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02 11:10

  人的脾臟位於左上腹部,在膈肌之下,呈卵圓形。成人脾臟長約11-12cm,寬約7cm,厚約4cm,重約150-250mg。目前,一般認為脾臟主要有四大生理機能即破壞血細胞、儲存血液、血液濾過作用以及免疫功能。(1.破壞血細胞:脾臟內的巨噬細胞能將衰老的紅細胞、血小板和退化的白細胞吞噬消滅。2.儲存血液:脾有豐富的血竇,可儲存一定量(約200毫升)的血液。3.血液濾過作用: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是血液循環的一個過濾器。4.免疫功能:吞噬和清除衰老的紅細胞,細菌和異物,產生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脾中的淋巴細胞還能製造抗體。)據近來的研究報道,脾及通過其產生的酶來形成一種具有生物活性四肽,稱為促吞噬素,作為一個參與免疫調節的體液因子,具有顯著的抗腫瘤作用,除此之外,脾臟還產生多種免疫因子,促進吞噬作用,清除體內外抗原,這是切脾後兇險感染綜合徵(opsi)的原因所在,也是保脾手術的理論依據.

  脾功能亢進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種綜合徵,它的臨床表現是脾臟明顯增大;由於脾功能異常增強,引起一種或多種血細胞顯著減少,化驗檢查時,可發現周圍血象中有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三種血細胞中的一種、二種或三種細胞數目減少。

  因為脾大就會對人體起壞作用了,以往主要是採用傳統方法是全脾切除術,全脾切除術後雖可糾正脾亢引起的多種併發症,但可使機體免疫機能明顯降低。機體免疫水平下降往往使感染反覆發生,進一步加重病情。資料顯示,全脾切除者比未切脾者感染率高58倍,病死率高200倍;另外,手術創傷大、費用高。

  部分性脾動脈栓塞術能夠保留部分脾臟的完整性及其生理功能,可明顯糾正脾功能亢進,同時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外周血象,減少患者的出血傾向,有“介入性脾切除”之稱,併發症明顯降低,患者痛苦及創傷小,故而在治療脾功能亢進患者時成為外科脾切除的代替方法,是首選的治療手段。

  介入治療的適應症為各種原因所致的脾臟腫大併發脾功能亢進具有外科學術指徵的患者。介入治療術採用經皮穿刺股動脈,將導管超選至脾動脈主幹行脾動脈造影。根據脾臟大小及脾內動脈分支多少估計所需明膠海綿顆粒數目。將海綿顆粒與造影劑及抗生素溶液混合,在x線監視下緩慢注入。栓塞脾臟30%~50%。脾動脈栓塞術後24小時,白細胞可升高至基礎細胞數的兩倍,1周左右降到正常水平。術後反應輕微,主要表現為左上腹疼痛、發熱、嘔吐等,予對症處理即可。併發症少,脾功能亢進複發率低。手術創傷小,皮膚不留手術瘢痕,病人恢復快,第二天就可下床活動。介入放射技術為脾保留性手術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部分性脾動脈栓塞術作為一項微創、有效、安全的針對脾亢的治療措施,為脾亢患者帶來了福音。

