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乳腺癌有遺傳嗎?
乳腺癌是否有遺傳,這是患者本人和家屬均十分關心的問。的確,遺傳因素在乳腺癌的發生過程中是起一定作用的。研究發現,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如果一個女性的母親或姐妹在絕經前患過乳腺癌,那麼她患乳腺癌的危險將為正常人的6倍。如果一個女性的母親或姐妹患過雙側乳腺癌,那麼她患乳腺癌的危險將為正常人的8倍,即她們當中而且乳腺癌病人的第二代出現乳腺癌的平均年齡約比一般人提早10年左右,多發生在閉經前。母親末患乳腺癌,但自己的姐妹當中有兩人患乳癌,那麼自己患病的危險性則為常人 的3倍。但是,需要強調的是,乳腺癌並不是直接遺傳的,而是一種 "癌症素質"的遺傳,是遺傳對乳腺癌的易感性(即乳腺癌的易患因素),而不是乳腺癌本身。這也就是說,乳腺癌不是一種不可避免的遺傳性疾病,乳腺癌病人的親屬不一定患乳腺癌,只不過 是比一般人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多一點而已。乳腺癌的發生還與其他因素,如生育、飲食、內分泌等有關,只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才會使乳腺癌發生。 明確這些,對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有兩方面指導意義。一方面應避免不必要的懼怕心理和精神負擔,認識到乳腺癌是不會直接遺傳的;另一方面需注意預防乳腺癌,採取一些預防措施和定期作乳房自我檢查。如果發現乳房腫塊則應及早就診,這有利於乳腺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提高治癒率,這些對於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們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乳腺外科吳克瑾
2、甚麼是保乳術?
它是相對於乳腺癌根治術而言的一種手術方式,主要是通過乳腺腫瘤的局部切除,再加上正規的化療和放射治療,既達到和乳腺根治術一樣的治療效果,又可以保持較好的外觀和上肢活動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這種手術方法在發達的西方國家已經成為治療常規。
3、甚麼是“受體陽性”?
在乳腺癌患者就診時,常常會聽到醫生詢問“受體”的情況,那麼,甚麼是“受體”?它們又有甚麼功能呢?
乳腺癌的發生約有60~70%和女性激素有關也就是說,只要能抑制女性激素,就可能會抑制癌細胞。因此,在治療過程中瞭解病人的雌激素、孕激素受體的情況,對治療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受體“陽性的患者,往往對內分泌治療反應性好。常用的內分泌治療藥有:三苯氧胺、氟隆、法樂通等。
4、前哨淋巴結是甚麼?
近來發現,癌細胞從病灶最先流入的淋巴結(稱為“前哨淋巴結”)裡沒有轉移的話,可以說有95%以上的可能沒有轉移到別的淋巴結。為此,CT等檢查結果提示無腋窩淋巴結轉移時,在術中找到前哨淋巴結並取出檢查,如果仍未見轉移,就可以不行腋窩淋巴結清除術。
5、甚麼是靶向治療
科學的發展使人類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去研究乳腺癌等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還可以在分子水平設計針對不同靶點的新型藥物。比如HER2過表達是腫瘤形成的早期事件, HER1過表達是腫瘤發展過程中的較晚期事件。同時表達HER1和HER2的乳腺癌,多對內分泌治療耐藥。因此,針對HER家族為靶點的藥物是研究的熱點,曲妥珠單抗(赫賽汀)是重組的針對HER2受體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是乳腺癌治療領域的第一個分子靶向藥物。赫賽汀單藥治療的有效率為15%-30%,與化療聯合可以更好地提高療效。
6、絕經前後內分泌治療有和不同?
由於體內的雌激素可以刺激乳腺癌細胞的增生,因此,抑制雌激素的作用就可以達到抑制腫瘤細胞的效果。在絕經前的患者,體內的雌激素主要來自於卵巢,通過藥物或者手術去除卵巢的功能(去勢治療)是絕經前患者的選擇之一;而對於絕經後的患者,雌激素主要來源於腎上腺分泌的雄激素經芳香化酶轉化而來,因此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劑(如氟隆)可以抑制雌激素的產生,達到抑制腫瘤的目的。而單純雌激素的抑制劑(如三苯氧胺)則對絕經前後的患者都可以使用。
7、甚麼是鉬靶檢查?
