘,但是不適感可持續數分鐘到數十分鐘。再次改變頭部位置可再次發作。部分患者有自發緩解傾向,可在數週或者數月後自行好轉,所以被冠以“良性”位置性眩暈。但是該病帶給人的痛苦感覺明顯,嚴重影響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而且有人數年不愈,所以必須儘早診治。正常人的內耳有一種比芝麻粒還小的碳酸鈣結晶,即耳石。耳石不是
發布於 2022-12-25 05:55
0評論
耳石症的治療主要以復位治療為主,這一點不管是醫生還是患者都有明確的認識,但是關於復位頻率和次數不容易確定。以往都認為耳石症復位一兩次就可以治癒,對於病史短,治療及時的患者可能一兩次治癒,但是對於多數患者還是不夠的,尤其是復位後伴有頭昏沉,頸部不適的患者,往往是因為殘留的耳石,或者脊帽類型的耳石症導致的,因為量小不足以引起旋轉的症狀。尤其是人工手法復位時肉眼觀察眼震的限制,微弱的眼震看不出來。往往
發布於 2023-01-04 01:06
0評論
調查顯示臨床上約有三分之二的眩暈症狀是由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俗稱“耳石症”)所引起的,經恰當的手法復位治療及平衡訓練,眩暈症狀可得到明顯改善,其典型表現為:1、反覆發作性眩暈,嚴重時可伴有噁心嘔吐;2、在特殊的體位時(起床、躺下、翻身、彎腰低頭)時容易誘發;3、每次發作持續時間短暫,常在1分鐘之內;4、通常不伴有耳鳴、耳聾表現。
發布於 2023-02-11 13:27
0評論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是指因特定頭位改變而誘發的陣發性暫短眩暈,為最常見的前庭末梢器官病變。亦俗稱為“耳石症”。發病機制為橢圓囊耳石膜上的耳石脫落到半規管裡。此病多見於中老年患者,青年人亦可發生,有些人發病並無明顯誘因,可能的誘發因素有頭部外傷、情緒波動和勞累等,也可由其他內耳疾病合併發生,如突發性聾,梅尼埃病,前庭神經元炎等。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臨床特點有哪些?1、症狀的發生常與某種
發布於 2022-09-25 05:39
0評論
張阿姨最近遇到了鬧心的事,弄得全家人跟著一起非常緊張。平常很隨意的動作,如躺下休息、或轉頭的一瞬間,張阿姨會突然感到劇烈眩暈,直覺得眼前天旋地轉,上下翻飛,要不是急忙蹲下來或抓住了身邊的東西,好幾次差點就踉蹌摔倒。同時,張阿姨還感到一陣噁心,嘔吐,臉色發白。大約經過數秒或十幾秒後,一起又恢復了正常,好手好腳的,沒有任何改變。但是,在不知何時的不經意身體活動之間,那種劇烈眩暈又會突然襲來。如此已經
發布於 2023-01-30 07:17
0評論
耳石症,臨床上的標準名稱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指的是當頭位快速移動到某一特定的位置時出現的短暫眩暈和眼震,嚴重時會伴有噁心嘔吐。該病是最常見的一種眩暈病,約佔所有門診眩暈患者的20%~40%,年發病率為0.6%,終身患病率為2.4%。耳石症本身不危及生命,但由於患者眩暈發作時容易出現跌倒及伴有焦慮、恐懼症狀,身心健康均有可能受到影響。人體顳骨內部的內耳除了有聽覺作用外,還起著維持身體平衡的功能
發布於 2023-02-11 13:22
0評論
“耳石症”又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正常情況下耳石是附著於耳石膜上的,當一些致病因素導致耳石脫離,這些脫落的耳石就會在內耳內被稱作為內淋巴的液體裡遊動,當人體頭位變化時,這些半規管亦隨之發生位置變化,沉伏的耳石就會隨著液體的流動而運動,從而刺激半規管毛細胞,導致機體眩暈,眩暈的時間一般較短,往往少於一分鐘,這僅相對於絕大多數管結石而言,為數較少的嵴頂結石的眩暈時間常在數分之上。這種症狀的出
發布於 2024-03-07 00:42
0評論
懷疑耳石症的朋友來診時請注意以下事項:1、不吃早餐,除非有糖尿病。2、常規藥物不能中斷服用,並且應隨身攜帶,尤其應攜帶降壓藥。心臟不好的務必攜帶速效救心丸。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西院神經內科劉明勇3、控制血壓於120-140/70-90mmHg,血壓過高不能進行有關檢查及治療。4、既往病歷資料儘量帶齊,如頭CT、頭MRI等。4、需要家屬陪同,患者本人儘量不要駕車或騎車前來。
發布於 2022-12-25 06:15
0評論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耳石症):旋轉性眩暈的第一大疾病耳石脫落移位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罪魁禍首正常平衡功能的維持,需要機體完整的前庭覺,本體覺和視覺,以及它們在中樞神經系統內的整合。任何一處的病變或者功能障礙都將影響人的平衡感。前庭器官就在我們的耳朵裡,一個耳朵有三根半規管和兩個耳石器(橢圓囊和球囊)。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可分為管結石和嵴帽結石型。管結石是由於橢圓囊內的耳石脫落碎片進入半規管
發布於 2023-03-04 06:21
0評論
耳石症學名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顧名思義,陣發性就是反覆發作,位置性就是體位改變的時候才會發作,一般表現為左右翻身,起床,躺下或者低頭仰頭等動作,所以大部分患者都是半夜起夜或者早晨起床的時候發病。眩暈是指天旋地轉的感覺。典型的表現是體位改變後數秒出現,一般持續時間很短,大概幾秒到幾十秒。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很快眩暈的感覺就消失了。
發布於 2022-11-25 23:2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