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佔2/3以上, 10歲前、20歲前、40歲前發病分別為25%, 55%, 90%。大多數患者有偏頭痛家族史,發作前數小時至數天 伴前驅症狀,如嘔吐、畏光、畏聲、抑鬱或倦怠等, 10%的患者有視覺或其他先兆。發作頻度每週至每年1次至數次不等,偶有持續性發作病例。
Saper在描述偏頭痛發作時將其分為5期來敘述。需要指出的是,這五期並非每次發作所必備的,有的患者可能只表現其中的數期,大多數患者的發作表現為2期或2期以上,有的僅表現其中的一期。另一方面,每期特徵可以存在很大不同,同一個體的發作也可不同。
1、前軀期:60%的偏頭痛患者在頭痛開始前數小時至數天出現前軀症狀。前軀症狀並非先兆,不論是有先兆偏頭痛還是無先兆偏頭痛均可出現前軀症狀。可表現為精神、心理改變,如精神抑鬱、疲乏無力、懶散、昏昏欲睡,也可情緒激動。易激惹、焦慮、心煩或欣快感等。尚可表現為自主神經症狀,如面色蒼白、發冷、厭食或明顯的飢餓感、口渴、尿少、尿頻、排尿費力、打哈欠、頸項發硬、噁心、腸蠕動增加、腹痛、腹瀉、心慌、氣短、心率加快,對氣味過度敏感等。不同患者前軀症狀具有很大的差異,但每例患者每次發作的前軀症狀具有相對穩定性。這些前軀症狀可在前軀期出現,也可於頭痛發作中、甚至持續到頭痛發作後成為後續症狀。
2、先兆:約有20%的偏頭痛患者出現先兆症狀。先兆多為局灶性神經症狀,偶為全面性神經功能障礙。典型的先兆應符合下列4條特徵中的3條,即:重複出現,逐漸發展、持續時間不多於lh,並跟隨出現頭痛。大多數病例先兆持續5~20min。極少數情況下先兆可突然發作,也有的患者於頭痛期間出現先兆性症狀。尚有伴遷延性先兆的偏頭痛,其先兆不僅始於頭痛之前,尚可持續到頭痛後數小時至7天。
先兆可為視覺性的、運動性的、感覺性的,也可表現為腦幹或小腦性功能障礙。最常見的先兆為視覺性先兆,約佔先兆的90%。如閃電、暗點、單眼黑、雙眼黑、視物變形、視野外空白等。閃光可為鋸齒樣或閃電樣閃光、城垛樣閃光。視網膜動脈型偏頭痛患者眼底可見視網膜水腫,偶可見櫻紅色黃斑。僅次於視覺現象的常見先兆為麻痺。典型的是影響一側手和麵部,也可出現偏癱。如果優勢半球受累,可出現失語。數十分鐘後出現對側或同側頭痛,多在兒童期發病。這稱為偏癱型偏頭痛。偏癱型偏頭痛患者的局灶性體徵可持續7天以上,甚至在影像學上發現腦梗死。偏頭痛伴遷延性先兆和偏頭痛性偏癱以前曾被劃入“複雜性偏頭痛”。偏頭痛反覆發作後出現眼球運動障礙稱為眼肌麻痺型偏頭痛。多為動眼神經麻痺所致,其次為滑車神經和展神經麻痺。多有無先兆偏頭痛病史,反覆發作者麻痺可經久不愈。如果先兆涉及腦幹或小腦,則這種狀況被稱為基底型偏頭痛,又稱基底動脈型偏頭痛。可出現頭昏、眩暈、耳鳴、聽力障礙、共濟失調、複視,視覺症狀包括閃光、暗點、黑、視野缺損、視物變形。雙側損害可出現意識抑制,後者尤見於兒童。尚可出現感覺遲鈍,偏側感覺障礙等。
偏頭痛先兆可不伴頭痛出現,稱為偏頭痛等位症。多見於兒童偏頭痛。有時見於中年以後,先兆可為偏頭痛發作的主要臨床表現而頭痛很輕或無頭痛。也可與頭痛發作交替出現,可表現為閃光、暗點、腹痛、腹瀉、噁心、嘔吐、複發性眩暈、偏癱、偏身麻木及精神心理改變。如兒童良性發作性眩暈、前庭性梅尼埃病、成人良性複發性眩暈。有跟蹤研究顯示,為數不少的以往診斷為梅尼埃病的患者,其症狀大多數與偏頭痛有關。有報道描述了一組成人良性複發性眩暈患者,年齡在7~55歲之間,晨起發病症狀表現為反覆發作的頭暈、噁心、嘔吐及大汗,持續數分鐘至3~4天不等。發作開始及末期表現為位置性眩暈,發作期間無聽覺症狀。發作間期幾乎所有患者均無症狀,這些患者眩暈發作與偏頭痛有著幾個共同的特徵,包括可因酒精、睡眠不足、情緒緊張造成及加重,女性多發,常見於經期。
3、頭痛期:頭痛可出現於圍繞頭或頸部的任何部位,可位顳側、額部、眶部。多為單側痛,也可為雙側痛,甚至發展為全頭痛,其中單側痛者約佔2/3。頭痛性質往往為搏動性痛,但也有的患者描述為鑽痛。疼痛程度往往為中、重度痛,甚至難以忍受。往往是晨起後發病,逐漸發展,達高峰後逐漸緩解。也有的患者於下午或晚上起病,成人頭痛大多歷時4h~3天,而兒童頭痛多歷時2h~2天。尚有持續時間更長者,可持續數週。有人將發作持續3天以上的偏頭痛稱為偏頭痛持續狀態。
頭痛期間不少患者伴隨出現噁心、嘔吐、視物不清、畏光、畏聲等,喜獨居。噁心為最常見伴隨症狀,達一半以上,且常為中、重度噁心。噁心可先於頭痛發作,也可於頭痛發作中或發作後出現。近一半的患者出現嘔吐,有些患者的經驗是嘔吐後發作即明顯緩解。其他自主功能障礙也可出現,如尿頻、排尿障礙、鼻塞、心慌、高血壓、低血壓、甚至可出現心律失常。發作累及腦幹或小腦者可出現眩暈、共濟失調、複視、聽力下降、耳鳴、意識障礙。
4、頭痛終末期:此期為頭痛開始減輕至最終停止這一階段。
5、後續症狀期:為數不少的患者於頭痛緩解後出現一系列後續症狀。表現怠倦、困鈍、昏昏欲睡。有的感精疲力竭、飢餓感或厭食、多尿、頭皮壓痛、肌肉痠痛。也可出現精神心理改變,如煩躁、易怒、心境高漲或情緒低落、少語、少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