“鉬靶檢查”實際上是用乳腺專用X線拍片裝置來對乳腺進行的X線診斷。因為乳房主要由柔軟的脂肪組織組成,把它們夾在特殊的塑料板之間拍片,可以發現乳房腫塊、鈣化和乳腺結構變形等異常。夾得緊可能會有一點痛,但可以拍到好的片子,有助於正確的診斷。
8、放療病人有時出現下嚥不適怎麼辦
胸部接受放療的病,人當放療到兩週左右,患者會出現下嚥痛或胸骨後不適的感覺,尤其是吃饅頭、米飯時,這是因為在放射野內食道接受了放療,出現粘膜充血、水腫,這一般多為暫時現象,通過進軟的、清淡的食物,放療野的改變,上述症狀會減輕或適應的,患者不要著急。如果症狀加重出現,放射性食道炎,患者不能進食,可通過輸液,口服局麻藥物,甚至暫停放療等辦法來緩解症狀。
9、甚麼是“PET”檢查
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是藉助於不同的分子顯像劑反映腫瘤細胞與正常組織間代謝的差異性,進而推測腫瘤生物學特性的一種功能性檢測手段。 18FDG PET是應用18F正電子標記的脫氧葡萄糖,在己糖激酶的作用下,形成的FDG-6磷酸,不參與正常葡萄糖代謝,而在高糖酵解的腫瘤部位有較多的放射性濃集的原理來進行的。通常,腫瘤的惡性程度越高, FDG的聚集越多,相反低代謝良性疾病則FDG的濃集少或不濃集,因此18FDG PET顯像不但用於腫瘤診斷,還可用於良惡性疾病的鑑別診斷。
10、乳腺癌骨轉移應該如何治療
乳腺癌骨轉移綜合治療的主要目標:① 緩解疼痛,恢復功能,改善生活質量;② 預防和治療SRE;③ 控制腫瘤進展,延長生存期。
治療原則: 乳腺癌骨轉移已經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可以選擇的治療手段包括:①化療、內分泌治療、分子靶向治療等;②雙膦酸鹽治療;③手術治療;④放射治療;⑤鎮痛和其他支持治療。醫生應根據患者具體病情來制定個體化的綜合治療方案。
11、乳腺癌病人應該如何隨訪
隨訪時間:治療後的2年內,每3個月隨訪一次,以後的3年(也就是手術後的第3-5年)每半年複查一次,再以後每年複查一次。如不能來院複查者可發信或電話隨訪。
隨診檢測項目:血常規、肝腎功能檢查。胸部X攝片,B超(乳腺及區域淋巴結,肝區)。乳腺鉬靶照像。4.觀察乳房及其切口周圍有無腫塊,保乳術後乳房美容效果,患側上肢淋巴水腫情況及其上肢功能恢復情況。對疑有骨轉移者行全身骨掃描。
12、小葉增生會癌變嗎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從組織形態來看,不伴有乳腺導管上皮增生的單純小葉增生,佔全部乳腺增生的70%,不會變為乳腺癌。伴有導管上皮增生,但上皮細胞無異型的乳腺增生佔20%,惡變率為1-2%。導管上皮增生,上皮細胞呈輕度異型的乳腺增生,惡變率為2-4%。導管上皮增生,若上皮細胞重度異型,發生雖率僅為5%,但惡變率卻為75%-100%。因此,雖然只有極少數的乳腺增生可以發生癌變,但仍不應大意,每隔3個月或半年應去醫院複查。如果發現有單側範圍侷限的病變,或乳腺結節短期內增大變硬,應提高警惕。絕經前後及老年患者,特別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婦女,更應經常到醫院去複查,以便能夠發現癌前期病變,及時處理,防患於未然。
13、指導乳房癌術後患者的功能鍛鍊
乳房癌現在是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佔居首位的疾病,嚴重威脅女性身心健康。現我院普外科四病區作為乳房疾病專科病區,已成功根治百例乳房癌患者,而術後早期功能鍛鍊是乳癌術後恢復的關鍵,針對這點病區護士指定了多項措施,以幫助患者恢復。常規術後六小時患者清醒後即抬高患肢,鼓勵握拳,術後第一天行腕部及肘部活動,第二天起肩部活動,逐步過度到自己梳頭,洗臉,刷牙,待拔除腋下引流管後,進行手指爬牆活動,最終以患者過頭頂觸及對側耳廓為最佳。現在我們首先在乳癌病房內粘貼術後康交操的指導圖樣,發放彈性小球,每月2次由一名護士組織患者在並區走廊一角進行健身操實體訓練。每年有醫護人員策劃不定期組織“乳房癌患者聯誼會”,提供一個交流信息的平臺。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病區開展一項新措施就是改變原先腋下引流按牆式負吸而改用乳房專用輕型負壓瓶,形似一個太空杯,這樣更利於患者早期下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