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22 09:36

  無論是痔的診治常規還是護理常規,都沒有提及患者在內扎外剝術後應該採取何種體位。通常認為,為減輕或避免術後肛門疼痛、出血、尿瀦留等併發症,患者術後宜制動從靜、忌坐從臥。而對於混合痔術後併發症的處理,除了強調手術操作的重要性外,主要集中在各種藥物的內服外用,希冀利用藥物的作用來減輕或減少術後併發症,而對於術後體位的擇取是否對術後併發症有影響則研究較少。本研究觀察了混合痔內扎外剝術後患者不同體位對術後併發症的影響,現將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選擇
  混合痔診斷符合《痔臨床診治指南(草案)標準,主要臨床表現為內痔和外痔的症狀同時存在,並擬行混合痔內扎外剝術。除外其他肛門疾病,如肛裂、肛瘻、直腸腫瘤等。
  1.2、一般資料  200例病例均為2009年10月至2010年8月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肛腸科收治的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觀察組中男性48例,女性52例;平均年齡(48.2±5.12)歲。對照組中男性46例,女性54例;平均年齡(47.16±6.73)歲。兩組年齡、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處理方法  兩組手術統一採用混合痔內扎外剝術,術後每日紅油膏常規換藥。
  1.3.1、觀察組  術後6h即採用端坐位,每次30min,每天累積2h;術後第1天至第7天,每天累積端坐4h,每次30min。
  1.3.2、對照組  術後當天採取臥位,術後第1天至第7天,非睡眠時間採用臥位(避免端坐),姿態不限。
  1.4、觀察方法
  1.4.1、臨床觀察  採用4級法觀察出血、疼痛、排便困難及排尿困難等症狀情況,於痔術後當天和手術後第3、7天分別評價(分級標準見表1),同時統計住院時間和恢復工作時間。
  1.4.2、臨床療效  術後第28天參照有關標準[3]評價臨床療效。治癒:症狀消失,痔消失;好轉:症狀改善,痔縮小;未愈:症狀、體徵均無變化。
  1.4.3、隨訪  術後6個月隨訪局部不適和對手術滿意情況。
  1.5、統計學方法  等級資料採用Ridit分析,計量資料採用t檢驗。
  2、結果
  2.1、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對照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臨床症狀變化情況 觀察組術後當天疼痛、排尿困難情況明顯較對照組輕(P<0.05);術後第3天,觀察組疼痛、排尿困難、排便困難、出血、水腫等併發症明顯輕於對照組(P<0.05,P<0.01);術後第7天,觀察組疼痛、排便困難、出血等併發症明顯輕於對照組(P<0.05,P<0.01) 。兩組均無肛門狹窄等併發症發生。
  2.2、住院及恢復工作時間比較 觀察組平均住院時間為(6.75±1.28)天,對照組為(10.28±3.65)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恢復工作時間為(8.12±2.73)天,對照組為(14.28±2.98)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隨訪情況  觀察組、對照組分別有42例和45例於術後6個月完成隨訪,兩組局部不適和對手術滿意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手術是痔病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術後常見的併發症包括尿瀦留、疼痛、出血、排便困難等。創傷是炎症發生的重要因素,開放性汙染的傷口清創過程一般為7天。在開放性痔手術切口的炎症反應期內(7天),創傷部位因毛細血管通透性及組織滲出增加而出現充血、水腫,同時由於組織內壓增高和緩激肽等釋放而引起創面疼痛。針對創傷的這一階段,局部血供的改善既可減輕創傷部位的充血、水腫,也可借降低局部炎症介質的濃度而減輕疼痛。
  從解剖角度而言,端坐位並不會加重患者手術部位的疼痛。肛管部分深隱於會陰三角中,端坐位時,體重是由坐骨結節及附於其表面的脂肪、筋膜組織承擔,而不是肛門,所以採用端坐位並不會壓迫到創面。其次,肛管皮膚及皮下的血供主要來源於穿過內、外括約肌到達相應的部位的肛門動脈,所以只要肛門部保持足夠的鬆弛,就能保證局部足夠的血供;同時,與同名動脈相對應的靜脈迴流也需要穿過括約肌才能進入到體循環中。如果肛門括約肌持續緊張,就會壓迫到穿行而過的血管,既影響了局部的血供,也阻礙組織液的迴流,從而加重炎症反應。
  術後尿瀦留多因手術後精神過度緊張或因手術後肛門傷口疼痛刺激引起的括約肌痙攣,導致膀胱及尿道的括約肌痙攣而產生排尿困難。術後排便困難,多為患者對排便的恐懼、擴約肌無法放鬆引起繼發性的出口梗阻型排便困難。採用坐姿,既能讓肛管括約肌鬆弛,使肛管張力減弱,增加局部血供,改善局部循環,從而減輕炎症反應的強度,降低術後肛門的疼痛;又可緩解尿道括約肌的痙攣,從而減少尿瀦留的發生,且放鬆的肛管可以減輕患者因局部炎症反應而產生的下墜感,減輕不必要的多餘便意,利於糞便的排空。
  本觀察結果顯示,兩組臨床療效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術後端坐位對手術的療效無影響。觀察組在改善疼痛、排尿困難、排便困難、出血、水腫等併發症方面明顯優於對照組(P<0.05,P<0.01),住院時間及恢復工作時間亦少於對照組(P<0.05,P<0.01),提示端坐位有利於減輕術後併發症和患者的康復。本研究結果表明,患者在痔術後早期即採取端坐位,有利於術後的恢復,可有效減少、減輕手術創傷引起的痔術後併發症的發生。

不同體位選擇對混合痔內扎外剝術後併發症的影響相關文章
