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眥贅皮是指通過內眥部的垂直向的弧形皮膚皺褶,多為雙側,與遺傳和鼻樑發育有關,可視作面中部擴張前正常發育的一部分(。內眥贅皮常由上瞼向下延續,由下瞼向上伸展者比較少見,兒童時期鼻樑低平者尤其明顯。可單獨出現,或伴有其他異常而作為某個綜合徵的一部分。由於內眥贅皮不同程度地遮蓋淚阜、內眥角,對外觀影響較大,嚴重時可妨礙水平視野。
1、病因:內眥贅皮的發生和遺傳、年齡、種族等因素密切相關。遺傳因素:先天性內眥贅皮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瞼裂狹小綜合徵者尤為明顯,在傳代過程中有加重趨勢。年齡因素:內眥贅皮在胎兒時期為常態,後隨著鼻樑的發育而消失。兒童時期的發生率最大,隨年齡增長,內眥贅皮逐漸減少。種族因素:內眥贅皮在黃種人中多見,常見於東亞和北亞的蒙古人種。黑種人常無內眥贅皮,白種人也較為少見。
2、分型及臨床表現:內眥贅皮根據發生的原因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內眥贅皮。先天性內眥贅皮:臨床比較多見,一般為雙側性。不伴有眼部其他異常者為單純性內眥贅皮;若伴有小瞼裂、上瞼下垂、內眥間距增寬者可見於瞼裂狹小綜合徵;也有的伴有小眼球等其他眼部發育異常。根據其形態和走向,先天性內眥贅皮又可分為4型,即眉型、瞼型、瞼板型及倒向型內眥贅皮。眉型內眥贅皮,起自眉部,向下延伸至淚囊區的皮膚;瞼型內眥贅皮,起自上瞼瞼板區,向下延伸經過內眥達下瞼的瞼緣處,有時可與鼻頰皺襞融合在一起;瞼板型內眥贅皮,起自上瞼的瞼板前區,下行進入內眥部逐漸消失,此為亞洲人常見的的眼瞼形態;倒向型內眥贅皮, 起自下瞼,經過內眥向上延伸至上瞼,部分地覆蓋內眥角,可見於瞼裂狹小綜合徵。後天性內眥贅皮:多見於內眥部的切割傷、燒傷以及內眥部手術後的瘢痕牽引,單側者居多。
3、治療:眉型、瞼型、瞼板型內眥贅皮可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輕或消失,兒童期的內眥贅皮一般不需手術。隨年齡的增長,鼻骨及面部結構發育趨於穩定後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手術治療,以改善眼部外形,幾年來,由於美容需求而進行內眥贅皮矯正手術的患者越來越多,尤其同時進行雙重瞼手術,可以獲得顯著的眼部形態改善。合併有上瞼下垂、瞼裂狹小者,尤其是倒向型內眥贅皮者,不會隨年齡增長而消失,可提前於2-3歲以後手術。若內眥贅皮同時伴有下瞼內側部的內翻倒睫,且有畏光、流淚症狀者,如保守治療無效,應及早手術,這種內翻倒睫在內眥贅皮矯正手術後往往可以得到矯正。後天性內眥贅皮應於傷後6個月瘢痕軟化穩定後再行手術。
4、手術方式及適應症:目前認為內眥贅皮是由於內眥部皮膚垂直向張力過大,使內眥部產生縱向皮膚皺褶,採用局部皮瓣轉位的方法來緩解垂直方向皮膚的張力,常用的術式有“L”形皮膚切除術、“Z”成形術、“Y-V”成形術及Mustarde法等。
5、“L”形皮膚切除術:適用於輕度倒向型內眥贅皮。從贅皮的上端沿皺襞做一斜向下瞼的切口,一直延伸至下瞼中央,距下瞼緣2~3mm,分離皮下組織,將接近內眥處的下瞼緣切口的皮膚向鼻下方牽引至贅皮消失來決定切除的皮膚量。
6、“Z”成形術:分為單“Z”成形術和雙“Z”成形術。單“Z”成形術適用於輕度內眥贅皮,包括Stallard和Fox“Z”成形術。Stallard “Z”成形術是沿內眥贅皮縱軸全長畫線作為“Z”瓣中軸,此線上端畫一與上瞼緣垂直的短線,此線下端畫一斜向內上方的短線,作為“Z”瓣的兩臂。沿線切開皮膚,皮下分離,皮瓣換位後間斷縫合。雙“Z”成形術適用於較嚴重的內眥贅皮,也可矯正倒向型內眥贅皮,有Spaeth雙“Z”成形術和Blair雙“Z”成形術。
7、“Y-V”成形術:適用於較嚴重的內眥贅皮及伴有內眥間距增寬者。在內眥部做“Y”形皮膚切口,“Y”的兩臂分別與上、下瞼緣平行,其長軸的鼻側端為新內眥點,長度視內眥贅皮的程度而定。切口皮下分離,將“Y”兩臂交點處向鼻側牽拉,與長軸的鼻側端皮膚縫合,使成“V”形。如伴有內眥間距增寬,可做內眥韌帶縮短術或摺疊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