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疼痛:疼痛的病理關鍵不外乎“不通”、“不榮”兩方面,不通主要由外邪或痰瘀凝結,阻滯經絡,氣血不得行散所致,不通引起疼痛。《醫學發明》首先提出不通則痛,疼痛性質不同,不通機理也不同。風入經絡,氣血逆亂,為下肢重著痠痛,暑熱襲人,燻灼經絡,鼓迫氣血,經氣壅塞不通則為熱痛,痰濁阻滯則為沉重腫痛,淤血阻滯為刺痛,不通則痛,多屬實證。痛必拒按,以脹痛、掣痛、刺痛為主。不榮則引起疼痛,《索問舉痛論》曰:“陰氣竭,陽氣入木,故卒然而痛。”《靈柩陰陽二十五人》說:“血氣皆少,則喜轉筋,不榮則痛,”可因陰陽,氣血,機體組織不同,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症狀。但總以隱痛、鈍痛、痠痛、痛處為主,多見於風溼病的中後期。不通,不榮在病理變化中往往夾雜出現,相互影響,不通則引起局部不榮,不榮又引起局部不通,疼痛經久不愈。臨床上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詳細觀察,認真辨識。
(二)麻木:麻是感覺異常,即非癢非痛。肌肉之肉,如千萬小蟲亂行,或遍身淫淫,如蟲行有聲之狀,按之不止,有如麻之狀。木是肌膚感覺若失,木不癢不痛,自己肌肉如人肌肉,按之不知,掐之不覺,有如木之厚。風溼病出現麻木的病理機制為氣虛失運,氣靴則血行無力,經脈肌肉失養而致。血虛不榮,經脈空虛,無以榮養皮肉筋脈,經髓凝澀而作。風寒溼痺阻,風寒溼客於肌表經絡,氣血受阻,肌肉筋脈失榮。痰瘀阻滯,痰瘀留於經髓、關節、肌肉、阻遏氣血而成。《張氏醫通》曰:“麻則屬痰、屬虛,木則全屬溼痰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