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的提高,膽囊息肉的發病和檢出率均呈現增高趨勢,而人們面對膽囊息肉的態度和處理方法卻各不相同,大多數人顯得過於焦慮抑或過於放鬆。下面介紹兩個典型案例,首先來看過度焦慮型,患者小彭(化名),男,35歲,體檢發現膽囊多發息肉半年,較大者6.6*5mm,自從發現該病變後總是自覺右上腹部刺痛不適,且非常擔心會轉變為膽囊癌,寢食難安,堅決要求手術切除膽囊,經勸解無效於2011-04-03日在我院行經腹腔鏡下膽囊切除手術;再看過度放鬆型,患者張女士,45歲,3年前體檢發現膽囊單發息肉,大小5*6mm,1年前再次檢查發現息肉增大至11*9mm,其仍未引起重視,後於2012-03-11日出現尿黃、皮膚和鞏膜黃染,行磁共振和CT檢查診斷為原發性膽囊癌,並累及肝臟和肝門部膽管,失去手術治療的機會。誠然,這兩種都不是正確的處理方法,也都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後者更加悲情,那麼究竟該如何對待膽囊息肉呢?
要正確面對膽囊息肉,我們首先要正確認識膽囊息肉。我們通常經B超檢查發現的膽囊息肉全稱應為膽囊息肉樣病變,是形態學和影像學診斷的概念,是指來源於膽囊壁並向膽囊腔內突出或隆起的病變。從病理學的角度主要包括膽囊息肉和膽囊腺瘤兩種,前者是非腫瘤性息肉,如膽固醇息肉,炎性息肉等;後者為腫瘤性息肉,可惡變,是膽囊癌的癌前病變。膽囊膽固醇息肉最多見,佔膽囊息肉樣病變的95%以上,多為多發,實際上是膽汁中膽固醇過飽和而析出的膽固醇結晶,不會惡變,除膽囊頸部息肉外多無明顯症狀,通常無需手術治療,儘量避免進食高膽固醇類食品如:雞蛋(尤其是蛋黃)、肥肉、海鮮、無鱗魚類、動物內臟等即可,藥物治療主要以調節膽固醇代謝和調節膽汁中的成分為抓手,效果均不甚理想。膽囊腺瘤多為單發,有蒂息肉,外形可呈乳頭狀或非乳頭狀,惡變率約30%,癌變機會與腺瘤大小呈正相關,是膽囊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女性比較多見,男女之比約2: 7,大多數為單發,少數多發,可發生在膽囊的任何部位,合併急性膽囊炎時可出現右上腹陣發性脹痛或絞痛、噁心、嘔吐等症狀,直徑大於1cm或直徑大於5mm且進行性增大的膽囊腺瘤應行手術治療,藥物治療不能消除膽囊腺瘤。
簡單來說,反覆發作急性膽囊炎或慢性膽囊炎症狀(右上腹隱痛、上腹部飽脹不適、噯氣等)長期存在影響生活質量的膽囊多發或單發息肉均應行手術治療;直徑大於1cm或直徑大於5mm且進行性增大的膽囊單發息肉應行手術治療;年齡大於50歲,或合併膽囊結石者,癌變幾率增大,應行手術治療;無症狀的膽囊多發息肉無需手術治療;發現膽囊息肉後,在未行手術治療之前,均應定期行B超隨訪檢查。回過頭來在看看前面提到的兩個病例,小彭為膽囊多發息肉,症狀不明顯,實際上無需行膽囊切除,我們要知道,膽囊是有功能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濃縮和排洩膽汁。膽汁是由肝臟持續性分泌的的,正常成人肝臟每日分泌600~1000ml膽汁,其中97%是水和電解質,而主要起脂肪消化吸收功能的膽汁酸鹽僅佔3%左右。在我們未進食時肝臟分泌的膽汁主要流入膽囊,膽囊可吸收膽汁中的水和電解質,從而提高膽汁中膽汁酸鹽的濃度;而當我們進食後,在一些神經體液因素的作用下,膽囊將膽囊膽汁排入小腸,幫助脂肪的消化吸收。因此,在將膽囊切除後,2~3月內可出現上腹部飽脹、噯氣、腹瀉甚至消瘦等消化功能不全的表現,雖然隨著時間的延長大多數患者可通過膽管擴張來代償,而也有少數患者可長期存在症狀。對於老張,我們真的非常遺憾,她如果提高警惕,早點行手術切除膽囊,她的生命也還能延續很長,而現在確即將走到盡頭,所以對於膽囊單發息肉我們一定要重視,及時複查,有變化時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