脾亢患者為甚麼不可輕易切除脾臟相關文章
大部分肝硬化患者合併有脾功能亢進症,表現為脾臟腫大、一種或幾種血細胞(主要是血小板、白細胞)減少。傳統治療措施存在較大的侷限性和/或併發症。作者在國際上率先開展的脾臟射頻消融治療脾亢的新型微創措施,本文從脾臟射頻消融治療脾亢的工作原理、治療入路、安全性、臨床療效、提高安全性和療效的聯合聯合脾臟射頻消融的多手段治療模式等多個角度,總結了作者近10年的實驗和臨床實踐經驗。本文可為其他單位開展該項新技
發布於 2022-10-02 18:48
0評論
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症時,引起側支循環的建立和開放,脾腫大與脾功能亢進,腹水形成,可以概稱為門脈高壓症時的三聯徵。其中脾腫大與脾功能亢進(簡稱脾亢)也是一種臨床綜合徵,表現為脾臟腫大,外周血細胞一系或多系減少,而骨髓造血細胞卻相應增生,切除脾臟後血象得以恢復。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門脈高壓總是伴有脾腫大,甚至認為,如果病人的脾臟不能觸及,或x線等方法也不顯示脾腫大,則門脈高壓的診斷值得懷疑。但是脾腫大
發布於 2023-12-27 16:14
0評論
腹腔鏡手術創傷小、視野清,患者術後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社會效益顯著。尤其在膽囊和脾臟等有蒂器官,腹腔鏡手術較開放手術優勢明顯。自1991年澳大利亞里斯本皇家醫院完成世界首例腹腔鏡脾切除術(Laparoscopicsplenectomy,LS)以來,經過外科專家們的共同努力,LS目前已成為臨床常見的腹腔鏡實質性臟器切除手術之一。劉辰副教授師從全國著名外科學專家倪泉興教授,致力於胰腺肝膽腫瘤的免疫研
發布於 2023-02-02 16:02
0評論
(一)脾臟腫大;幾乎大部分病例的脾臟均腫大。對於肋下未觸到脾臟者,應進一步通過其它檢查,證實是否腫大。應用99m鍀、198金或113m銦膠體注射後脾區掃描,有助於對脾臟大小及形態的估計。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也能測定脾大小及脾內病變。但脾腫大與脾功能亢進的程度並不一定成比例。 (二)血細胞減少;紅細胞、白細胞或血小板可以單獨或同時減少。一般早期病例,只有白細胞或血小板減少,晚期病例發生全血細胞減少。
發布於 2023-03-02 10:57
0評論
脾亢介入治療的適應症 ①各種原因所致的脾臟腫大併發脾功能亢進具有外科學術指徵的患者。 ②肝癌合併肝硬化、脾腫大,脾功能亢進導致血細胞減少,阻礙動脈插管足量化學治療栓塞患者。 ③門靜脈高壓、脾腫大、脾功能亢進有上消化道出血史或出血傾向,經頸靜脈門-腔分流術失敗患者,可行pse或pse加ptpe。
發布於 2023-03-02 11:24
0評論
LaparoscopicSplenectomy(LS)簡介脾臟切除術廣泛應用於脾破裂、遊走脾(異位脾)、脾局部感染或腫瘤、囊腫、肝內型門靜脈高壓症合併脾功能亢進等引起充血性脾腫大等疾病。腹腔鏡脾切除術,是近年開展的新技術,是通過腹壁微小創口,使用微創器械,利用腹腔內窺鏡,腹腔內照明和電子攝像系統,在體內完成傳統開腹脾臟切除術。脾臟的解剖脾臟位於左上腹部,深居於肋弓之後,位於左季肋區後外方肋弓深處
發布於 2022-12-19 16:20
0評論
 患者,女性,50歲。因“右上腹反覆不適5年,發現脾臟佔位1周”入院。B超、CT檢查診斷膽囊炎、膽囊結石、脾臟下極3釐米腫塊。腫瘤標誌物CA724升高。膽囊炎、膽囊結石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手術指徵明確。脾臟下極佔位伴腫瘤標誌物升高,術前腫塊良惡性診斷困難,有切除病理診斷必要性。目前脾臟外科認為整個脾臟切除易導致血小板升高、門靜脈血栓、免疫力降低等併發症。因此對於脾臟良性腫瘤建議行部分脾切除術,保
發布於 2023-03-18 13:01
0評論
需要外科治療的脾臟疾病有多種。肝硬化門脈高壓常引起脾臟腫大、脾臟功能亢進並導致血小板減少,引起出血傾向。血液病也可以導致脾臟腫大、血小板減少。脾臟自身實體腫瘤及囊腫有引起脾臟破裂出血的風險。外傷常導致脾臟破裂出血。以上情況均需要行脾臟切除手術。傳統的開腹脾臟切除術需要在左上腹切開皮膚20釐米左右,創傷較大,術後恢復慢。在熟練掌握傳統的開腹手術基礎上,目前我科廣泛開展了腹腔鏡微創脾臟切除手術,只需
發布於 2023-03-18 12:16
0評論
複雜性脾臟是指巨脾,或脾臟不大,但血管浸潤嚴重,側枝血管廣泛擴張使術中極易出血,脾周廣泛纖維化、血管性緻密黏連致脾臟固定,甚至堅固緻密黏連成板狀,還有部分血液病脾臟,手術風險大,難度高。現本文回顧性總結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26例複雜性脾切除的臨床資料,總結如何進行全脾的遊離、脾床的徹底止血及避免周圍臟器的損傷。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 回顧性收集2005年1月至2011年12
發布於 2023-01-29 13:07
0評論
位於胰體尾的良性腫瘤,由於腫瘤的位置和手術操作的可行性,通常可以行腹腔鏡微創技術來完成,術後恢復快,痛苦小,併發症少等優點被廣大患者所接受,目前唯一胰體尾部的胰腺良性腫瘤通常採用腹腔鏡微創方法來完成。由於脾臟的免疫功能,通常要求儘可能的保留脾臟。經腹腔鏡保留脾臟的胰腺遠端切除術有兩種方法來保留脾臟,第一是切除遠端胰腺的同時,常規保留脾臟血管,保證脾臟的血管。如果腫瘤體積較大,與脾靜脈關係密切,無
發布於 2022-10-08 18:38
0評論