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0-06 03:41

  甚麼是便秘
  健康人排便習慣多為一日1-2次1-2日1次,糞便為成形便或軟便。少數健康人的排便次數為1日3次或3日1次,糞便為半成形或臘腸樣硬便。 通常,便秘是指便次減少、排出困難或排出不暢。若過去12個月有3個月連續或間斷出現上述症狀,可考慮為慢性便秘。以前對便秘的認識比較侷限,認為它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症狀。因此治療上通常以治療症狀為主,導致治療不徹底,病人常年服藥,服藥期間或停藥後會出現頑固性便秘。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便秘已經逐漸作為一個獨立病種納入治療範圍,國際ROMA會議專門制定便秘的診療標準,將便秘歸入功能性胃腸疾病,建議世界各國結合本國情況制定診治流程。中華消化學會胃腸動力學組制定的《我國慢性便秘的診治指南2002-8》將便秘分為輕、中、重三度。輕度指症狀較輕,不影響生活,經一般處理能好轉,無需用藥或少用藥。重度是指便秘症狀持續,患者異常痛苦,嚴重影響生活,不能停藥或治療無效。中度則界於兩者之間。所謂難治性便秘常是重度便秘,可見於出口梗阻性便秘、結腸無力以及重度便秘型腸易激惹綜合徵(IBS)。目前,研究的深入及治療學的進展,使以前一些難治性便秘可以進行手術治療,並能取得很好的療效,成為患者的福音。尤其是我院率先開展的PPH治療出口梗阻性便秘,手術操作簡單,病人承受痛苦小,且療效明顯,目前已積累了大宗病例,檢查治療日趨成熟。另外,隨著藥物學的進展,口服通便藥的應用日趨規範、成熟,摒棄了既往濫用、亂用通便藥的習慣。檢查手段客觀,遵循循證醫學,不再以患者及檢查者的主觀判斷作診斷,同時對療效能提出判斷。
  便秘分那幾種
  便秘主要分為大腸慢傳輸型、出口梗阻型及混合型。腸易激惹綜合徵(IBS)型便秘是一類和腹痛或腹脹有關的便秘,同時或分別具有以上三種特點。
  慢性便秘的病因
  慢性便秘有功能性和器質性原因。具體如下:
  1、腸道腫瘤、炎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腸腔狹窄或梗阻。
  2、直腸、肛門疾病:直腸粘膜內脫垂、直腸前突、恥骨直腸肌綜合徵、盆底下降綜合徵、盆底痙攣綜合徵、直腸孤立性潰瘍綜合徵、肛裂等。
  3、內分泌或代謝性疾病: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旁腺疾病等。
  4、神經系統疾病:中樞性腦病、腦卒中、多發硬化、脊髓損傷及周圍神經疾病等。
  5、腸管肌肉或神經元病變。
  6、結腸神經肌肉病變:假性腸梗阻、先天性巨結腸等。
  7、精神及心理障礙。
  8、藥物因素:鋁劑、鐵劑、阿片類、抗抑鬱劑、抗帕金森氏病藥物、鈣離子拮抗劑、利尿劑及抗組織胺藥等。
  便秘要檢查哪些項目
  除了詢問病史外,對病人進行體格檢查及器械檢查至關重要,在專業性肛腸專科中心,檢查項目很多,許多項目病人都不是很瞭解,這裡作一下詳細說明。這些項目能對便秘原因提出客觀依據,同時指導針對性治療。
  1、肛門直腸指診:瞭解肛門括約肌功能,有無肛門狹窄、糞便嵌頓,有無直腸前突、直腸粘膜內脫垂,有無直腸腫瘤等。
  2、直腸乙狀結腸鏡:觀察腸粘膜形態,有無炎症、腫瘤等。
  3、胃腸通過試驗(大腸傳輸試驗):病人口服不通過X線標誌物,24、48、72小時拍腹平片,計算排出率,以評估大腸傳輸功能是否正常。通常72小時排出80%為正常。小於80%為慢傳輸,可引起便秘。
  4、排糞造影:檢查出口梗阻型便秘最重要的方法。將稀鋇與仿真物行灌腸,在     X光下動態觀察排便過程中肛門和直腸的功能變化,對直腸前突及直腸粘膜脫垂提供準確的客觀依據。
  5、肛門直腸測壓:常用灌注式,可以檢測肛門內括約肌靜息壓、肛門外括約肌收縮壓、直腸順應性及直腸肛門抑制反射(RAIR)。此項檢查充分詳細評估肛門直腸功能,對出口梗阻便秘患者,術前進行此項檢查可以大致評價術後效果。
