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17 21:41

  全球癌症報告2014:中國新增和死亡病例世界第一 發病率低於發達國家

  每年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在3日發表了《全球癌症報告2014》,研究稱2012年全球癌症患者和死亡病例都在令人不安地增加,新增癌症病例有近一半出現在亞洲,其中大部分在中國,中國新增癌症病例高居第一位。在肝、食道、胃和肺等4種惡性腫瘤中,中國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數均居世界首位。儘管如此,中國並未進入2012年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國家的行列。中國在吸菸率高和空氣質量下降的情況下,肺癌比率實際上低於絕大多數歐洲國家。

2012年每10萬人中癌症患病人數,北美、歐洲比例最高

  全球癌症患者激增 中國首當其衝

  最新版的《世界癌症報告》由世衛組織下屬的官方癌症機構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負責,來自40多個國家的250多位科學家參與編撰,對全球180多個國家的28種癌症的總體情況和流行趨勢進行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這也是6年來首篇概述全球癌症情況的報告。

  報告預測全球癌症病例將呈現迅猛增長態勢,由2012年的1400萬人,逐年遞增至2025年的1900萬人,到2035年將達到2400萬人。報告還顯示,非洲、亞洲和中南美洲的發展中國家癌症發病形勢最為嚴峻。2012年全世界共新增1400萬癌症病例並有820萬人死亡。其中,中國新增307萬癌症患者並造成約220萬人死亡,分別佔全球總量的21.9%和26.8%。

  世衛的數據略低於中國自己的統計。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佈的2012年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新增癌症病例約350萬,約有250萬人因此死亡。世衛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女士說,癌症的總體影響“無疑”將對發展中國家打擊最大。隨著越來越多發展中國家民眾的生活水平改善,飲食結構發生變化,發展中國家民眾患癌症的機會大幅增長。

世界男性最高發癌症分佈,亞洲男性易發肺癌和肝癌,來源:WHO

  乳腺癌在全世界女性中成最高發癌症,來源:WHO

  1、龐大人口基數令中國癌症死亡數第一

  雖然總說中國霧霾嚴重汙染嚴重,但是歐美仍然是癌症率最高的地方。報告中,中國並未進入2012年癌症發病率最高的國家行列,排在前5名的國家分別是丹麥、法國、澳大利亞、比利時和挪威。中國也不是癌症死亡率最高的國家,據統計,排名最靠前的分別是蒙古國、匈牙利、亞美尼亞、塞爾維亞和烏拉圭。

  據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報道,發達國家的癌症發病率仍高於發展中國家。北美和歐洲國家的居民最易感染癌症,但中國人口基數龐大,因此成為世界上癌症死亡數最高的國家。

  中國在吸菸率高的情況下,肺癌比率實際上低於絕大多數歐洲國家。那麼中國哪種癌症率世界領先?胃癌和肝癌。

  不過中國直腸癌率卻和日本類似略高,世界第一第二直腸癌是新西蘭和美國。另外都說日本吃的比中國健康,但日本胃癌死亡率也是所有癌症第一。

  儘管癌症在發展中國家日趨嚴重,但世界上最易感染的人群仍是美國黑人。

  2、全球肺癌最致命

  肺癌仍是最普遍和最致命的癌症,2012年約新增180萬患者並導致159萬人死亡。其中中國約佔此類病例的1/3以上。專家表示,吸菸、長期遭受空氣汙染和職業中接觸致癌物,是增大(中國人)患肺癌風險的主要因素。

  在其他類型癌症中,中國新增肝癌和食道癌患者約佔全球一半,死亡分別佔全球的51%和49%。2012年全球新增胃癌病例和相關死亡人數中,中國佔比也均已超過40%。

  3、專家:中國癌症死者最多 約佔全球一半

  據陸媒報導,近期在天津舉行的第22屆亞太抗癌會議發出公佈,稱中國每年新增癌症病例佔全球新增病例的20%以上,有8種癌症的共計死亡人數約佔中國癌症總死亡人數的80%以上,分別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宮頸癌、乳腺癌和鼻咽癌。

  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希山稱,亞太地區癌症新增病例佔全球癌症新增病例的45%,死亡人數約佔全球癌症死亡人數的一半。亞洲國家最常見的癌症是肺癌、胃癌和肝癌3種,其中肺癌是最主要的致死疾病。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楊功煥稱,癌症已經成為中國民眾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在世界上也處於較高水平,並且出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病。有專家預計,中國每年的癌症新發病例總數到2020年將達到400萬左右,每年病例總數將達到600萬。

