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類風溼關節炎概況及主要症狀
類風溼關節炎(RA),是一種慢性、以侵犯關節為主要特徵、累及全身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國發病率為0.35-0.4%,並且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40-50歲多發。它的病程較長,致殘率高,是一種治療難度較高的免疫性疾病。
其發病機制不明,普遍認為與遺傳(如HLA-DR1、4等)、感染、內分泌異常等因素有關。類風溼關節炎的基本病理改變為滑膜炎症反應,而這也是患者感到關節疼痛、關節積液的主要原因。
類風溼關節炎的特徵性表現為主要以下四點:(1)對稱性、多發性關節痛(手多見);(2)晨僵(大於1小時);(3)類風溼結節;(4)為慢性波狀漸進性病程,並最終可導致關節畸形(此為最終致殘的主要原因)。它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放射學檢查來確診,如出現以上症狀並持續6周以上,尤其是出現對稱的多關節疼痛,且排除外傷等明顯誘因時,需及時前往醫院檢查,以期早發現早治療,控制疾病進展、降低致殘率。
2、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
類風溼關節炎目前尚無根治方法,現治療目的為是控制症狀、防止結構破壞、恢復生理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並最大限度地改善與健康相關的生存質量。達到治療目標最重要的方法是消除炎症,強調早期治療、聯合用藥和個體化治療的原則。
疾病早期以非手術治療為主,患者首先要樹立與疾病長期鬥爭的信念,避免各種誘發因素,適當的休息、理療、體療、正確的關節活動和肌肉鍛鍊對緩解症狀及改善關節功能有一定作用,而這些需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藥物治療:
主要用於疾病早期、緩解症狀、控制疾病進展,包括以下四類藥物:
(1)非甾體類抗炎藥:具有抗炎、止痛、減輕關節腫脹的作用。但需關注其胃腸道反應及潛在增加心血管風險可能(尤其是老年人),不可同時服用兩種非甾體類藥物。它雖能減輕症狀,但是無法改變病程和關節破壞,需其他藥物聯合使用。
(2)抗風溼藥:這類藥物較非甾體抗炎藥發揮作用慢,大約需1 ~ 6 個月。不具有明顯的鎮痛和抗炎作用,但可延緩或控制病情進展。常用藥物包括柳氮磺吡啶、甲氨喋呤。為彌補其起效慢和抗炎作用弱的缺點,可與一種非甾體抗炎藥聯合應用。
(3)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不能阻止疾病進展,且不良反應大,一般不建議長期口服或靜脈注射治療,僅在病情嚴重時短期使用。
(4)生物製劑:為一種新型的控制RA 的藥物,具有良好的抗炎和阻止疾病進展的作用,常用的藥物有依那西普、英利昔單抗、阿達木單抗。與傳統抗風溼藥相比,生物製劑治療RA 的主要特點是起效快、患者總體耐受性好,延緩或抑制骨破壞的效能明顯。早期應用可使更多RA 患者的臨床症狀、軀體功能障礙得到緩解,阻止影像學進展。但其有可能發生注射部位反應或輸液反應,有增加結核感染、肝炎病毒激活和腫瘤的風險。
外科治療:
當疾病進展至關節疼痛嚴重、活動受限或關節畸形時,此時藥物治療效果已不佳,需行外科手術治療。
(1)滑膜切除術:疾病早期且累及主要為大關節時,可行關節鏡下滑膜切除術,可緩解疼痛、腫脹,延緩軟骨破壞。
(2)關節置換術:在疾病中後期,尤其是出現關節嚴重破壞畸形時,可行關節置換術治療。特別是同側髖或踝及對側膝、髖或踝關節均受累者,全關節置換術可使關節疼痛消失、畸形矯正和功能改善。
(3)關節融合術:一般作為關節置換術失敗的挽救措施。對小關節病變、非中心關節或活動要求低的關節,在要求關節穩定或關節成形效果不好時應用。
總之,RA雖然現無根治方法,但如能早發現早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減少致殘率。即使已進展至終末期,現關節置換技術已有長遠發展,行外科手術治療後,絕大多數患者可明顯減輕疼痛,改善生活質量和關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