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胃癌是一種常見腫瘤,其死亡率僅次於肺癌、肝癌、腸癌。但是,由於80%的胃癌早期無特異性症狀,給診斷帶來困難,所以,切不能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尤其是以下一些錯誤觀念可能使人對胃癌失去警惕。
一、胃病是中老年人的毛病
錯誤。胃癌的發病率雖然以中老年組較高,但據國內多家醫院報道,35歲以下年輕人的胃癌發病率也已經高達6%―11%,且惡性程度較高。由於現在年輕人學習工作壓力大,休息、飲食不規律,胃潰瘍等胃病發病率並不低,所以,當出現不明原因的上腹部不適、腹脹、隱痛、飽脹感,食慾減退、噁心、嘔吐、食慾差、睏倦、易疲勞、進行性消瘦與貧血,柏油樣大便甚至嘔血,要及時上醫院檢查。
二、胃病是我多年的老毛病,自己吃點藥就可以了
錯誤。早期胃癌患者80%沒有症狀,少數有症狀也是些非典型症狀,極易同一些胃炎、胃潰瘍等胃病相混淆。所以,千萬不要自以為是地根據既往經驗和症狀來判斷自己的疾病,自行買藥解決,這是非常不科學的,極有可能干擾胃癌的早期診斷。
三、我患胃潰瘍已經切除大半個胃了,不可能再得胃癌
錯誤。胃在大部分被切除後,仍然有可能得胃癌,醫學上稱之為殘胃癌。殘胃患者胃癌的發生率是健康人2―12倍,而比服藥治療胃病者高2―4倍。殘胃發生癌變的原因是喪失了幽門的功能(幽門括約肌有兩重功能,一是防止胃內尚未消化好的食物進入十二指腸;二是防止腸液、膽汁逆流入胃,保護胃內的酸性環境),十二指腸內的膽汁和胰酶能溶解上皮細胞,加速細胞分裂;膽汁、腸液主要為鹼性,這些都易損壞胃粘膜的屏障作用;殘胃中產亞硝酸鹽細菌增多,使得致癌的亞硝基化合物濃度增大;胃切除吻合時的刺激和張力很高的結紮,也可能成為致癌因素。不能因胃切除就對胃癌掉以輕心,良性胃病術後的患者,術後5年內應爭取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不要拒絕活檢病理檢查。
胃癌常用的檢查方法有:
纖維內窺鏡檢查(俗稱胃鏡);X線鋇餐檢查;B超檢查;免疫學檢查:如CEA;CT檢查。
早期胃癌常規CT檢查難以顯示,主要依靠氣鋇雙重對比造影及纖維內鏡。
線鋇餐檢查是胃腸道腫瘤的主要檢查方法,尤其是胃低張雙重對比造影檢查可顯示小至0.5釐米以下的小胃癌或微小胃癌。檢查前1―2天停服不透X線或影響胃腸功能的藥物,如次碳酸鉍、葡萄糖酸鈣等;檢查前一日吃少渣易消化的食物,晚餐後禁食;有胃瀦留的病人檢查前一晚洗胃;全消化道鋇餐檢查日凌晨2點服硫酸鋇粉100克,用溫開水200―300毫升調服;放鬆情緒,因為吞食鋇劑對身體沒有害處,不會被吸收,將隨大便排出體外,該檢查後1―2天會解白色大便,但懷孕3個月內不能做該檢查。
胃鏡檢查及病理活檢是胃癌診斷的金標準,在醫生確定無相關禁忌證後可進行該項檢查,受檢者檢查前應禁食8小時,估計有胃排空延緩者,需禁食更長時間,有幽門梗阻者,應先洗胃再檢查。取胃組織活檢者術後不應立即進食熱飲及粗糙食物。很多患者認為胃鏡檢查太痛苦而不願意接受。其實,在現代科技條件下,一次內鏡檢查10分鐘即可完成,檢查時服一些鎮靜劑可減少痛苦,現在許多醫院開展了無痛胃鏡檢查。
由於早期胃癌手術後5年存活率可達80%,所以,要重視胃癌前期病變患者的隨訪。這些病變主要包括:
1、慢性萎縮性胃炎:癌變率為8.6%―13.8%;
2、胃息肉,尤其是多發性腺瘤樣息肉,癌變率高達14%―59%;
3、胃潰瘍癌變率為1%―15%;
4、殘存胃;
5、胃粘膜異型增生,中重度異型增生與早期胃癌十分接近,有人把重度增生視為極早期胃癌。
預防胃癌很重要的就是注意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吃含維生素A、B、E的食物,適當增加蛋白質、乳類、牛奶等攝入,以保護胃粘膜。少吃或不吃醃菜、剩菜。忌食煙燻、油炸、黴變食物,忌菸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