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06 19:37

  當正常的子宮內膜細胞侵入子宮肌層,在子宮肌層內種植生長,就導致了子宮腺肌病。
  子宮腺肌病是一個痛苦的疾病,因為患者常常在經歷了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的痛苦煎熬後,不得不決定和接受切除子宮這一殘酷現實。雖然子宮腺肌病的經典治療是子宮切除術。但隨著診斷的提高和醫生與患者觀念的轉變,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女性婚育年齡推遲,越來越多的患者要求保留子宮的完整性和生育能力,這就給治療提出了新的挑戰,新的保守治療方法,使保留子宮的願望成為可能。目前在子宮腺肌症的各種保守治療方法中,藥物治療(包括宮內放置曼月樂藥物環)主要是對症治療,藥物使異位腺體萎縮,達到緩解或消除臨床症狀的目的,此法簡便易行但是副作用較多且停藥後複發率高。血管性介入方法療效較肯定,但操作技術要求較高,且對於有生育要求者是不宜的。超聲引導下微波、射頻或聚焦超聲原位熱消融此類治療,文獻報道較少,但目前研究都還比較粗淺,對於治療機制、入路方式、治療功率及時間與病灶大小、血供關係的研究還不明確,報道文獻缺乏大樣本治療及術後隨訪觀察的總結報道,而這些均有待於臨床繼續深入研究。而保守手術,子宮部分切除或僅病灶切除等,技術成熟,被認為是目前治療此疾病的最好方法之一。
  目前臨床上有以下幾種不同的保守手術治療方法,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要求,可選擇一種或二種聯合的最佳方法。
  第一種:開腹子宮腺肌病減滅術。手術可儘可能清除所有病灶並保留子宮。現僅適用於子宮較大,病灶呈瀰漫性,難以在腹腔鏡下進行或者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因為開腹手術對患者機體創傷較大,並且術後住院時間長,術後恢復緩慢,遠期盆腹腔粘連等疾病的發病率高,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需求。
  第二種:腹腔鏡下子宮腺肌病減滅術,以其創傷小、恢復快、術後病率低,遠期盆腹腔粘連等疾病的發病率低等優點,在臨床中應用越來越廣。減滅手術的最大挑戰在於遠期宮腔容積縮小和瘢痕組織形成。手術雖然保留了生育功能,但有在繼之妊娠中發生流產和子宮破裂的報道。因此一旦懷孕,強調在整個孕期都要嚴密監護,預防子宮破裂。由於腔鏡下縫合困難,子宮疤痕部位癒合不如開腹手術,故對於仍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來說,腹腔鏡下減滅術還是要慎之又慎,必要時以開腹手術為宜。     第三種:宮腔鏡下子宮腺肌症及子宮內膜電切術,該方法適用於無生育要求的患者。通常在B超監視下通過宮腔鏡對病變部位的子宮內膜及病變肌層行局灶或全部電切手術。由於受官腔鏡電切是電切環切割運動曲線的特性的限制,內膜缺損的面積較大、切除深度受限,適宜於病灶由子宮內膜向肌層發生者,病灶由內膜向肌層浸潤深度<62.5px。
  子宮腺肌症病變範圍廣,是雌激素依賴性疾病,保守性手術多數情況下僅僅切除了大部分病灶,術中聯合行子宮動脈結紮術,可使子宮肌層缺血缺氧,同時也使殘留的侵入至肌層的異位子宮內膜缺血、缺氧並形成急性壞死,腺肌病肌層病灶縮小乃至消失。另外,手術並沒有去除子宮腺肌症發生的致病因素,手術後可根據患者年齡及需要配合藥物治療,降低復發概率。
  總之,如何選擇合理的治療方式與患者的年齡、有無生育要求、合併症狀或病變程度等均有密切的關係。無論何種治療,保留子宮的診治將越來越受到廣大患者和醫務工作者的青睞和關注。

子宮腺肌病保留子宮的手術治療相關文章
當子宮內膜瀰漫地入侵子宮肌壁時稱為子宮腺肌病。如入侵的子宮內膜僅侷限於子宮肌層的某一處,引起該處的平滑肌細胞極度增生,形成球體時,有人稱之為子宮腺肌瘤。以上兩者均屬於宮內膜異位症。由於異位的子宮內膜未超出於宮的範圍,故又稱為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 當子宮內膜瀰漫地入侵子宮肌壁時稱為子宮腺肌病。如入侵的子宮內膜僅侷限於子宮肌層的某一處,引起該處的平滑肌細胞極度增生,形成球體時,有人稱之為子宮腺肌瘤
發布於 2023-09-08 11:43
0評論
甚麼是子宮腺肌病?子宮腺肌病是子宮內膜異位到子宮肌層所致,為良性病變。患者可出現逐漸加重的痛經、月經量增多、不規則陰道流血、不孕不育等。一般子宮均勻增大,結合B超檢查可明確診斷。如何治療子宮腺肌病?需要結合患者年齡、有無生育要求、有無臨床症狀、子宮大小等情況具體對待。包括藥物保守性治療、保守性手術治療、根治性治療。1、無症狀的患者,可暫不處理,定期複查。2、藥物保守性治療: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
