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命科學的進步與發展,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逐漸轉化為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但是目前綜合醫院心理障礙發病率高(佔就診總數的 24%),非精神專科醫師由於缺少訓練,識別率低(僅為 15.9%),容易造成漏診,這種偏向迫切需要改變。筆者受邀對心理治療的應用方面與學員進行探討,主要分以下三方面:
一、理論與分析方面
中國傳統醫學對心理治療已予以闡述,比如《靈樞》“語之與其善,導之以其所使,開之以其所苦”。開導、暗示,改變不合理認知,調整情緒,調其神而利其行。心理治療的概念:心理治療又稱精神治療。是應用心理學的原則與方法,採用治療者和被治療者間的相互反應與關係,治療病人的心理、情緒、認知與行為有關的問題。目的:在於解決諮客所面對的心理困難,減少焦慮、憂鬱、恐慌等精神症狀,改善諮客的非適應行為,包括對人對事的看法,人際關係,並促進人格成熟,能以較有效的方式來處理心理問題及適應生活。通過澄清、領悟、治療三階段進行治療。
理論模式按照主要學術理論與施行之要點進行分類:
1、分析性心理治療→精神分析→內在精神;
2、認知性心理治療→認知治療→認知修正;
3、支持性心理治療→支持治療→適應現實;
4、行為性心理治療→行為治療→更改行為;
5、人際性心理治療→婚姻家庭團體→人際關係。
認知療法關於不合理認知包括:任意推斷、選擇概括、過渡引申、誇大和縮小、全或無思維。艾利斯的理性情緒療法是關於理性治療非理性。主要三個特徵包括絕對化的要求、過分概括、糟糕至極。
心理治療實施方式按照參與對象分類:個人心理治療、夫妻心理治療、家庭治療和團體治療;按照治療時程分類:長期、短期、限期治療。
心理治療的治癒因素:糾正非功能性的認知;處理心理上的阻抗;促進自我功能的成熟;改善自我防禦機制;新行為的訓練與養成;改善人際關係;人生態度的改變。
二、操作和會談
主要通過驚恐障礙(PD)這一案例進行實例治療。PD 是內科疾病最傑出的冒名頂替者,以心臟、呼吸、神經表現而就診內科。內科醫師作為 PD的首診醫師如果掌握相關心理學知識,掌握操作會談技巧,會比專科醫師更值得病人信賴。心理治療最重要的建立良好的諮詢或治療關係。目前只有認知行為治療(CBT)被嚴格的臨床試驗證實有效。
PD 主要涉及四個方面情況:
1、生理方面:“交感神經的風暴”,尤以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的症狀突出;
2、情緒方面:極度的焦慮、擔心、害怕,嚴重發作常合併抑鬱症狀;
3、認知方面:相信自己快要窒息死亡、注意力不集中,現實解體,記憶正暫時減退,繼發疑病觀念;
4、行為方面:求助,多於急診室就診。
常常反覆在內科就診,常常診斷為急性心肌缺血、癔病、哮喘等疾病。CBT 認為驚恐症狀是患者將一些不足以引起劇烈反應的刺激因素自動地賦予錯誤的意義,繼而引起情緒反應及行為改變。患者往往沒有識別只記得錯誤認知,而是不斷地採取各種方式來緩解由此帶來的不適應。治療是通過改變患者錯誤認知及行為重塑緩解症狀。認知上幫助打破情緒焦慮和軀體感覺敏感之間惡性循環;行為上幫助患者對引起驚恐的刺激進行脫敏。
通過以下步驟進行操作:
1、心理教育:教導方式;
2、持續對驚恐的監測記錄:記日記;
3、呼吸訓練:有節律的腹式呼吸;
4、認知重建:對自身超敏的感覺所造成的擔心進行識別和記錄;
5、暴露:最核心的治療步驟。
三、思考
威廉·奧斯勒說:“行醫,是一種科學為基礎的藝術。它是一種專業,而非一種交易;它是一種使命,而非一種行業;從本質來講,醫學是一種使命、一種社會使命、一種人性和情感的表達。”所以醫生和病家的交流是我們醫生 21 世紀必備的技能。我們通過培訓快速掌握識別心理障礙,選用最佳治療方法(藥物治療結合認知行為治療或其他形式的談話治療),來建立和諧建設性的醫患關係,幫助患者認識自己內心衝突,糾正錯誤觀念,釋放自我,學會面對現實,增加心理自由度,不強迫自己達到完美無缺。心理治療中我們要注意到“三心二意”。(三心:耐心、細心、小心;二意:意識到諮訪關係角色,意會患者的言外之意)。
四、結語
作為首診的綜合醫院醫師,雖不像專科醫師做系統的心理治療,但從臨床實踐來看,醫生與患者的每一次接觸都具有廣泛的心理治療意義。在患者最需要幫助救治之時,以一個醫師的人格、素養、經驗與理論有機結合,對患者的病症表示理解並給予合理的解釋,在根據患者的領悟力、生活事件、年齡、個性等進行創造性的心理治療,激發患者對其產生心理障礙的心理機制探討的動力,這對患者來說就是最好最快的治療。還可以提高藥物治療的依從性,也是治癒疾病及防止疾病復發的基礎。綜合醫院醫師們也會從有效的治療中,體會更多的成就感,從而走向更願意關注患者心理精神健康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