  4、統計結果:每年死亡超200萬 肺癌致死最多

  中國腫瘤登記中心2013年初發布《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中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約達312萬,死亡病例超過200萬,每分鐘有6個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天有8550人成為癌症患者,每7到8人中就有一人因癌症而死。肺癌、胃癌、直腸癌、肝癌、食管癌成為中國人患病最多的癌症,乳腺癌、結直腸癌等癌症患者亦呈明顯上升趨勢。

  其中死亡病例最多的癌種是肺癌。大陸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調查結果顯示,肺癌死亡率在過去30年間上升了465%,取代肝癌成為中國致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排在因癌症死亡的病例數據的首位。

  5、官方首認:“癌症村”多發 與水汙染有關

  水源汙染可以導致癌症高發,這已經被中國官方所承認。目前中國各地有很多“癌症村”出現,大多數都是因水源遭汙染所導致。由於化工產業廢物汙染水源,導致中國半數以上的江河湖泊受到嚴重汙染,變為“毒水”,多地出現“癌症村”。有公益人士製作“中國癌症村地圖”顯示,中國癌症村有247個,如果包括非官方數據,大陸“癌症村”多達459個。

  中國環保部2013年2月份發佈《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十二五規劃》,首度承認了

  “癌症村”的存在。楊功煥稱,相關研究初步發現,水汙染與腫瘤具有相關性,即“癌症村”的出現與水汙染有關。目前中國官方承認的癌症村有259個,大部份和周邊高汙染企業汙染附近河流、水源有關。

  中國在水域、野生動物及人體中已檢測出多種化學物質,有的濃度高於國際標準,造成多起突發性水、空氣汙染事件,甚至出現“癌症村”的惡劣環境下,每年仍有數千種不知毒性的新化學物質在中國申報生產或進口,造成環境汙染更加嚴重。另外,中國城市地下水源90%被汙染。中共公共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曾經指出,要想淨化已滲透到深層的地下水汙染需要1千年。

  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6年前發表報告說,中國5萬公里主要河流的3/4以上,都已無法讓魚類繼續生存。

  6、各國專家:中國癌症上升 環境汙染是主因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曾軍認為,中國大陸越來越嚴重的陰霾天氣和空氣汙染也是導致肺癌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中國肺癌發病率明顯增加並且成為主要疾病,主要原因是大氣汙染所致。目前中國環境汙染問題已經變得非常突出,各個城市都會看到陰霾天氣的出現,並且時時刻刻都在影響人類生存。

  美國某製藥企業研究員李峰也認為,環境汙染才是中國癌症發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美國紐約美中科技文化交流協會負責人謝家葉則認為,中國癌症近年來呈高發態勢,是經濟發展數十年來對環境、人口結構和生活方式影響的綜合結果。