發布於 2022-10-01 22:35
0評論
子宮U形切除術是將被腺肌病浸潤的組織儘量切除,保留子宮的黏膜和漿膜,將兩者縫到一起,形成新的子宮,緩解痛經症狀,術後無月經或僅有少量月經,不再懷孕,但也有個別妊娠的報道,術後腺肌病有復發可能。
發布於 2022-10-01 18:44
0評論
子宮腺肌病的定義是子宮內膜良性侵入子宮肌層導致子宮瀰漫性增大,在鏡下表現為子宮肌層中出現異位非新生內膜腺體及間質,周圍伴有平滑肌增生肥大。一、子宮腺肌病的臨床表現及病理特點有病理診斷的子宮腺肌病患者中80%年齡在40~50歲。經血過多是子宮腺肌病最常見的臨床症狀,發生率約50%左右[2],其他症狀包括痛經、子宮出血及不孕等。婦科檢查時常可捫及瀰漫性增大質軟並有觸痛的子宮。然而,這些症狀及體徵均無
發布於 2022-10-19 01:14
0評論
以下內容來自QQ群病例解答聊天記錄:   問:我這種需要輸血和血小板的患者,U手術的話,需要多長時間呢 答:您這個可能大概需要半個月到二十天,因為血小板不是每天都有,需要預約的。    問:我每次月經排出肉狀的東西排出就不疼了這怎麼回事怎麼有肉 答:您的這種情況叫膜狀月經,是一種病 問:我的子宮並不大,怎麼會那麼痛呢? 答:痛經程度和子宮大小是不成比例的,並不是說子宮越大病情就越嚴重,有的人子宮
發布於 2023-10-15 12:11
0評論
由於內膜在子宮肌層中的生長方式不同,其病理形態也有所不同,一般將子宮腺肌病分為瀰漫性與侷限性兩種類型。 (1)瀰漫型:子宮內病灶多為瀰漫性,內膜在子宮肌層內呈瀰漫性浸潤生長,並刺激周圍的平滑肌與纖維結締組織增生,子宮呈均勻性增大,最大可達正常子宮的2倍,多不超過3個月妊娠大小,質地較硬;過大的子宮往往合併有子宮肌瘤,少數患此病的子宮可正常大小或小於正常,多見於絕經後的患者,剖開子宮壁可見肌壁明顯
發布於 2023-02-15 12:11
0評論
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層稱為子宮腺肌病。子宮腺肌病是婦科常見病,然而並非人類所特有,許多動物如靈長類、齧齒類的子宮也會出現類似改變,其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因為它多見於已婚已產的婦女,所以,一般認為和妊娠、刮宮、人工流產及分娩有密切關係。子宮腺肌病約20%~50%合併子宮內膜異位症,約30%合併子宮肌瘤,合併盆腔炎症者也很常見。 痛經是子宮腺肌病的主要症狀,見於約80%的患者。病人多表現為繼發性痛經
發布於 2023-09-08 11:36
0評論
子宮腺肌症是指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存在於子宮肌層中,伴隨周圍肌層細胞的代償性肥大和增生。本病病因至今不清楚。多數學者認為與遺傳、損傷如刮宮和剖宮產、高雌激素血癥、病毒感染有關。子宮腺肌症多發生於40歲以上經產婦,主要症狀為月經量增多和經期延長(40~50%),以及逐漸加劇的進行性痛經。婦科檢查可發現子宮均勻性增大或結節裝隆起。目前本病治療尚無有效藥物。GnRHa可使疼痛緩解,子宮縮小,但停藥即反覆
發布於 2023-02-25 00:11
0評論
子宮腺肌病(adenomyosis),又稱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為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壁層,屬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特殊型,可以和“外在”或主要是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症同時存在。 wolf針式腹腔鏡聯合藥物修復術,幫您解除子宮內膜異位症困擾 wolf針式腹腔鏡聯合藥物修復術,有效治療子宮內膜症。該技術在運用現代先進微創技術的基礎上,與紅會特色藥物治療結合起來,打破了傳統藥物治療用藥時間長、懷孕率不高的
發布於 2023-11-08 08:00
0評論
1、月經期間應避免不必要的婦科檢查,必須檢查時切忌過度用力擠壓子宮,以防將子宮內膜擠入輸卵管,引起腹腔子宮內膜種植。 2、月經期間避免做宮腔內手術,如輸卵管通暢試驗,一定要在月經乾淨後3~7天進行,如果經血未淨時手術,可將子宮內膜碎屑經輸卵管進入腹腔,造成異位種植。 3、儘量避免在接近月經期進行婦科手術,必須進行時應動作輕柔,避免用力擠壓。 4、堅持避孕,不做或少做人工流產術,由於採用負壓吸宮,
發布於 2023-11-08 08:20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