 (1)手術指徵保守治療無效,痔脫出嚴重,較大纖維化內痔、注射等治療不佳,合併肛裂、肛瘻等;   (2)手術原則通過手術使脫垂肛墊復位,儘可能保留肛墊的結構,從而術後儘可能少地影響精細控便能力;   (3)術前準備內痔表面有潰瘍、感染時,先行通便、溫熱水坐浴保守治療,潰瘍癒合後再手術;做腸道準備。   (4)手術方式   ①血栓性外痔剝離術適用於血栓性外痔保守治療後疼痛不緩解或腫塊不縮小者。  
發布於 2023-03-01 09:43
0評論
【摘要】目的:評價痔洗方對治療混合痔術後患者局部肉芽組織水腫、傷口疼痛,排便時出血的療效。方法:設治療組60例與對照組60例,治療組採用痔洗方燻洗治療,對照組採用金玄痔科燻洗散燻洗治療。結果:在用藥3天、用藥7天時,治療組和對照組的水腫、疼痛得分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lt;0.05)&lt;font=&#34;&#34;&gt;,治療組療效優於對照組;而便血得分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
發布於 2023-01-06 03:11
0評論
目的觀察原位皮瓣移植齒線保留術治療環狀混合痔的臨床效果。方法採用對照研究,將164例環狀混合痔的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84例及對照組80例,治療組用原位皮瓣移植齒線保留術,對照組用傳統的外剝內扎術,對兩組治癒時間、疼痛情況、肛門狹窄、水腫等術後併發症及療效進行比較。結果164例患者全部治癒,治療組在治癒時間、術後疼痛、肛門狹窄、術後水腫等方面優於對照組,二者有統計學意義(P&lt;0.5)。結論原位
發布於 2022-12-01 00:41
0評論
混合痔是肛腸科最為常見的疾病,其具體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便血、內痔脫出、粘液外溢、疼痛等;就其發病機理而言,主要有靜脈曲張學說、血管增生學說、炎變學說、肛墊下移學說、這些理論各有側重,痔的形成最終歸結為“淤”,早期痔是靜脈淤血,中晚期淤血同時伴有維持血管正常位置的彈力纖維的斷裂。混合痔的分型:主要依據齒狀線以下部分性質將其分為靜脈曲張型混合痔、結締組織增生型混合痔、炎性混合痔,但這些分型並非截然分開
發布於 2022-09-24 19:56
0評論
混合痔是肛腸科最為常見的疾病,其具體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便血、內痔脫出、粘液外溢、疼痛等;就其發病機理而言,主要有靜脈曲張學說、血管增生學說、炎變學說、肛墊下移學說、這些理論各有側重,我的導師安阿h教授認為痔的形成最終歸結為“淤”,早期痔是靜脈淤血,中晚期淤血同時伴有維持血管正常位置的彈力纖維的斷裂。混合痔的分型:主要依據齒狀線以下部分性質將其分為靜脈曲張型混合痔、結締組織增生型混合痔、炎性混合痔,
發布於 2022-09-24 19:53
0評論
環狀混合痔在痔病中發病率較高,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佈的肛腸科16種難治病之一。本病除大便時肛門有物脫出外,還伴有經常大便帶鮮血;若脫出腫物不能及時送回,將導致嵌頓、壞死,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本病外痔部分呈360°分佈,痔核與痔核之間常不能分出正常皮膚,病理形態以結締組織增生和靜脈曲張為基本特徵;內痔一般在Ⅱ度以上,臨床治療較為棘手。寇玉明老師從事肛腸疾病的診治工作30餘年,作為衛生
發布於 2022-12-17 13:30
0評論
2006版《痔臨床診治指南》指出:無症狀的痔無需治療;治療的目的重在消除、減輕症狀;解除症狀較改變痔體的大小更有意義。隨著人們對肛管直腸解剖認識的不斷提高,對痔病發生機制的深入研究,微創技術和理念的引入以及現代高科技的應用,痔病的治療方式也在不斷改進。目前對痔病的治療,總的趨向是中西醫相結合,非手術療法與手術療法相結合的醫生和患者所重視的微創無痛的綜合治療方法。微創醫學包括微創理念和微創技術兩部
發布於 2023-02-22 11:06
0評論
痔的概述痔是一種常見疾病,是肛墊發生病理性肥大、移位,以及肛周皮下血管叢血流淤滯形成的團塊,出現墜脹、疼痛、出血或嵌頓等臨床表現,稱為痔。在我國3000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痔的出現,在國外早在公元前500~前300年就有“haemorrhoids”的記載,haemorrhoid是來自於古希臘字haemorrhoides,意指出血。一、病因:目前病因仍不清楚。主要有以下學說:1、肛墊下移學說:認為在
發布於 2022-12-25 19:50
0評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痔的本質及痔發生機制認識的不斷深入,痔的治療在理念和方法上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觀念認為位於齒線上方右前、右後、左正中的三個粘膜包塊為異常結構,即內痔,因此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之說。基於上述認識在治療方法和治療理念上採用的是“逢痔必治”,併力求在結構上將“痔”(肛墊)徹底消除。1975年Thomson根據其研究結果首次提出肛墊學說,即傳統觀念認為的肛墊實際上是肛管部位正常
發布於 2023-01-14 03:46
0評論
微創理念和微創技術是現代外科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其要求“儘可能少或小的創傷”使患者達到和保持最佳的內環境穩定狀態,“病人付出儘量小的代價”[1]而達到同樣良好的效果。如何將微創理念與微創技術應用於肛腸外科是目前肛腸科專業醫生積極探索的問題,也是肛腸外科未來發展的方向與目標。《痔臨床診治指南(2006版)》指出:無症狀的痔無需治療;治療的目的重在消除、減輕症狀;解除症狀較改變痔體的大小更有意義。在這
發布於 2023-01-17 22:3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