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菌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民間俗稱“黑死病”,是國際檢疫傳染病之一。面對突然爆發的鼠疫疫情,人們在感到恐慌的同時,也在對曾經是瘟疫代名詞的鼠疫表示極大的關注:這種古老的疾病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傳染病?傳播途徑有哪些?該如何進行科學防治?
鼠疫的病原菌-鼠疫耶爾森菌
鼠疫耶爾森菌為短小的革蘭氏陽性桿菌,呈卵圓形。耐寒冷和潮溼,在-30℃仍能存活,但對一般消毒劑抵抗力不強。煮沸1-2分鐘或日光照射4-5小時可殺死細菌。
鼠蚤叮咬是感染鼠疫的主要途徑
由於鼠疫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和很高的病死率,我國衛生部在頒佈的《傳染病防治法》將其列為甲類烈性傳染病之首。野鼠、地鼠、旱獺等是鼠間鼠疫的重要傳染源,褐家鼠、黃胸鼠、黑家鼠、旱獺、長爪鼠是人間鼠疫重要傳染源。帶菌的鼠蚤叮咬是人感染鼠疫的主要途徑。鼠蚤叮咬病鼠血液後,鼠疫耶爾森菌在蚤胃內大量繁殖。當帶菌的鼠蚤叮咬人體吸血時,蚤胃內的病菌輸入人體,導致人發病。
肺鼠疫病人痰中的鼠疫耶爾森菌也可借飛沫通過呼吸、談話、咳嗽等傳播,造成疾病大流行。少數可通過直接接觸病人的痰液、膿液或帶菌旱獺的皮、血、肉經破損的皮膚被感染。
鼠疫有三種主要臨床類型
人感染鼠疫耶爾森菌會出現以下幾種類型表現:
(1)腺鼠疫:最常見,主要表現為淋巴結腫大,並伴有周圍組織紅、腫、熱、痛。如果治療不及時,則可發展為敗血症、嚴重毒血癥等。
(2)肺鼠疫:病情兇險,病死率很高。發病急,體溫達39-41℃、發病36小時內出現呼吸急促,劇烈咳嗽、咳大量泡沫樣血痰或鮮紅色痰。如果治療不及時,多在2-3天內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死亡。本次青海鼠疫疫情就是肺鼠疫。
(3)敗血症型鼠疫:病情最為兇險。主要表現為高熱,皮膚廣泛出血、瘀斑、青紫,神志不清。多在發病後24小時內死亡,病死率很高。其他還有皮膚鼠疫、腸鼠疫、腦膜鼠疫等,比較少見。
鼠疫可治可防不足懼怕
鼠疫雖然兇險,但它是一種可用特效藥治癒的疾病。常用藥物包括鏈黴素、慶大黴素、四環素和氯黴素等。臨床實踐表明鏈黴素對鼠疫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治癒率達到了97%-100%,目前國內外都把鏈黴素做為治療鼠疫的首選藥物。近年有醫生用頭孢類抗生素治療鼠疫也取得很好療效。
預防鼠疫應採取綜合措施
滅鼠滅蚤,預防動物間鼠疫,嚴格隔離鼠疫病例。進入疫區的人員必須穿防護服、戴面罩、防護鏡和手套。鼠疫疫區和周圍人群及進入疫區的醫護人員應在鼠疫疫苗接種10天后方可進入疫區。一般接種後10天產生抗體,免疫期1年,每年需加強接種1次。
威脅仍然存在
鼠疫第3次世界大流行後,鼠疫病例維持在一個低水平狀態。進人90年代以來,鼠疫病例呈上升趨勢。目前鼠疫在全世界時有區域性流行,每年報告鼠疫病例2000 例以上。我國從50年代開始就開展大規模疫區根除和防治工作,鼠疫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這並不能完全排除鼠疫對我們的威脅。我國現有11塊鼠疫疫源地,多數分佈在西北、西南,尤其是青海、西藏、新疆等邊疆地區。但我們相信,只要加強鼠疫疫源地的監測,採取積極有效地防治措施,同時個人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一定可以降低鼠疫的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