  6、氣囊排出試驗:在直腸內放置氣囊,充氣或充水,模擬糞便,受試者作排出檢查,出口梗阻者呈陽性。
  7、肌電圖:將肌肉活動轉換為電信號,可以明確病變是否為肌源性。
  甚麼是大腸慢傳輸型便秘
  大腸慢傳輸型便秘常表現為便意少,便次減少,糞便硬幹。主要原因是大腸運輸功能減慢,糞便在大腸內停留時間過長所致,原因比較複雜,老年人多見。
  甚麼是出口梗阻型便秘
  出口梗阻型便秘常表現為直腸排空困難,有梗阻感、便不盡感。是最常見的一種便秘。中老年人和婦女中發病率較高。近年來隨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的改變,年輕人中也很常見。引起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原因主要有直腸前突、直腸黏膜內脫垂和恥骨直腸肌綜合徵。
  甚麼是直腸前突
  直腸前突是指直腸陰道隔薄弱,排便時受大便擠壓,形成直腸前壁向陰道後壁的膨出,臨床也稱陰道後膨出。病人的有強烈便不盡感,經產女性多見,病人需指壓陰道後壁以協助排便,臨床常以此作為手術指徵。直腸前突病人常不同程度伴有直腸黏膜內脫垂。
  甚麼是直腸黏膜內脫垂
  直腸黏膜內脫垂常見的症狀為直腸排空困難,便不盡感,梗阻感,特點為越用力阻塞感越強烈。多數病人常伴有精神症狀如抑鬱症及焦慮症。
  甚麼是恥骨直腸肌綜合徵
  恥骨直腸肌綜合徵是引起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原因之一,包括恥骨直腸肌肥厚和痙攣。常引起排便不規律、進行性排便困難、肛門墜脹不適及疼痛,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和精神壓力,藥物治療療效多不理想,常需手術或生物反饋治療。
  甚麼是孤立性直腸潰瘍綜合徵
  直腸黏膜內脫垂患者在長期用力排便基礎上,直腸粘膜互相摩擦、擠壓,會使直腸粘膜出現出血點、潰瘍,加重出口梗阻便秘,從而形成孤立性直腸潰瘍綜合徵。
  甚麼是腸道易激惹型便秘
  腸道易激惹綜合徵(IBS)是常見的一種腸道功能性疾病,表現為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臨床常伴有腹痛、腹脹等。
  便秘如何診斷
  首先是詳細詢問病史,非常重要。包括便秘的症狀、病程、胃腸道症狀、伴隨症狀和疾病,以及平素用藥情況,最近檢查情況,有無精神疾患等。其次要行器械檢查。如行直腸乙狀結腸鏡檢查除外腫瘤及炎症,行大腸傳輸試驗明確是否有大腸慢傳輸,行排糞造影檢查明確是否有出口梗阻,行肛門直腸測壓檢查明確括約肌功能及正常盆底反射是否存在。經過一系列檢查後,可以明確便秘的原因,對其進行針對治療。
  甚麼是便秘的ROMA (羅馬)標準
  ROMA 標準是國際上為胃腸功能性疾病所作的診治共識,1988年、1999年和2006年國際ROMA協作委員會分別制定了ROMA I、II、III便秘的國際標準。
  通便藥都有哪幾類,都有那些特點
  1、刺激性瀉藥,主要具有刺激大腸壁促進蠕動作用。主要有蕃瀉葉、鼠李、酚酞、蓖麻油等,長期使用刺激性瀉劑可損害患者的腸神經系統,而且很可能是不可逆的。
  2、容積性瀉藥,主要是使腸內容滲透壓升高,將水分自組織吸入腸腔,使腸內容積增大,刺激腸腔壓力感受器,引起腸蠕動增加,產生瀉下。如硫酸鎂,甘露醇等。
  3、潤滑性瀉藥:腸道不吸收不消化,僅起對腸壁和糞便二者的潤滑作用,並能阻止水分吸收,軟化大便,解決排便困難。石蠟油,甘油,乳果糖等。
  4、膨脹性瀉藥,能加速結腸或全胃腸道轉運,吸附水分,使大便鬆軟易排出,如果膠、車前草、燕麥麩等可溶性纖維素。
  5、新型通便藥,聚乙二醇PEG,如福松,為近年在國內外新上市的治療慢性便秘的新藥。福松的作用機制為,通過氫鍵結合腸腔內的水,軟化大便,防止秘結,它不影響結腸轉運時間,既不在腸道內被降解,也不產生有機酸或氣體,不改變糞便的酸鹼性,不影響腸道的pH值,亦不改變腸道的正常菌群,相對而言是一種安全性很好的有效藥物。
  哪些通便藥不能長期服用