  但有報導指,發達國家已淘汰或限制的部分毒害化學品在中國仍大規模生產和使用。其中3千餘種是具生物蓄積性、不易分解、致癌致畸等危害的化學品。

全球癌症報告2014:中國新增和死亡病例世界第一相關文章
導讀2012年,男性5種最常見癌症分別為肺癌、前列腺癌、結腸直腸癌、胃癌和肝癌;女性5種最常見癌症分別為乳腺癌、結腸直腸癌、肺癌、子宮頸癌和胃癌。約三分之一的癌症死亡歸因於以下5種主要行為和飲食風險:身高體重指數、低水果和蔬菜攝入量、缺乏體育活動、吸菸和飲酒。菸草的使用造成全球大約20%癌症死亡和大約70%肺癌死亡,是最重要的致癌危險因素。低、中等收入國家高達20%的癌症死亡歸因於病毒感染如HB
發布於 2023-03-20 03:11
0評論
中國內地上班族在過去一年內所承受的壓力,位列全球第一。這似乎在解釋,為何“黃金週”變成了一年一次的“擁堵周”。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壓力最大的國家。在全球80個國家和地區的1.6萬名職場人士中,認為壓力高於去年的,中國內地佔75%,香港地區佔55%,分列第一和第四,都大大超出全球的平均值48%。其中,上海、北京分別以80%、67%排在城市的前列。人口龐大、社會轉型、慾望膨脹,這個不折不扣
發布於 2022-12-18 11:40
0評論
前兩天,曾捧紅周星馳、張敏等藝人的永盛電影公司老闆向華勝因患食道癌去世,享年64歲。在此之前,臺灣資深藝人徐風、日本樂壇大哥桑田佳佑、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都死於食道癌,而一代影壇大佬的離去,也再一次將我們的視線聚焦在了食道癌。 杭州市腫瘤醫院腫瘤化療科副主任醫師鄭松說,我國食道癌發病率居世界之首,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國均位列第四。據估算,全球53.8%的食道癌患者在中國,浙江省也是食道癌高發的
發布於 2023-01-26 08:56
0評論
誤區1:咳嗽是壞事 通過對調研結果的分析與總結髮現,受訪者普遍對咳嗽理解不透徹,41.1%的受訪者將咳嗽視為一種疾病,認為它是不好的。 據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臨床部副主任張挪富教授介紹,其實咳嗽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當呼吸道受到刺激時人體的一種防衛反應。 咳嗽分為乾咳和溼咳,乾咳是指沒有痰的咳嗽,它往往由於喉炎、強烈氣味、大哭、吸入異物等因素刺激呼吸道所導致;溼咳是指有痰咳
發布於 2023-09-20 14:55
0評論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曾明確指出,不良飲食習慣可導致30多種癌症,每年因癌症死亡的患者中,有1/3和不良飲食習慣有關。日常飲食中,我們不妨牢記五個關鍵字,儘可能擋住癌從口入。1、吃“鮮”。多項國際研究指出,多吃新鮮食物有助於防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發現,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可降低咽癌、喉癌、食道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生幾率。新鮮果蔬所含的抗氧化劑、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類黃酮類化合物以及其他活性成分有抗癌之
發布於 2022-09-25 00:14
0評論
近日,由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制訂的《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第三版)》正式發佈,指南由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陳生弟教授執筆。該學組在2006年和2009年分別制定了第一、二版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對規範和優化我國帕金森病的治療行為和提高治療效果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5年來,國內、外在該治療領域又有了一些治療理念的更新和治療方法的進步。為了更好地適應其發展以及更好地指導臨床
發布於 2023-02-18 13:11
0評論
近日,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佈的《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我國每年新發腫瘤病例約為312萬例,平均每天8550人中招,每分鐘有6人被診斷為癌症,有5人死於癌症,人們一生中患癌概率為22%。其中,肺癌、胃癌、肝癌成為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而乳腺癌、結直腸癌、宮頸癌也屬於高發癌症。統計結果顯示,癌症的高發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男性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於女性。從近10年的數據來看,我國
發布於 2023-03-17 20:31
0評論
在所有有關癌症的各種說法中,有兩個“三分之一說”讓人無法釋懷――一種是官方的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說法: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預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根治,三分之一的經過治療可以長期生存。另外一個關於中國癌症死亡患者比例的說法則來自非官方:三分之一是被嚇死的,三分之一是被治死的,只有三分之一是真正因病而死。“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兩個三分之一說符合我個人的體驗,也解釋了我對周圍那些癌症患者的觀察結果。”這些
發布於 2022-09-30 10:34
0評論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合併妊娠在妊娠期和產褥期的臨床表現,尤其是銀屑病的病情和用藥對圍產兒預後的影響等都有其特殊性。現將我院近一年收治的3例銀屑病合併妊娠患者,分析報道如下。病歷摘要例1、患者29歲,住院號566121,孕產1。患尋常型銀屑病5年,皮疹散在全身,外用硼鋅糊、硼酸液及爐甘石液等。物理療法及中藥治療多次。偶用類固醇類軟膏外用。孕前半年病情穩定,孕後停藥。孕5個月,病情加重,全身原有皮疹
發布於 2023-02-27 16:11
0評論
     催乳素(PRL)腺瘤是最常見的功能性垂體腺瘤,約佔成人垂體功能性腺瘤的40%-45%,以20-50歲的女性患者多見,成人患者男女比例約1:10。規範化的診斷和治療垂體催乳素腺瘤對恢復和維持正常腺垂體功能、預防腫瘤復發等具有重要的意義。一、臨床表現垂體催乳素腺瘤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性腺功能減退及其繼發症狀,可因發病年齡、性別、持續時間及催乳素增高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還可有垂體佔位產生的局部
發布於 2022-12-07 05:59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