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震盪經過適當治療,各種症狀可在數日或數週內消失。但有些人在腦震盪後,不但頭痛、頭暈等現象不好轉,還會出現自覺腦子和身體有嚴重問題、睡眠不深不穩、噁心或胃部不適、害怕到空曠場所或上街、感到苦悶和對事物不感興趣等焦慮、抑鬱現象,腦震盪怎麼會經久不愈。這是怎麼回事呢 ?
我們知道,腦震盪是腦外傷當中最輕的一種,其傷情並無複雜之處。腦震盪動物模型實驗結果表明,在光學和電子顯微鏡的觀察下,受損腦組織以及腦脊液的生物化學改變多能完全恢復正常。
有人對 122名腦震盪傷後1個月的病人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發現腦震盪後比正常人容易出現抑鬱、焦慮現象,其中男性多以偏執、精神病性表現為主要症狀,女性則抑鬱、焦慮症狀更為突出。
同時文化程度較高的人在腦震盪後心理應激能力低於文化程度較低者,可能是因為前者多數從事複雜的腦力勞動及競爭壓力較大,因怕傷病不能儘早恢復而喪失原有的社會地位而心存憂鬱、懼怕,以致心理負擔嚴重。
但由於他們有機會和能力去掌握更多有關腦震盪的醫學知識,所以焦慮症狀反而較少。這些都說明腦震盪遷延不愈與心理因素有關,是腦外傷的病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長期以來,人們對腦震盪知識瞭解膚淺,不適當地誇大了腦震盪的傷情嚴重性,認為凡是腦外傷就一定有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