  一般而言,通便藥均不宜長期服用,容易形成依賴。尤其是刺激性瀉藥,長期服用蒽醌類瀉劑如番瀉葉、蘆薈、大黃等還會形成大腸黑變病。
  如何正確使用口服通便藥
  選用不恰當的瀉劑或瀉劑應用劑量不合理等,均可能引起患者脫水、電解質平衡紊亂、依賴、大腸黑變等不良反應。對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腎功能不全合併便秘的患者,應選用安全的通便藥物,如聚乙二醇 (福松)。
  甚麼是大腸黑變病
  大腸黑變病是一種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的以色素沉著為特徵的病變。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該病變發生與長期服用蒽醌類瀉劑,包括番瀉葉、波希鼠李皮、蘆薈、大黃等有關,且黑變程度與服蒽醌類瀉劑的時間及總量成正比。大腸黑變病患者中大腸息肉及腫瘤的發病率較高,且部分有癌變可能。
  發現大腸黑變病後該怎麼辦
  發現大腸黑變病後,患者不要著急,應停止、減少蒽醌類瀉劑的服用,大腸黑變病是可逆的,減停藥後腸粘膜會逐漸恢復正常,患者要定期複查結腸鏡,避免發生其他嚴重的病變如大腸息肉、大腸癌。
  如何正確外用通便劑
  外用通便劑如開塞露(含硫酸鎂、甘油、丙二醇),能潤滑並刺激腸壁,軟化大便,使其易於排出,成人20ml/次。主要適用於硬結便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因其有刺激性,也容易形成依賴,建議老年人不要長期使用。使用後,如能採用俯臥位休息片刻,作用會明顯提高。
  慢傳輸型便秘如何治療
  首先是一般治療,合理飲食,增加膳食纖維含量,增加飲水量,加強鍛鍊,養成良好排便習慣。其次合理用藥,少用刺激性通便劑如硫酸美及蒽醌類,推薦應用容量性通便劑如福松等聚乙二醇類,最後,手術要慎重,大腸部分切除和次全切除長期療效不確定,結腸全切(保留或不保留盲腸)直腸吻合,療效確定,但併發症多,一般病人難以接受。
  出口梗阻型便秘如何治療
  一般治療及藥物治療同大腸慢傳輸型便秘的治療。針對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手術方法很多,傳統上,對直腸黏膜內脫垂,有直腸粘膜袖狀剝除術(Delorme)、直腸粘膜柱狀縫合固定術、直腸粘膜膠圈套扎術、直腸粘膜硬化劑注射術等。對直腸前突主要是經直腸或陰道行前突修補術。此類手術的特點是長期療效不佳,容易復發。近年隨著PPH手術應用,在治療出口梗阻型便秘中取得了良好療效,其手術操作簡單,病人承受痛苦小,且療效明顯,目前我院已積累了大宗病例。
  腸道易激惹型便秘如何治療
  腸道易激惹型便秘臨床常伴有腹痛、腹脹等,一般採取飲食及藥物治療。如合併出口梗阻型便秘可酌情手術治療。
  便秘的生物反饋治療
  生物反饋治療近些年開始應用於便秘的臨床治療,國內及國際上出現了先進的生物反饋治療儀器。它的治療機理與傳統的藥物、手術治療不同,藉助於生物反饋治療儀,病人可以看到自身的肌肉活動信號,從而逐步調節肌肉活動,恢復正常的功能。生物反饋治療對括約肌的影響是利用聲音和影像的反饋刺激 ,訓練病人正確地控制肛門括約肌的舒縮 ,提高肛門外括約肌的肌電收縮幅度 ,降低其鬆弛幅度 ,使內括約肌電位起伏消失 ,外括約肌電位的頻率及幅度升高 ,加速結腸的蠕動運動促使糞團下移 ,將糞便排出體外 ,同時有效消除矛盾運動 ,使排便時盆底各組肌群協調運動 ,刺激和建立正常的排便反射 ,以達到正常排便。生物反饋治療不僅影響盆底肌的狀況而且尚能通過神經通路影響大腦對腸道功能的調控,如改變胃腸道的傳輸及直腸敏感性等 。生物反饋治療作為一種新的治療手段,因其不手術、無損傷,對複雜性便秘患者而言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治療方法。

便秘和腸道疾病之間有甚麼關係?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