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飲食迴避
發現孩子溼疹後醫生會告訴孩子的媽媽不要吃牛奶、雞蛋等食物,我們管這個叫飲食迴避。這有甚麼意義呢?是不是不吃這些溼疹就好了呢?家長們常會有些疑問。其實,迴避飲食是診斷方法,當醫生懷疑溼疹是食物過敏引起的時候才會交待餵母乳的媽媽迴避飲食。一般是要回避2周左右的時間,有些速發的過敏迴避3天就會看出效果,而對於一些溼疹同時有慢性腹瀉、便秘的孩子可能要4周才行。好了,媽媽嚴格執行了之後,一般會有兩種情況,一是溼疹好轉,二是沒有效果。先說第一種情況,迴避飲食後溼疹好轉,說明溼疹是食物過敏引起的,有些食物在母乳餵養期間就不能繼續吃了,那麼最常見的過敏食物就是雞蛋、牛奶,迴避飲食階段寶寶媽媽就要辛苦了。第二種情況是溼疹沒有好轉,說明寶寶的溼疹可能不是食物過敏引起的或者是還有些過敏食物沒有被發現,要進一步查找原因,明確與食物無關了媽媽也就不用管甚麼飲食問題了,放心吃吧。對於第一種情況的媽媽,哺乳期間就不能繼續吃牛奶、雞蛋、魚蝦等食物了。
正確認識溼疹的治療
溼疹的正確的治療方法不是首選藥物,而是針對引起溼疹的原因採取相應的措施。治療的關鍵在於奶粉的選擇。比如牛奶蛋白過敏的孩子,就不能用含有牛奶蛋白的奶粉。有人會說,那羊奶粉是否可以,也不行,因為動物奶之間會存在交叉過敏。一般來講,使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就可以了,少部分比較嚴重的可以把氨基酸奶粉做為首選。使用特殊奶粉是從源頭阻斷過敏反應的產生,從而治療溼疹。而治療溼疹的藥物(包括口服和外用)成份主要是抗組胺藥和激素類,只是起到了暫時緩解的作用,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是特別嚴重的溼疹不要採取藥物治療。提醒家長需要注意,溼疹的孩子不能用鹼性大的肥皂,不要給孩子擦任何化妝品,不要穿化纖、羊毛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